学术投稿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注入法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比

衡茂香;张爱红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注入方法, NRDS
摘要:目的: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多见于早产儿.NRDS是PS的主要适应证.方法:产儿早期给药是关键,对所有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生后2~6h内出现青紫、呼吸困难、呼气呻吟、吸气时胸廓凹陷、肌张力低下等现象;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和体征,立即给药,33~35周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预防性给PS,在出生时立即给1次,按需给2~4次,间隔时间一般为10~12h.结果:验组患儿应用此种方法给药可迅速发挥药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结论:用头皮针联合球囊加压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简便易行,操作过程中不中断供氧,可有效减轻给药过程中的缺氧程度.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61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探讨对心衰患者的观察、监护及护理重点.方法:采用切实良好的沟通方式,对61例患者实施临床症状观察、用药、运动、饮食、心理护理,并配合健康宣教.结果:61例患者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论: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地渡过危险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患者的个性特征,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EPQ分析可以知道该患者属于不稳定型、内向型,并且患者具有神经质特性.说明该患者的气质是内向不稳定的胆汁质类型.这也是身心疾病的患者特有的气质类型.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分析可以看出,该患者较正常人具有异常的心理状态.结论:恶性青光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病例少见、处理难度大,患者有极大的心理负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护理过程中,科学的测量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的开展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多脏器衰竭患者床旁CRRT治疗的护理体会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作为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近年来成为了危重病领域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应用已经从初治疗单纯急性肾衰扩展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病的救治[1].其能在几小时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连续不断的,根据液体溶质过滤的原理,来调节及维持患者血液里的水分、电解质、酸碱度及游离状态溶质的平衡,清除部分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替代部分肾脏功能的一种体外净化方法.现将1例患者运用CRRT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脏器衰竭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金秋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天津公安干警高血压的职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天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的职业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公安医院健康体检的公安干警3 18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该人群与高血压有关的职业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3 189人中高血压患者为1 376人,患病率为43.1%;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1.408,95% CI=1.253~1.582)、饮酒史(OR=1.759,95% CI=1.409~2.196)、饮食偏咸(OR=1.258,95% CI=1.034~1.597)、睡眠质量差(OR=1.257,95% CI=1.090~1.449)、工作强度>8h(OR=1.197,95% CI=1.021~1.405)及机关工作(OR=0.815,95% CI=0.687~0.966)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结论:天津市公安干警职业因素中,吸烟史、饮酒史、饮食偏咸、睡眠质量差、工作强度>8h及机关工作与高血压相关.

    作者:李英;田凤石;岳松;贾俊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分娩产妇中的2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较大提高;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下降.结论:根据产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孕产妇的心理焦虑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药卫生高职院校实验员队伍建设的分析思考

    实验教师队伍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与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情况,是反映医学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针对实验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建设培养一支结构、数量、层次合理,技术精湛的医学实验教师队伍应做到的制度保障.

    作者:李冬宁;王勤;李雅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 980例2011年1月-2012年6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 160例2010年1-12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以对比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在经过规范化护理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外来流动人员计划内免疫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计划外免疫接种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一、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保障接种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并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增进彼此的信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机分为腺肌瘤剔除组和子宫次全切除组各5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腺肌瘤剔除组患者低于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痛经缓解方面,腺肌瘤剔除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74.14%,子宫次全切除组总有效率100.00%,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水平高于腺肌瘤剔除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实践过程中,与腺肌瘤剔除术相比较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5%酒精加济安舒能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75%酒精加济安舒能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使用β-七叶皂甙钠输液治疗而引起静脉炎的患者88例,按静脉炎发生时间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先用棉签蘸75%酒精涂擦患处皮肤,待酒精干后喷洒济安舒能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75%酒精加济安舒能治疗β-七叶皂甙钠致静脉炎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黄翠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使用七叶皂苷钠合并七叶莲片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减少静滴七叶皂苷钠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1例使用七叶皂苷钠合并七叶莲片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结论:对使用七叶皂苷钠患者采取合理预防措施,是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少华;黄少治;许亚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目的: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CASS)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1日-2012年6月1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需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MV)的18岁以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入ICU前已建立人工气道或MV时间不足48h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CASS组(A组)和不行声门下吸引组(B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VAP发生时间及例数,CASS组声门下7d内引流量,以及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共96例患者入选,A组51例,B组45例.A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0),两组患者MV 7d内VAP发生率具有更显著的差异(P=0.007),MV 7d后VAP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856).A组患者VAP发生时间较B组延迟(P=0.000).两组患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777).CASS组内VAP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发生VAP者(P=0.040),发生VAP患者声门下7d内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未发生VAP者(P=0.000).结论:有效的CASS可降低MV患者VAP发生率,尤其是早发VAP发生率.CASS可使MV患者VAP发生时间延迟,对MV患者病死率无显著改善.

    作者:郑慧;刘克喜;王言理;陈晓兵;骆继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诊的32例(40眼)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术的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院时眼压平均在12.5mmHg(1mmHg=0.133kPa)左右.术后6个月眼内压全部在16~18mmHg之间.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术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内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东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切割吸引器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吸引器去除病变的下鼻甲组织,并将下鼻甲骨折向外侧移位.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学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自锁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超自锁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ⅡⅠ错畸形的年轻成人患者,减数上下第一双尖牙或上颌第一双尖牙和下颌第二双尖牙,观察治疗前、后颌骨及牙位的变化.结果:颌骨SNA、SNB、ANB、NP-FH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位U1-SN、U1-NA、U1-L1、U1-NAmm、覆盖、覆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自锁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具有矫治效果明显、矫治疗程短的特点.

    作者:王茹;卢卫华;巫资雄;段家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22例,采用皮片打薄回植或反取皮回植后配合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创面全部治愈,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术后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志强;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yclin D1与P27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D1与P27在口腔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并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与正常黏膜的Cyclin D1与P27的表达差异.结果:Cyclin D1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yclin D1过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因素,Cyclin D1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P27等途径促进肿瘤生成.

    作者:张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PE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成像,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2组:A组:心电门控扫描,手动控制降低管电流;B组:常规胸部强化扫描,管电流采用实时自动曝光剂量调节自动曝光.比较2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辐射计量分别为(4.75±1.21)mSv、(14.61±1.16)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质量评分的总分分别为101、85分,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是诊断PE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石惠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的观察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患者非开胸手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方法:38例非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B组术中采用TEA 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ST-T段的变化及TnT 的水平.结果:各个时间点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B组各时点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31.5%,B组总有效率为84.2%;TnT含量在术后1h开始升高(P<0.05),24h明显升高(P<0.05),24h 时B组TnT 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缺氧改善明显,有效地减轻了心肌损伤.

    作者:孙洪涛;赵鸿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附3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例前列腺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大出血的护理,分析术后大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康复指导,预防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继发性出血较常见.只有重视每个环节的护理,才能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使术后并发症能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钱明兰;殷德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脏退行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退行性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同期施行的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同期行退行性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4)岁.退行性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42例,冠心病合并退行性瓣膜病2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置换58例,其中双瓣膜置换5例,合并三尖瓣成形术15例,合并带瓣人工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1例,合并室壁瘤切除术1例,合并左房血栓清除术2例;合并单瓣膜成形术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15例,双支16例,多支32例.结果:本组早期病死3例(4.8%),共出现并发症8例(12.7%);患者中2例死于重症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综合征2例,再次开胸止血3例,呼吸衰竭2例,室颤1例,脑栓塞2例均治愈.手术后随访43例,随访时间1~ 6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患者退行性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施行手术效果满意,具有安全可行性.

    作者:李建明;武广华;马黎明;陈忠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