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伶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产科收治的13例DIC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例DIC产妇均有明确的相关发病诱因,综合救治后,DIC抢救成功率为92.3%.结论:对诱因明确的产妇进行积极观察,可尽早发现危重的症状,为临床急救措施的实行争取足够的时间;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急性DIC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陈晓峡;吴小玲;叶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对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观察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腹腔压力、血淀粉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72h血液滤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血淀粉、氧合指数、腹腔压力均较血滤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液滤过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高恺;崔嵩;宫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193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9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庄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9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5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7.3%.结论: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病死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诊治水平.
作者:吴颖宇;梁妍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预防酒依赖患者复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3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护理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酒依赖患者护理干预后医嘱依从性及复饮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复饮情况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进而利于去除酒依赖患者复饮的诱因,减少其复饮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华;刘顺杰;李翠霞;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机械通气可改善通气功能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脏呼吸功能的消耗,从而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无创机械通气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而进行的辅助机械通气[1].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呼吸支持.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有24例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及ICU病房中发生心跳骤停的6例心梗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复苏后存活(包括1例脑死亡病例),1例抢救无效于急诊室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积极尽快溶栓治疗,而不应等待自主心跳恢复后再溶栓,以争取时间,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钟杰;卢钰萱;刘映霞;朱伟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高能量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Schatzker 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34例,对不同病例,分别选用螺钉、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使用外固定支架作为临时辅助复位固定工具或者保守治疗.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82.4%,术后1年优良率79.4%.结论:手术切开复位牢靠内固定或结合外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注意严密的术前检查,对不同类型的高能量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戴冠东;刘国辉;吴爱国;罗丽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各种原因导致的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合并有骨、肌腱外露,一直是临床上修复的难题之一,各种小腿部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常用方法[1~5],但皮瓣的成活离不开术后的精心护理[6],2001年6月-2012年1月,我院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远端蒂的小腿内侧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等3种远端蒂的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赵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普钠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脏超声、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心脏功能、住院天数、生活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旭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乳房自我检查在乳腺病变早期诊断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共裕社区居民256人进行乳房自我检查调查,针对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方法正确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后自我检查发现异常主动来医院检查的情况.结果:与无乳房自检相比,乳房自我检查可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结论:乳房自我检查对乳腺病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加强宣教指导,以提高其重要性.
作者:张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8月一2012年8月在本科用丙泊酚加芬太尼行无痛人流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本科多年护理人工流产经验,探讨新技术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达到100%.其中手术后当天出院65例,占81.25%,术后因体虚或间断阴道出血在院治疗1周内患者15例,占18.75%.结论:患者在无痛人流手术前、后如果能够得到休息,合理调整饮食,进行心理上的调整等方面的护理,能够更快更好的使患者的生理、心理恢复到人流前的状态,并能减少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
作者:刘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细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夫西地酸钠(sodium fusidate)是一个具有甾体结构的独特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1].该药已在世界各国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广泛应用,我国临床使用较晚.该药对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未见耐药性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多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依然敏感,安全性相对较高,对肾功能基本无影响[2].主要用于皮肤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单独用于皮肤感染未见严重不良事件(ADEs),如死亡、住院或肝毒性反应等[3,4].自2007年开始不断有夫西地酸钠配伍禁忌的研究报告,笔者在护理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该药与许多药物有配伍禁忌.本文就夫西地酸钠的配伍禁忌进行整理与报道,供护理同行安全用药参考.
作者:牛永红;雷招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患有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以往临床对患有疤痕子宫妊娠的患者多采用人工流产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具有风险大,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缺点[2].近年来,笔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疤痕子宫早孕行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80例腰椎骨折行后路手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顺利渡过手术期,卧床时间短,均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结论:周密的护理措施、科学的护理计划是保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大限度恢复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林春玲;蓝柳红;麦慧英;彭梦萍;沈皓珍;徐思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2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2011年8月-2012年1月268例住院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的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的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危险程度的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制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带加压包扎;研究组采用自行设计并制作的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患者胸壁皮下积液发生率、腋下引流管平均第1天引流量与总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腋下引流管拔除后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胸壁皮下积液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腋下平均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腋下引流管拔除后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等观察与评价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胸部附加患侧上肢一体固定带用于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韩建勋;丁守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盆腔炎性包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7),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n=31)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盆腔炎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近远期疗效指标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方案的首选.
作者:陶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后,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其安全性和对早期肺癌治疗的可靠性在之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得以证实.我院胸外科自2012年开始采用该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早期肺癌根治切除术2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勇;杨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