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华;刘顺杰;李翠霞;张莉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中的运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对我院应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350例输尿管盆段结石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次碎石成功322例,占92.0%;2次碎石成功21例,占6.0%,3次碎石成功6例,占1.7%;失败而转手术1例,占0.3%,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的并发症,对输尿管盆段结石治疗效果好.
作者:何平;李亭;郭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经常会听到身边的老中医讲现在的中药疗效不好把握,有下降现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1.1 中药品种问题 中药材品种繁多,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不尽相同,相同的药物名称在不同地方来源可能不一样,即同一名称的药材源自不同科属,即使具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在不同生物体内产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不一致.同时因药材产地众多,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佳统一.
作者:王明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2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2011年8月-2012年1月268例住院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的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的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危险程度的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9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结果:590例住院治疗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治疗后调查满意度为98%.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熙胜;刘中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900例手术患者的详细情况.结果:经过我院急诊外科对患者所开展的治疗,720例患者治愈,130例患者好转,无效患者29例,死亡患者21例,患者的死亡率为2.3%.21例患者中死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7例,死于消化系统急性炎症的5例,死于创伤的9例.结论:医院应当第一时间为危重创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比较显著的提升病死率和致残率.加强普外科的建设,提升医院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才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预防酒依赖患者复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3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护理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酒依赖患者护理干预后医嘱依从性及复饮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复饮情况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进而利于去除酒依赖患者复饮的诱因,减少其复饮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华;刘顺杰;李翠霞;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运用Orem自护理论,出院时对两组进行自护能力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正确注射胰岛素、正确监测血糖等方面的自护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有效地应用Orem自护理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增强其自护能力.
作者:卢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不同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合并心电图异常42例.1例可同时具有几种异常心电图类型.其中,ST-T改变10例(23.81%),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30.95%),以Ⅰ度AVB多见,其次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8例(19.05%),窦性心动过速5例(11.90%),有窦房传导阻滞3例(7.14%),房性期前收缩1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异常Q波1例.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多样性、易变性和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是临床诊断围生期心肌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电图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蒋明珉;张慧;龙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研究文献,分析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用法及效果.结果: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较好疗效.结论:糖尿痛神经病变的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理想疗效.
作者:吴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方法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例HLAP患者采取常规胰腺炎治疗方法同时进行DFP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变化.结果:5例患者共进行7次DFPP治疗,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平均降低(5.14±3.38)分,t=3.98,P<0.01,统计学差别明显,DFPP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血清TG浓度均降低,平均降低(18.96±13.13)mmol/L,t=3.82,P<0.01,统计学差别明显,DFPP可以迅速降低患者血清TG浓度,平均清除率为70.14%.结论:DFPP可以迅速降低患者血清TG浓度,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异体血液制品输入,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HLAP治疗方法.
作者:崔嵩;康志杰;高恺;杨荣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相关因素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选取我院晚期妊娠羊水过少18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86例羊水量正常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羊水过少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脐绕颈,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及剖宫产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期内不能分娩者,宜剖宫产结束分娩.
作者:胡秀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193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9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庄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20例,对其采用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并对患者进行科学、人性化的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手术成功,且术后愈合良好,而另2例则在手术完成后发生肺部感染,通过有效地处理后,患者的感染得到全面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已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膀胱癌患者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彩云;陈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方法: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对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评述.结果: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简便、快捷、切实可行.结论:学习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对于基层药师中药材鉴别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后,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其安全性和对早期肺癌治疗的可靠性在之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得以证实.我院胸外科自2012年开始采用该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早期肺癌根治切除术2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勇;杨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8月一2012年8月在本科用丙泊酚加芬太尼行无痛人流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本科多年护理人工流产经验,探讨新技术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及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达到100%.其中手术后当天出院65例,占81.25%,术后因体虚或间断阴道出血在院治疗1周内患者15例,占18.75%.结论:患者在无痛人流手术前、后如果能够得到休息,合理调整饮食,进行心理上的调整等方面的护理,能够更快更好的使患者的生理、心理恢复到人流前的状态,并能减少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
作者:刘君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对2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观察血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腹腔压力、血淀粉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72h血液滤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血淀粉、氧合指数、腹腔压力均较血滤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血液滤过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作者:高恺;崔嵩;宫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冠心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致死率普遍较高.本文就其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做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路.
作者:蒋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应用益生菌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NEC(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NICU进行住院治疗的生后存活在7d以上并开始进行胃肠道喂养的1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防组的NEC发病率是2.38%(2/84),对照组的NEC发生率是10.71%(9/84),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期间,预防组每天的体质量增加量为8.708g,对照组为6.656g,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预防组的7d后杆球菌比值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儿的大便内益生菌数量的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预防性口服益生菌能降低NEC的发病率,促进婴儿体质量的增长.其机制和口服益生菌后促进新生儿的肠道的正常菌群定植与优势化、维持肠道的正常菌群的比率有关.
作者:卢江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晋江市某鞋厂工人健康状态,完善控制有毒职业病危害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对晋江市某制鞋厂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车间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工人作业环境较差,363名正己烷接触者中,所检项目出现异常者29例,异常检出率为8.0%.结论:制鞋或皮革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各工种作业环境要相互隔离,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安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