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吴畏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摘要:目的: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新研究文献,分析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用法及效果.结果: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及中医中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较好疗效.结论:糖尿痛神经病变的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理想疗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塑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附加瑞舒伐他汀治疗,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关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优于对照组,NYHA分级明显改善,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和心室重塑过程,其主要机制是降低了CRP等炎症介质的水平,进而起到延缓心力衰竭恶化和发展的过程.

    作者:左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优势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优势.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DeBakeyⅠ型8例(34.8%),Ⅱ型3例(13.0%),Ⅲ型12例(52.2%),壁内血肿3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5例(21.7%),均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MPR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显示真、假腔的形态、大小、破口位置及其与大分支血管的关系,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涛;郑海宁;朱银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硝普钠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脏超声、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心脏功能、住院天数、生活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旭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痛人流术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8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护理.观察两组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观察组全部顺利完成配合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可改善通气功能及气体交换功能,降低肺脏呼吸功能的消耗,从而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无创机械通气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而进行的辅助机械通气[1].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呼吸支持.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有24例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5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方法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例HLAP患者采取常规胰腺炎治疗方法同时进行DFP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变化.结果:5例患者共进行7次DFPP治疗,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平均降低(5.14±3.38)分,t=3.98,P<0.01,统计学差别明显,DFPP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血清TG浓度均降低,平均降低(18.96±13.13)mmol/L,t=3.82,P<0.01,统计学差别明显,DFPP可以迅速降低患者血清TG浓度,平均清除率为70.14%.结论:DFPP可以迅速降低患者血清TG浓度,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异体血液制品输入,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HLAP治疗方法.

    作者:崔嵩;康志杰;高恺;杨荣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疤痕子宫早孕患者30例

    近年来,患有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以往临床对患有疤痕子宫妊娠的患者多采用人工流产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具有风险大,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缺点[2].近年来,笔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疤痕子宫早孕行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经常会听到身边的老中医讲现在的中药疗效不好把握,有下降现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1.1 中药品种问题 中药材品种繁多,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不尽相同,相同的药物名称在不同地方来源可能不一样,即同一名称的药材源自不同科属,即使具有极近的亲缘关系,在不同生物体内产生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不一致.同时因药材产地众多,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佳统一.

    作者:王明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96例老年性肺炎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9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6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5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7.3%.结论: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病死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诊治水平.

    作者:吴颖宇;梁妍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晋江市某鞋厂工人健康体检分析

    目的:了解晋江市某鞋厂工人健康状态,完善控制有毒职业病危害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对晋江市某制鞋厂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车间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工人作业环境较差,363名正己烷接触者中,所检项目出现异常者29例,异常检出率为8.0%.结论:制鞋或皮革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各工种作业环境要相互隔离,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安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及ICU病房中发生心跳骤停的6例心梗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复苏后存活(包括1例脑死亡病例),1例抢救无效于急诊室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积极尽快溶栓治疗,而不应等待自主心跳恢复后再溶栓,以争取时间,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钟杰;卢钰萱;刘映霞;朱伟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疼常见的病因.多发生于20~50岁的中青年,临床表现常有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麻木、发凉,甚至出现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腰六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86例中,男381例,女205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6d~8年,平均6.5个月;腿痛左侧发病313例,右侧242例,双侧发病31例.单个椎间盘418例,多个椎间盘168例;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医者在患者突出的椎间盘体表位置可触及不同程度的压痛,重压该压痛点均有沿相应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放射至足部,尤其是踝关节后外侧;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实验(+);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经CT确诊.

    作者:翟疆瑜;郭彦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人留言本”在口腔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主动参与护理工作评价,了解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设计并使用“病人留言本”,通过病人留言、满意度调查了解病人需求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使用“病人留言本”前(2010年)后(2011年)比较,病人的留言次数、护理工作改善及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病人留言本”应用于口腔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大大提高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倪宇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腿部远端蒂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缺损创面的术后护理

    各种原因导致的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合并有骨、肌腱外露,一直是临床上修复的难题之一,各种小腿部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常用方法[1~5],但皮瓣的成活离不开术后的精心护理[6],2001年6月-2012年1月,我院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远端蒂的小腿内侧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等3种远端蒂的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6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赵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地佐辛预防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全麻诱导期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D组为地佐辛5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2ml,C组为生理盐水2ml,两组药物分别在全麻诱导期通过静脉输液通道快速滴入,观察静脉注射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发生率及呛咳的强度.结果;D组呛咳的发生率为5%(2/40),C组呛咳发生率为45%(18/40)(P<0.05),D组呛咳的强度明显低于C组.结论: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应用地佐辛可以有效地减少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呛咳的程度.

    作者:陈小明;徐光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生期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不同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合并心电图异常42例.1例可同时具有几种异常心电图类型.其中,ST-T改变10例(23.81%),房室传导阻滞(AVB)13例(30.95%),以Ⅰ度AVB多见,其次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8例(19.05%),窦性心动过速5例(11.90%),有窦房传导阻滞3例(7.14%),房性期前收缩1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异常Q波1例.结论: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多样性、易变性和非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是临床诊断围生期心肌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电图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蒋明珉;张慧;龙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边缘锐化技术对硬脑膜下少量出血CT诊断及漏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少量硬脑膜下出血CT诊断率,以避免漏诊.方法:总结28例少量硬脑膜下出血的CT征象,并分析边缘锐化技术对漏诊病例帮助.结果:正确使用边缘锐化技术能够增大颅骨内板与病灶及脑实质对比度,清晰诊断,可避免漏诊.结论:加强对少量硬脑膜下出血的特异性征象的认识并正确运用边缘锐化技术可避免漏诊.

    作者:石惠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93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193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93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山莨菪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庄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评价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作特点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的发作特点.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对6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4h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及终止规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均有两个高峰,发生高峰为(09:00、00:00);持续时间的高峰为(03:00~06:00,13:00~15:00).结论:阵发性房颤发生的昼夜节律与迷走神经的兴奋牲改变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国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9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结果:590例住院治疗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治疗后调查满意度为98%.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熙胜;刘中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