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翎
OSCE是一种考核医护人员的系统客观的模式.但是,它具有程序比较复杂、费用比较高以及占用大量人力等不足.为了改进这一考核系统,我室从3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简化OSCE的程序.第二,重视计算机在OSCE中的应用.第三,提高OSCE的信度.
作者:刘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产科收治的13例DIC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例DIC产妇均有明确的相关发病诱因,综合救治后,DIC抢救成功率为92.3%.结论:对诱因明确的产妇进行积极观察,可尽早发现危重的症状,为临床急救措施的实行争取足够的时间;有效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急性DIC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陈晓峡;吴小玲;叶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为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1例异位妊娠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来院就诊的13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本地区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因素有人工流产史、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史.结论:人工流产史、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IUD避孕史等是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应提高认识,积极防御.
作者:李君;何娟;王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也明显增加.老年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免疫功能减低等因素造成误吸而感染,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急生命.基础疾病多、病情凶险、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老年吸入性肺炎主要特点[1].老年吸入性肺炎是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对2007-2011年收住本科的3例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发生过吸入性肺炎患者,通过预见性评估,有针对性观察重点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尽早联合选用抗生素、及时防止减少呼吸道误吸等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促进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中会阴八字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阴道分娩产妇分别采用传统会阴切与八字切开,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疼痛感受、接受程度、产后出血、伤口愈合、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观察,均有可比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阴道分娩采用八字切开,弥补了传统方法不足,顺利完成分娩、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惠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苯甲基异硫氰酸盐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用DPPH法和AP-TEMED(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法对苯甲基异硫氰酸盐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苯甲基异硫氰酸盐能明显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C2-)作用较弱.结论:较高浓度的苯甲基异硫氰酸盐在体外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活性.
作者:杨艳;周宇红;徐海斌;张立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6例ARCO分期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髂骨植骨、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5~28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俊;黄克;李林;张波;梁红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鲜芦荟用于扁桃体术后局部镇痛、止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鲜芦荟放置创面,对照组术后用呋喃西林液漱口.结果:实验组1h镇痛、2h停止渗血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痊愈时间3.3d优于对照组5.5d,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局部放置鲜芦荟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渗血,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作者:罗永明;王惠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让病人主动参与护理工作评价,了解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设计并使用“病人留言本”,通过病人留言、满意度调查了解病人需求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使用“病人留言本”前(2010年)后(2011年)比较,病人的留言次数、护理工作改善及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病人留言本”应用于口腔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大大提高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倪宇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9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结果:590例住院治疗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治疗后调查满意度为98%.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使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黑熙胜;刘中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是产科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尽管在实行住院分娩和有效的输血治疗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死亡报告中因出血致死的情况仍较突出[1,2].产后出血是一种发展迅速且非常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一旦发生,产妇可因失血过多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恢复[3~7].故根据原因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现将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丽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预防酒依赖患者复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63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按一般护理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酒依赖患者护理干预后医嘱依从性及复饮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复饮情况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进而利于去除酒依赖患者复饮的诱因,减少其复饮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华;刘顺杰;李翠霞;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央型29例,占比重为44.6%.左后型22例,占比重为33.8%.右后型14例,占比重为21.6%.Ⅰ°24例占比重为36.9%,Ⅱ°26例占比重为40%,Ⅲ°15例占比重为23.1%.CT表现L4~L5腰椎间盘突出32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33例.结论:我院利用CT诊断患者腰椎间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范峻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而达到检测结果互认,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对于未参加室间质评和本实验室内有不同检测系统的项目,需要通过比对验证.对此,国内外相关机构都有明确要求.本文概括介绍了我国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对检测系统比对的目的、要求、程序.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8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护理.观察两组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观察组全部顺利完成配合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积极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针对易引起玻璃体腔内注射后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管理无菌物品的使用,强化手术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强化眼科医师、护士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完善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本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术251例,无眼内注射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规范细致的管理和操作是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临别诊断.方法:分析观察小儿卵巢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免疫表型.所用抗体CD31、CD34、FⅧAg.结果:卵巢血管瘸多见于婴幼儿,多为单侧,双侧罕见.镜下以丰富的厚薄不一的血管为主,血管间可见梭形细胞,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可见移行入周围的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示CD31、CD34、FⅧAg为阳性标记.结论:小儿卵巢血管瘤为一良性的血管瘤,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组织学特点,但应与淋巴管瘤,脉管腔内无红细胞或淋巴液充盈时相区别.
作者:顿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晋江市某鞋厂工人健康状态,完善控制有毒职业病危害的措施与对策.方法:对晋江市某制鞋厂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车间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工人作业环境较差,363名正己烷接触者中,所检项目出现异常者29例,异常检出率为8.0%.结论:制鞋或皮革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各工种作业环境要相互隔离,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安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确定药用炭液的配置方法.方法:考察不同药用炭剂型、液体运动对配置炭液的影响,优选出合适的炭液配置条件.结果:药用炭剂型、液体运动对炭溶化时间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用炭片配液时无需粉碎及频繁搅动液体.
作者:李建青;梁业梅;陈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及ICU病房中发生心跳骤停的6例心梗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复苏后存活(包括1例脑死亡病例),1例抢救无效于急诊室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积极尽快溶栓治疗,而不应等待自主心跳恢复后再溶栓,以争取时间,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钟杰;卢钰萱;刘映霞;朱伟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