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及拔管后护理

郑凤丽

关键词:应用呼吸机, 危重患儿, 拔管指证, 拔管前准备, 拔管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拔管前准备及拔管后护理.方法:严格掌握患儿拔管指证,充分做好拔管前准备工作,重视拔管后护理.结果:保证了患儿顺利拔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做好拔管后护理,使患儿安全渡过危险期,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证了患儿的生存率.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变异性心绞痛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确诊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86.1%)ST段抬高明显,持续时间超过1min者25例(69.4%).26例(72.2%)T波高耸,22例(61.1%)有室性早搏.常规心电图显示基本正常,两组心电图对照,全部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0例(83.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结论:变异性心绞痛好发于睡眠和休息的时候,24h动态心电图能有效记录典型的ST段抬高、T波高耸等呈一过性的改变,对诊断变异性心绞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炎胶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康复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能够改善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永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65例痊愈,18例有轻度皮下淤血,2例有重度皮下出血.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肖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890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分析

    抗体筛查是检测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是输血前检测的常规项目之一,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以及抗体的强弱,从而及时有效地为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避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受血者因为输注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甚至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危及生命.因此,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对保障临床安全有效地输血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3 89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如下.

    作者:李元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不断提高.本文从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对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展开综述.(1)治疗原则是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强调辨证论治.(2)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专方加减、单方验方、中药针剂、中成药,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轻并发症,减低复发率.

    作者:初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护理指导

    目的:目前脑卒中越来越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危险疾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家庭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于经我院指导的50例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随访.结果:遵循指导的31例家庭的患者不仅症状减轻,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极低,未遵循指导的19例患者临床症状不见好转或加重.结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小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薄片联合宫颈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妇科门诊3 600例TCT检查标本(诊断标准采用TBS细胞学分类),并对TCT检查阳性者作宫颈组织活检.结果:3 600例TCT检查中阳性者232例,阳性率6.4%,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8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7例,鳞状细胞癌(SCC)33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其中慢性炎症78例,CINⅠ58例,CINⅡ22例,CINⅢ40例,鳞状细胞癌34例.结论:TCT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明芸;乔东方;庄一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是顺应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根据教学目的的需求,围绕着一个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从病史等临床资料采集开始,在老师启发性指导下进行病例分析、分组自由讨论、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治疗计划的教学法.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使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起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

    作者:陈红武;黄铮;黄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52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患者5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7~23d(平均18d)治愈出院;其中1例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谭春娣;张彩萍;廖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及拔管后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拔管前准备及拔管后护理.方法:严格掌握患儿拔管指证,充分做好拔管前准备工作,重视拔管后护理.结果:保证了患儿顺利拔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应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拔管指征,做好拔管后护理,使患儿安全渡过危险期,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证了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郑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学高职生理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时空性和互动性等优点,可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理学课程建设为例,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实际,设计和开发医学高职生适用的生理学网络课程平台,探索生理学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思路.

    作者:姚丹丹;黄善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茅根对酒精中毒小鼠肝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角度综合探讨白茅根对酒精中毒所致肝和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建立酒精中毒模型,酒精中毒模型建立成功的小鼠分为酒精中毒模型组和白茅根治疗组.白茅根治疗组用白茅根提取液按中等剂量12g/kg给小鼠灌胃,连续灌胃21d;各组到相对应的时间点后测定肝及脑组织中SOD活力、MDA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中毒模型组小鼠肝及脑组织中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经用白茅根治疗后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白茅根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示白茅根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和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蓝贤俊;邓彩霞;陈永兰;农文田;颜小芳;黄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结核少量咯血病人下床活动时机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少量咯血病人的佳下床时机.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4月肺结核少量咯血病人共74例,按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分组,对照组36例,予卧床休息方式;观察组38例,予绝对卧床休息至咯血停止1周,研究两组病人下床活动的时间对咯血量、血止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再发不同程度咯血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血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对卧床休息至咯血停止1周是肺结核少量咯血病人的佳下床时机.

    作者:王宝玉;郑小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及护理

    随着急诊转运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新生儿转运医学应运而生.转运工作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NICU作进一步监护、诊断及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的转运对于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而恰当的救护是成功转运的保证.目前,本市不少基层医院医疗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农村、偏远地区,由于转诊不及时,新生儿死亡现象仍时有发生.

    作者:张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月新生儿早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早期发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285例足月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生后7d内胆红素水平(按小时龄)达到全国新生儿学组推荐的光疗干预标准的17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为黄疸组,同期该院产科出生未达光疗标准的11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出生体重、性别、有否窒息、生产方式等15项潜在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黄疸组的窒息率、胎头吸引器助产率、3d内禁食(超过12h)率,G-6-PD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高,而对照组非第一产率较黄疸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产期窒息(A3)、G-6-PD缺陷(A9)、产后初3d禁食(A12)的偏回归系数是正值,而分娩胎次(A13)的偏回归系数是负值,黄疸发生的危险性=-0.37+1.200A3+1.216A9+2.193A12-0.637A13,回归方程的敏感性是66.3%,特异性是80.7%.结论:产后早期的禁食、围产期窒息、G-6-PD缺陷是新生儿早期出现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是否与黄疸的发生有关有待进一步分析.而多次分娩可能是保护因素.

    作者:廖德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胃复安、针灸加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大丰市第三人民医院1999-2010年在控制血糖和泌尿系感染及插导尿管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胃复安、针灸加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患者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72%,总有效率86%.结论:联合应用胃复安、针灸加艾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疗效显著.

    作者:顾兰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电切治疗7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大尿流率显著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锦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4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再植50个手指,成活49个手指,成活率98%.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正确康复指导是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蓝柳红;方永琴;郭愿愿;麦慧英;雷燕玲;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X线平片、CT、MRI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由不同病因所致,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饮食的改变、酗酒的广泛、外伤增多及滥用激素类药物,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其早期可通过介入治疗、核心减压、减轻患肢负重、楔形切除、中药治疗等方法得到治疗,85%的Ⅰ、Ⅱ期有症状的坏死股骨头如不适当治疗将在2年内发生塌陷,甚至需要将整个股骨头置换,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20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MRI征象,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作者:高春秀;麻桂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开展抗生素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我院抗生素应用得到了规范管理,达到了安全、有效、合理使用的目的.结论:通过对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有了很大提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磊;宫京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