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确诊脓毒症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SAPSⅡ评分法分为轻、中、重三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年龄、性别、体重构成与上述各组无差异性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又根据患者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入院后24h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性.结果:(1)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异常(P<0.05).(2)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随SAPSⅡ评分增高而明显异常,轻度、中度、重度脓毒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所有脓毒症患者中,死亡患者均出现在重度组内,与存活组相比死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异常(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监测脓毒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磊;郭东风;宋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旭新;蔡光华;周美红;张文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治疗肾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手术期间对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治疗肾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实施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值和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较稳,实施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使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情绪平衡,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兰兴;饶静云;梁飞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1h入室的影响因素,找出目前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优化急诊手术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急诊手术病人的实况进行记录,行政主管进行跟踪、监督,了解影响入室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与反馈.结果:通过二年多的跟踪反馈与分析,急诊手术不能在1h入室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辅助科室因为检验科不能及时出示检验报告;手术室因为手术间不够、器械不能及时到位;麻醉师人员不足、麻醉设备不足等;病人因素为款项不足、决定手术方案时间较长、家属不在场等;团队协作因素为术前准备各部门人员到位的及时性及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各部门提高急诊手术重要性的认识,在业务高峰期能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术前准备的各种检查,住院总麻醉师能及时到位,器械的叫入能及时,完善病人术前准备,保障病人和医院的利益,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王李娜;林丽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SD) 结合中西药换药治疗的效果.方法:52例Ⅳ期糖尿病足患者,36例单纯坏疽,坏死局限于足趾,无骨髓炎; 12例坏死范围累及部分跗骨合并慢性骨髓炎,4例深层感染无骨外露合并骶尾部褥疮,脑梗死后遗症卧床患者.控制血糖平稳后,清除坏死组织,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52例患者病灶清除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组织无水肿,中药换药或植皮,均愈合,无复发.结论:Ⅳ期糖尿病足患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广东;张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在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灌肠法和常规灌肠法通便,观察2种方法排便效果及患者反应.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有效,总有效率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患者,排便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对患者心理伤害小.
作者:刘静;邹莉;陈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治疗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3月-2011年8月间采用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随访1~10年,术后门静脉(SV)血流量、大流速、门静脉内径均有所下降,1例于术后6年再次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死亡,其余病例生存质量较好.结论: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术适合于断流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患者,其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解记臣;李相杰;孙留安;马亚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0例早孕或中孕孕妇作为观察组,进行分娩相关知识讲座及行为指导,随机抽取500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住院孕妇作为对照组,调查二者的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43%,对照组剖宫产率70%.结论: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对孕期进行有关分娩知识及减痛技巧的健康讲座干预后,可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孕妇畏惧自然分娩的心理,有效帮助孕妇进行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有效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从而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孕期健康教育剖宫产率
作者:吴小玲;袁昌玉;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方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保护血管,减少损伤,做到积极预防,密切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早期主动、被动地进行功能锻炼,坚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例病人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已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使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邹凤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 176 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5%和 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梁章聪;李晓东;丁家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是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的第一步.肾内科理论授课学时较少,很多内容要通过临床见习来完善.传统的见习模式是根据理论课授课的进程,安排一大组约12~13名学生在下午对病房里的个别典型病例进行见习,这种方法已实行多年,但是随着医患关系的改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见习教学模式在肾内科见习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国内对肾内科见习方法也进行了许多尝试 [1] .
作者:施晓松;唐军;石永兵;沈华英;李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手足口病近年出现暴发流行,而流行时常伴随较高的病死率.发热为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见于重症患者.在治疗效果的评价中,体温成为一重要指标,笔者对近年来的常用药物做一总结,望能够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白建军;薄震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作者:魏红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任花萍;樊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对6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从选用抗生素、维持体液及酸碱平衡、吸氧、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和治疗.结果:患者经治疗护理3d内肺部啰音减少,心率<100次/min,发绀显著减轻,下肢水肿消退,心功能改善.结论:对高原地区肺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
作者:张忠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2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的患者给药后的反应.方法:严格按照该药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按要求做好药物的保管和配制,使用时调整好输液速度,做好药物与化疗健康宣教,及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1例患者出现3度骨髓抑制,12例出现1~2度的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轻度的末梢神经炎,10例患者有轻度的疲乏,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复发患者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耐受状况良好.
作者:潘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在快速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观察两组患者全血NT-proBNP的测定值(荧光标记法);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的 NT-proBNP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NT-proBNP测定值,心源性呼吸困难组 [(2 932.80±1 808.44)pg/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82.73±239.05)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NT-proBNP 在快速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鉴别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临床医生可以根据NT-proBNP测定结果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血气、心电图、胸片等情况,在较短时间内区分呼吸困难的原因是心源性抑或非心源性,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具有快速、简便、客观、可靠等优点.
作者:沈华东;汪文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利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预见性护理组压疮发生率较常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何哲学;王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产后家庭访视对母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住院分娩出院的产妇进行家庭访视,针对性地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保健及婴儿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前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乳汁分泌量、乳胀情况及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健身操及新生儿护理保健知识掌握等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产后家庭访视健康指导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健康指导前.结论:产后家访可促进乳汁分泌量的增加、减少乳胀、乳头皲裂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健身操、预防远期盆底功能失常,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肖艳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