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文峰;于昭
静脉穿刺常用于输液(血)、静脉注射、静脉抽血,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它是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有时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提高在校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帮助护生实现真人模拟穿刺成功,增强护生自信心,为其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针对性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146例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延迟愈合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操作粗暴,切口保护不当,术后未置引流管,切口的缝合选择不当,抗生素的应用不当是切口感染导致切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结论:注重术中无菌操作及彻底止血,术中充分引流及视腹腔情况选择切口全层缝合,术前、术后足量全程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切口感染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广花;王宝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病毒唑对比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方法:疣体内注射氟尿嘧啶组与疣体内注射病毒唑组治疗多发性跖疣25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氟尿嘧啶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病毒唑组(P<0.01).(2)氟尿嘧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病毒唑组(P<0.05).(3)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尿嘧啶治疗跖疣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唐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优化基础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缩短中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用于教学教材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设计.方法: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在监控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中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辅导、讲座等形式,在中青年教师中广泛推广使用编辑大纲、母版模式的PPT制作方法,优化基础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结果:使用编辑大纲、母版模式的PPT制作方法具有简便、规范、简练、客观、易改等特点,深受中青年教师的喜爱,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时间平均减少50%,88%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与未采用该方法前的教学质量评分相比明显提高.结论:优化基础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明显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备课效率,使中青年教师有更多时间熟悉教材、拓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师有更多时间熟悉教材、拓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王瑾;孙宁;黄培春;柯湛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目前因护理人员责任心大大加强,褥疮的发生率已大大减少,但是一旦发生褥疮,治疗比较复杂,特别是巨大褥疮的治疗更加困难.磺胺嘧啶银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的双重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具有收敛作用,可使疮面干燥、结痂和早日愈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10例(15.2%),2周后择期手术21例(31.8%),非手术治疗35例(53.0%),非手术治疗组和择期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早期手术组(P<0.05或0.01),早期手术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66例患者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依患者有无梗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先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干扰素及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HBV在肝脏内的有效清除.
作者:刘洪斌;罗淑超;何键;何逢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深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日臻成熟.三级网络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1]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员是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对其所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执行、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率以及保障患者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如何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员作用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自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283例,其中有75例不同程度的延误诊断,现对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误诊断的因素,总结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朱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有胰胆系统病变的患者108例,将单纯行MRCP的36例患者设为A组,单纯行ERCP的36例患者设为B组,行MRCP及ERCP的36例患者设为C组,所有患者诊断均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A组对病变定性诊断敏感性为75.00%(27/36),B组为77.78%(28/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诊断敏感性为94.44%(34/36),显著高于A组(P<0.05)及B组(P<0.05).结论:MRCP及ERCP均为有效的安全诊断胰胆系统病变的方法,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作者:凌文峰;于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 176 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5%和 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病毒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梁章聪;李晓东;丁家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学习是医学生和进修生理论和实践衔接进行医学实践和技术完善的重要阶段.我科通过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图片展示、技术操作、专题讲座、病案讨论及实习进修总结等多种教学及带教方法,提高了学员在皮肤性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完成了实习和进修的带教任务.在带教的同时,教学相长,也促进了带教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亦有进一步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杜丹;殷艺丹;吴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在儿童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同时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270例患者咽拭子快速鉴定培养法培养阳性68例,占25.2%,被动凝集法抗体阳性53例,占19.6%.结论:MP快速培养法简便、快速、无创伤,对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应用,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
作者:谢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温旭新;蔡光华;周美红;张文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鼻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口服.结果:按文献标准评定疗效,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5.4%,高于单用鼻用激素患者(71.2%).结论: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单用鼻用激素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萍;高海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肾上腺素作为急救药品在抢救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心脏骤停等重症病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副作用较多,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掌握好适应证,保证正确的用药途径和给药剂量,才能避免不良反应和严重后果.肾上腺素的用药说明中指出成人和儿童的给药途径均为皮下或肌内注射,对于新生儿的用法和用量却没有提及.临床上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等重症时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是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滴入.而临床上也不乏见新生儿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例,现对于皮肤不良反应的处理没有统一的临床规范,我院NICU近年来采用酚妥拉明局部湿敷治疗的办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军;李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疗效.方法:把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及分别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维持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HP根除、溃疡愈合及复发.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的近期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100%、90.5%、82.1%;对照组分别97.6%、88.1%、79.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复发率:兰索拉唑停药组44.9%,维持组6.7%;奥美拉唑停药组52.2%,维持组23.5%,4组停药组及维持组之间,复发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DU具有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疗效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裕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遵循课程开发要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理念,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尽地描述和剖析,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研究.
作者:魏红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内节育器(IUD)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部分妇女置器后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为了寻求减少置器后出血的治疗方法,笔者对应用宫血宁、消炎痛和安络血治疗置器后月经异常进行了比较分析.将180例置器妇女随机分成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Ⅰ组60例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宫血宁胶囊,观察Ⅱ组60例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安络血及消炎痛,对照组60例术后不服药.三组受术者分别于术后第1、2、3个月随访并复查血常规.观察Ⅰ组有效率81.7%,观察Ⅱ组有效率68.7%,对照组有效率48.3%.三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所以宫血宁药物作用强、疗效短、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花雪梅;施红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