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磺胺嘧啶银治愈巨大褥疮的护理1例

赵梅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 褥疮, 治疗, 护理
摘要: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目前因护理人员责任心大大加强,褥疮的发生率已大大减少,但是一旦发生褥疮,治疗比较复杂,特别是巨大褥疮的治疗更加困难.磺胺嘧啶银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的双重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具有收敛作用,可使疮面干燥、结痂和早日愈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是一种新型调酯药物,它与小肠壁上特异的转运蛋白NPC1L1结合,选择性地强效抑制小肠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吸收.口服吸收迅速,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甘油三酯(TG)、脂肪酸、胆汁酸、孕酮、乙炔雌醇等的吸收,不增加胆汁酸的分泌,耐受性好.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他汀类、非诺贝特等在药代动力学上无显著的相互作用.可单独应用,也可和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合用.

    作者:李云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实践教学中护生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常用于输液(血)、静脉注射、静脉抽血,是护士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它是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治,有时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提高在校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帮助护生实现真人模拟穿刺成功,增强护生自信心,为其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分阶段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的应用与体会

    手术室实习是护生临床实习中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手术室环境、工作及管理制度的特殊性,为了使护生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带教老师不断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形成了分阶段多种带教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海燕;李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6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10例(15.2%),2周后择期手术21例(31.8%),非手术治疗35例(53.0%),非手术治疗组和择期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早期手术组(P<0.05或0.01),早期手术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66例患者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依患者有无梗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先行保守治疗.

    作者:李秀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加吗丁啉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餐后饱胀、上腹不适、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借鉴.

    作者:刘小琼;陈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年龄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临床特点.方法:7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按照年龄段分组并将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漏诊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典型的SAH症状均不如青壮组明显(P<0.05或0.01);总误诊率30.6%,明显高于青壮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77.8%,明显低于青壮组(P<0.05).结论:老年SAH临床症状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预后不如青壮年,临床诊治老年SAH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防止误诊、漏诊,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剖宫产手术腰麻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作为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生理改变、病理产科以及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预防正确处理,尽大可能保障母婴的安全.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非常关键,尤其是情况紧急的产科手术.腰麻起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好、肌松好,目前已被产科医师广泛接受[1].虽多家文献报道产科手术使用腰麻是较安全的麻醉方式,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文综合各种因素,就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郑玉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体会(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直径15~25cm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病例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1例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均为良性肿瘤,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15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6例行附件切除术,平均出血量50ml,手术时间平均70min,平均住院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选择病例,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林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彩色超声检查与病理组织学的联系

    本文分析总结了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各声像图特征的诊断价值,并应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了处理观察,对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病理组织学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良、恶性鉴别的关键.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恶性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有关,CDFI显示肿块周围及实质内多数有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侧方声影),这与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有关.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程度与肿瘤内纤维组织含量以及肿瘤性质有关.乳腺肿块的分布依次为外上>内上>外下>内下象限.

    作者:耿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疗效.方法:把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及分别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维持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HP根除、溃疡愈合及复发.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的近期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100%、90.5%、82.1%;对照组分别97.6%、88.1%、79.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复发率:兰索拉唑停药组44.9%,维持组6.7%;奥美拉唑停药组52.2%,维持组23.5%,4组停药组及维持组之间,复发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DU具有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疗效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裕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状况,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8例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高血压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知好67例占28.15%,差171例占71.85%;遵医行为好65例占27.31%,差173例占72.69%;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支持度对高血压认知与遵医行为有影响.结论:隆林县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不理想,医护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其致残和致死率.

    作者:农庆玲;农琳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尿嘧啶及病毒唑对比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及病毒唑对比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方法:疣体内注射氟尿嘧啶组与疣体内注射病毒唑组治疗多发性跖疣25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氟尿嘧啶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病毒唑组(P<0.01).(2)氟尿嘧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病毒唑组(P<0.05).(3)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尿嘧啶治疗跖疣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唐文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简易配血策略

    溶血性贫血患者常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含有自身抗体的患者红细胞在体内已被致敏,而血清中含有自身抗体或伴有同种抗体,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血型误定[1].因此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院总结出一套简易检测血型及配血方法,输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0例早孕或中孕孕妇作为观察组,进行分娩相关知识讲座及行为指导,随机抽取500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住院孕妇作为对照组,调查二者的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43%,对照组剖宫产率70%.结论: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对孕期进行有关分娩知识及减痛技巧的健康讲座干预后,可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孕妇畏惧自然分娩的心理,有效帮助孕妇进行正确的选择分娩方式,有效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从而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孕期健康教育剖宫产率

    作者:吴小玲;袁昌玉;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皮肤性病科实习生及进修生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学习是医学生和进修生理论和实践衔接进行医学实践和技术完善的重要阶段.我科通过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图片展示、技术操作、专题讲座、病案讨论及实习进修总结等多种教学及带教方法,提高了学员在皮肤性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完成了实习和进修的带教任务.在带教的同时,教学相长,也促进了带教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亦有进一步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杜丹;殷艺丹;吴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并发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70例单纯肺心病(单一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心前区不适、心界扩大、心尖Ⅲ级缩杂音等方面均没有差异(P<0.05或0.01);典型性心绞痛、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病史、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严重左偏,X线检查提示左心室增大等情况对是否合并冠心病有诊断意义(P<0.05或0.01).结论: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资料结合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其他检查可以方便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李曾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鼻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口服.结果:按文献标准评定疗效,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5.4%,高于单用鼻用激素患者(71.2%).结论:玉屏风胶囊结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单用鼻用激素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萍;高海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干扰素及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HBV在肝脏内的有效清除.

    作者:刘洪斌;罗淑超;何键;何逢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门诊分诊质量 减少护患纠纷

    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门诊护理人员是患者到医院所接触的第一者,分诊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就医过程是否正确和顺利,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切实做好门诊分诊工作.

    作者:李秀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荣吉;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