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丹
本文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情况、在研课题情况、承担政府科研项目经费情况、科技成果情况等指标分析了2011、2012、2013年我国中医药科学研究现状,认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并以省属机构的人员多、类型呈现多样化且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经费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呈现稳定状态、成果呈现多样化并以论文和著作为主.同时指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要重视科学研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要把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要不断拓宽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渠道.
作者:黎东生;陈冠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中药保留灌肠和相关护理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和护理.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在自主通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加快缓解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采用.
作者:李菊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中风急性期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例脑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组,即风痰火亢20例、风痰瘀阻20例、痰热腑实20例、气虚血瘀20例、阴虚风动20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对照组血糖水平.结果 风痰火亢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血糖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糖水平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为密切,要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重视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进而提高治疗针对性.
作者:胡仕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阐述了中医护理的两大特色: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中医养生的理论及方法,论述了它们与目前临床施行的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模式之间的联系.介绍了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习惯,增强施行中医护理的能力,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中医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对鸡内金中的多糖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方法 通过苯酚-硫酸比色法对鸡内金不同炮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鸡内金不同炮制品总多糖含量,砂烫鸡内金>生品鸡内金>微波鸡内金.结论 生品鸡内金经炮制后的砂烫炮制品中的总多糖含量要比生品及微波炮制品都高.
作者:金伶佳;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抗生素治疗,使用每天1次的800万的青霉素加入500ml的生理盐水以及250ml的甲硝唑葡萄糖行静脉滴注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妇炎舒胶囊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1天3次,每次5粒的中成药妇炎舒胶囊,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00%,明显高于总有效率只有88.00%的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文选用的中成药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肺癌是临床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之一,邱志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本文通过对邱志楠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举隅,探讨邱志楠教授在肺癌中医治疗方面的特色经验,为提高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作者:王峰;张大鹏;夏鑫华;潘俊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60的例月经不调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艾灸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V、PV、HCT、FB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晓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消化科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照组服用吗丁啉,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单项疗效以及主要症状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单项疗效总有效率为68%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2%高于对照组的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主要是对生脉注射液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进行临床观察,阐述了其优势.方法 主要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以及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则是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实施生脉注射治疗后,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治疗中,实施生脉注射液治疗具有很大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沛华;赖小航;杨若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本文就中医肺康复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方法 对我医院11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分类的方式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5人.对照组患者通过多索茶碱片的治疗方式,干预组患者通过中医肺康复法的治疗方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上述试验内容发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通过中医肺康复法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罗来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中医学进行有效的传承是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象思维作为中医学的主体思维模式,成为中医传承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基础理论》 (以下简称《中基》)作为学习中医的第一门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象思维能力的任务.基于此,笔者从教学角度,从整体上将象思维的训练过程简化为建象作基础、观象以取象、辨象以尽意三个步骤,并对构筑典型之象模型、运用不同感官获取不同之象、辨象以明气之升降出入状态等内容的原理及方法进行了阐释,旨在为《中基》教学中象思维的培训提供参考,为中医学的全面传承抛砖引玉.
作者:丁宝刚;于东林;王斌胜;孙喜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取西医护理方式,观察组43例患者采取中医用药护理措施.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3例患者中,发生暴力行为者6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13.95%.与对照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医用药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从而可以有效保障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推进了人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薄弱环节,需要从课程体系、人文精神培养、全科医学理念、中医特色的继承和发扬等方面加以完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作者:黄坚;熊凤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变化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中医学的心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系统和组成部分.中医学强调心理特征的两极差异性,把心理特征分为阴、阳、水火、刚柔、勇怯两种对立的类型.中医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发病特点也不相同.情志致病多是功能性疾病,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内因.
作者:王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梗死患者CT影响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其中医辨证分为81例中经络患者组(观察组)以及42例中脏腑患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观察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 低密度病变者113例,腔梗者10例;所选患者病灶位置位于脑干者2例,脑叶者7例,小脑者16例,内囊基底节者98例.其中观察组的低密度病变发生率、病灶位置位于脑干的发生率、占位效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灶位于脑叶的发生率以及腔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中的病灶性质和病灶位置以及占位效应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利用CT检查中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显著地提高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发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应用品管圈来提高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增强患者安全意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临床护士手卫生意识得到增强,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正确运用品管圈,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洗手正确性和手卫生依从性,增强了临床护士对患者安全的意识,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能互相团结协作,为提高护理质量出谋划策,积极参与科室管理.
作者:石慧;张明珠;杜剑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将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4年11月,三年期间在中药炮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因使用及存放不当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结果 经研究发现,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具有直接影响.结论 临床用药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意义重大,要得到理想的用药效果,应从药品的选材开始,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根据药品的炮制流程严格分类进行,并在各个流程中加强监管力度,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达到佳药用效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确诊的MM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艾迪组30例,对照组30例.艾迪组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对照组单用TAD方案,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艾迪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及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减少,生活质量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T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提高临床缓解率,但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婷;陈小萍;彭丽萍;许春;刘秋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