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单发磨玻璃结节影像诊断与处理策略

张典智;阎青显;侯文章

关键词:肺单发磨玻璃结节, 影像诊断
摘要:肺单发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是肺内结节一种表现形式,在影像学上较为常见,HRCT扫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GGO检出数量迅速增加,越来越受到影像学者及胸科大夫重视.本文收集2006-2011年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回顾分析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扫描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对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辅助价值,提高临床急腹症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7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腹症患者,均行64排CT平扫+三维重建,总结分析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7例患者中CT发现28例真阳性,24例真阴性,3例假阴性和2例假阳性,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敏感性为94%和89%.结论:64排CT横断位结合三维重建可显示阑尾全貌及其周围情况,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为(7.3±1.5)min,明显快于硬膜外组(12.0±1.4)min,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为优者分别为78.1%、71.9%,腰-硬联合组患者平均麻药用量仅为硬膜外组的一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椎间盘摘除术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阻滞完全、麻药用量少,适合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作者:蒋仁发;何绍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新生儿惊厥临床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儿科病房新生儿惊厥病例56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占大多数,惊厥特点以微小型多见.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抗惊厥治疗与控制脑水肿为主要治疗原则,同时做好密切护理.必须重视围生期保健,减少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生儿惊厥.

    作者:王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降温贴防治恶性血液病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降温贴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于置管后外敷降温贴.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温贴外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工时等优点.

    作者:周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眼角膜碱烧伤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眼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7例角膜碱烧伤早期处理方法及中晚期羊膜移植后的护理.结果:重度角膜碱烧伤患者早期治疗,及时阻断继发性损害,做好身体及心理护理,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视力及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保兰;魏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结果的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苏州市沧浪区2011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定情况以及食堂内餐具消毒检测结果,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量化评定148户次,26.35%为良好,其中幼儿园食堂被评为良好的比例高.食堂随机抽检餐具样品348份,合格率为82.76%.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合格率分别为90.51%、76.82%、78.88%、81.66%.自办食堂与承包食堂的合格率分别为88.61%和68.62%.结论:苏州市沧浪区应加大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和指导力度,通过差异化管理,全面提高食堂卫生质量.

    作者:沈明亚;杨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50)、利培酮组(n=50),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8周奥氮平组、利培酮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0.01).利培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失眠、便秘、月经紊乱等;奥氮平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作者:杨显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中央型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均行期待治疗.对照组孕妇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观察组孕妇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至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保胎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孕妇有效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出血量及出血次数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急诊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用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不同.两组孕妇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效果优于硫酸镁,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小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曲安奈德注射下鼻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变应原(亦称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对控制鼻痒、喷嚏和鼻分泌物增多效果较好,而对控制鼻塞症状,无论是全身或局部用药,效果均不佳.近3年来我科采用曲安奈德注射下鼻甲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耿喜娥;刘忠慧;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VSD治疗的5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VSD负压治疗后所有患者创面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血运情况良好,无创面感染发生.结论: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创面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钟华琴;王海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6例实施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结果:2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芬;马同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常见问题.方法:将妇产科44名护理人员作为风险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1年间遇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针对高风险问题出台相应制度,另统计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般问题、制定规章、记录规章制度实行前、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1年间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24起,护理风险因素多为环境因素97例(43.30%);发生护理问题的病例共统计749例,护理问题涉及多病种为肿瘤345例(46.06%);护理问题发生后患者常见后果为感染285例(38.05%);护理中多综合问题为环境因素造成,单因素中高为舆论影响,为152次(20.29%);规章制度实行后1年内风险事件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及时发现风险及问题所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可有效减少问题发生,且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腰椎峡部不连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多平面(MPR)重建对诊断腰椎峡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200例腰腿痛患者的CT检查资料,研究L2/3~L5/S1椎间盘扫描和L2~S1螺旋扫描的结果.结果:CT明确显示峡部不连的有165例,共206处峡部不连;35例需对椎弓进一步检查.结论:L2~S1螺旋CT扫描价值高于L2/3~L5/S1椎间盘扫描.

    作者:高海玲;陈浩;史振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HAMD、S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

    作者:东颖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出喉返神经可有效防止其损伤.

    作者:蒋德生;马伟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半年,观察组在饮食、禁烟禁酒、合理锻炼、正常作息、服药依从性等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循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循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乐于接受护理人员护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6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作者:刘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脊柱外固定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矫形器使用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对使用脊柱外固定矫形器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痛苦,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度.

    作者:许春凤;徐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羊水栓塞促发类白血病反应1例报告

    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药物性因素[1].羊水栓塞促发类白血病反应鲜见报道,现将临床所见1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哲;刘光晃;苏月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四肢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DR平片检查后阴性,但临床怀疑骨折的病例36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扫描及MPR图像重组.结果:所有病例均见关节积液及软组织肿胀,明确骨折30例,未见骨折6例.结论: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技术,能直观的显示四肢关节的解剖关系,明确有无骨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春华;金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