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目的:总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强调术中眼位配合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眼反应,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按时点眼药水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果:治疗50例患者中62只患眼取得了满意疗效,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视网膜出血.结论: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护理,对患眼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黎琴;廖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分为单纯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前者多数不严重,经3~5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常可治愈;后者少见,但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50%~70%[1].目前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主,同时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抗感染、解痉镇痛、吸氧等治疗急性胰腺炎129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敏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室是手术及抢救患者的特殊场所,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引导.方法:分别采用蟾蜍和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参考文献,经过多次多组实验对照、探索和经验积累,摸索出大白鼠在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引导方法.结果:此方法由于是以在体大白鼠为实验对象,接近实体客观,具有可重复性,因而可作为某些实验所需技术指标的检测手段,也可用于某些药物作用在体内进行验证的途径,甚至对人体某些疾病的诊断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论:采用大鼠作为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引导对象,操作技术简便可靠、易掌握.
作者:薛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探讨LEEP刀联合纳米银治疗慢性宫颈炎80例观察.方法:将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LEEP刀结合纳米银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出血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LEEP刀联合纳米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临床效果优于单用LEEP刀.
作者:赖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及MRI、MRA、CT、DSA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均行MRI检查,11例行MRA检查,12例行CT检查,15例行DSA检查,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9例表现梗死,5例表现脑出血,2例脑实质未见确切异常.MRI诊断正确率为38%,CT诊断正确率为3%,MRA及DSA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MRI及CT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脑实质病变,而DSA及MRA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血管性改变.MRA是首选检查方法,若需要手术时行DSA检查,以显示更多有关烟雾病的细节.
作者:王树江;麻桂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防癌普查.方法:对2 640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病例中179例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并对照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与宫颈液基细胞学相比较.结果:179例细胞异常病例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0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5例,不典型腺细胞5例,癌4例,HPV感染35例.其中139例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阳性率HSIL 70%,CA 100%,LSIL 2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异常病例结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可以筛查出危险性较高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万日明;康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已成为当今医学影像领域先进的诊断设备,其安全无电离辐射损伤、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图像高对比度等优势,使MRI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医学诊断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虽然采用了3.0T MRI,然而MRI的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成像速度相对较慢.此外,MRI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包括自主性/非自主性运动.这些局限性,使得MRI 检查应注意做好检查前护理、加强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沟通和护理,确保检查顺利安全.
作者:何桂凤;何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我院接诊和住院手术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病人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无病例在手术中死亡或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事件,65例病人在通过健康宣教以及抗感染、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压、强心及抗心律失常后痊愈出院.结论:对围手术期高血压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高血压并发症,且方法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张品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6h、12h、24h、48h后,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蛋白含量;100μg/L的rMIF作用于MRC-5细胞48h,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合成;100μg/L的rMIF刺激MRC-5细胞48h,刺激前0.5h加入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μg/L的rMIF对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00μg/L的rMIF 可显著促进Ⅰ型胶原mRNA(P<0.01)和蛋白(P<0.01)合成.Y27632预刺激后,100μg/L的 rMIF促进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合成能力显著减弱(P均<0.01).结论:MIF可能通过Rho途径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从而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培芬;罗雅玲;赖文岩;邢晓雯;谭家余;骆子义;邱智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聚肌胞、西咪替丁联合应用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水痘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聚肌胞注射液肌注,隔日1次,并用西咪替丁片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肌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肌胞、西咪替丁合用治疗水痘安全有效,用药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俞萍;俞卫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期间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9例患者中,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听力下降或丧失16例,面瘫10例,步态不稳4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做好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徐艳;杨玉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一般护理;干预组80例,在常规治疗,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0天的白细胞,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第10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O2)明显低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疗效.
作者:陈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掌握康复训练知识及护理技能,更有利于指导家属如何做好肢体功能锻炼.为减轻幸存者的致残程度,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笔者选择了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54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开展脑血管病患者偏瘫的康复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晶;黄圣明;李要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重症护理记录单是患者病情危重时所做的护理记录,一般用于危重、大手术后、抢救或特殊检查、治疗后的患者.重症护理记录单应详细、及时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护理措施及其效果、饮食、出入液体量等,以便及时进行抢救.
作者:康学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马来酸曲美布汀+PPI)和对照组(PPI),每组各26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通过胃镜结果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26例中,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孕期形体训练对母婴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建立母婴俱乐部,开设孕期形体教学,对298例初产妇进行孕期形体训练,并讲授产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根据依从性不同分两组,孕期坚持形体训练的为研究组171例,未能坚持形体训练的为对照组127例,评估其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幅度、顺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h总出血量、产后42d母乳喂养率及体形恢复率等情况的影响.结果:孕妇体重增加幅度(12.4±4.3)kg,对照组(17.6±5.9)kg;研究组顺产率74.85%(128/171),对照组52.76%(67/127);第二产程时间研究组(0.6±1.1)h,对照组(1.3±2.3)h;产后24h总出血量研究组(238.7±10.5)ml,对照组(332.3±21.7)ml;产后42d母乳喂养率研究组81.29%(139/171),对照组58.27%(74/127);体形恢复率研究组65.50%(112/171),对照组46.46%(59/127),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设立母婴俱乐部,开展孕期形体训练,能有效控制孕妇孕期体重过度增长,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42d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产妇体形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渐明;吴西英;劳健仪;叶小青;冯燕仪;罗小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T影像的孤立性肺结节识别与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0年11月间,确诊为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症在CT影像中的表现、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识别和探讨.结果:孤立性肺结节在CT影像中表现为毛刺、分叶征、CT晕征、钙化、空洞症、血管集束征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位置.结论:CT影像对肺结节的识别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晚期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与胎儿因素、胎盘因素、母体因素均有关联,而且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更为多见,使剖宫产率明显增高,且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产前诊断羊水过少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目前超声诊断大羊水暗区的垂直径、羊水指数判断产前羊水量与实际羊水量均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应综合全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应用母体水疗法及羊膜腔内灌注法治疗晚期羊水过少近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并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高了围产期结局.下面对晚期羊水过少的基本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医院药房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药房管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临床用药是否安全、有效、影响到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声誉,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关.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