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娜丽;于海霞;郑晓艳
纸样胎儿是指双胎或多胎妊娠中,因胎儿生长受限,早期死亡被其他胎儿压成薄片的胎儿,这种纸样胎儿多发生在双胎输血综合征.由于单卵双胎的胎盘间可有血液循环相通,包括动脉间、静脉间、动静脉间吻合三种[1],临床上极其罕见,我院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飞云;黄育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病变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病变20例CT表现.结果:20例良性病灶中,其中右侧病变9例,左侧病变11例;腮腺浅叶病变14例,深叶病变3例,浅深叶交界病变3例;2例良性病变边缘不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大部分腮腺良性病变CT动态扫描能够正确诊断.
作者:夏建国;魏仁华;赵金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建立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15∶6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线性范围:0.048 6~0.194 4mg/ml(r=0.999 79).平均加样回收率(n=5)98.52%,RSD=0.77%.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是指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建立经皮进入胃腔的通路,利用胃造口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治疗 [1].其优点在于没有胃管对鼻咽部的压迫刺激以及可能的黏膜缺血坏死,且不影响外观,可长期放置.我科自2008年开始实施PEG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了肺部的感染率,而且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PEG为微创,但如果应用或护理不当,仍将引起不必要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叶状肿瘤(breast phyllodes tumours,BPT)是一组类似于乳腺纤维腺瘤的局限性双相分化肿瘤,其基本特点是由纤维、上皮两层上皮构成的裂隙及周围分布丰富的间质细胞共同形成的一型肿瘤.因其切面形成典型的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肿瘤属于乳腺罕见的纤维上皮性病变,占乳腺肿瘤不到3%,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5%.叶状肿瘤并非独立的病种,其生物学行为较难预测,恶性叶状肿瘤如果治疗不充分,会有快速生长和转移扩散的倾向,而良性叶状肿瘤与乳腺纤维腺瘤经常区分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此病临床及病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纪洪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60例.治疗组93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挤压取胚术后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的输卵管系膜处注入MTX 25mg;对照组67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行MTX局部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β-HCG下降快,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3个月输卵管的通畅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同侧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发生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MTX疗效快,能有效地保留输卵管,增加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亚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如何选择适宜的吸痰方法,减轻吸痰时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吸痰管无菌吸痰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者缺氧时间,防止VAP(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韩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各种高科技仪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增加了其职业暴露风险性.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9%、74.06%、37.98%[1].护理人员是危险的职业群体.而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临更多的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危害,了解其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是每一名手术室护士必备基本功.现综述如下.
作者:韩学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预防急诊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急诊工作环境易污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急救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认识重视不够,缺乏自身防护意识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措施.结果: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程度,手卫生、急救器械和物品清洗消毒或灭菌、环境卫生的消毒管理、自身防护以及医疗废物管理均能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论:加强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是预防急诊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在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敏等常规药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给予生长抑素首剂缓慢静脉滴注0.25mg,后给予0.25mg/h微泵给药,持续72~96h.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的处理,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等常规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显效率32.4%,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26.5%,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73.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37.24±4.28)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43.36±5.19)h,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荆晓晴;赵伟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对长期从事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提出7点影响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并总结7点增加护患沟通的建议.结论: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作者:梅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两遍与三遍的差异.方法:悬浮红细胞(2U)40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袋,分别洗涤两遍与三遍,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洗涤两遍与洗涤三遍制备出来的洗涤红细胞血浆Hb含量有差异(t=4.56,P<0.05),洗涤两遍的含量较低,而血浆总蛋白,RBC含量,WBC含量无差异.两种洗涤方法的洗涤红细胞合格率没有差异(χ2=0.14,P>0.05).
作者:黄翠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疗效.方法:试验组50例,年龄26~54岁,采用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局部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单纯双氧水冲洗伤口局部定时换药、清创、Ⅱ期缝合等方法治疗.结果:两组均治愈,但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能明显加快切口感染消退,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卢丽华;叶乐荣;何海霞;雷倩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脱垂阴式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加强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围手术护理.结果: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具有创伤小、腹部无瘢痕、无腹部伤口感染、疼痛轻、效果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结论:阴式手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便于护理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杨艳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21例异位妊娠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风险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及严密临床观察.结果:21例患者有18例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3例转为手术治疗.结论:包块型、不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手术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盐酸氨溴索为无色透明液体,生产厂家为上海勃林格殷格翰有限公司,规格为15mg/2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心脏冠脉成像的征象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6例临床怀疑冠心病、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CTA检查,并重建成像、分析.结果:83条冠脉179个节段,发现不同程度狭窄、钙化、软斑块、肌桥.并发现左肺动静脉瘘1例.结论:心脏冠脉CTA是一种评价冠心病方便、快捷、准确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可作为临床诊断及体检筛查冠心病的依据.
作者:黄少辉;潘寿岩;邱创嘉;刘锦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住院后随意性教育方式,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比较两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应对技能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平均住院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应对技能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匡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AMI患者109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以PP≤50mmHg(1mmHg=0.133kPa)(A组,n=44),PP 51~60mmHg(B组,n=35),PP>60mmHg(C组,n=30)分为三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随PP增加,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发生也明显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着PP的增大,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推测以PP作为观测指标,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春;杨艳萍;李旭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总结我院抗生素临床的用药情况,分析我院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及药物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对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半年抗生素用药频度前十位药品为:罗红霉素胶囊、头孢美唑钠针、头孢西丁钠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克拉霉素分散片、注射用头孢硫脒针、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用药金额前三名的剂型分别为注射剂、胶囊、片剂.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临床使用口服制剂为主要剂型,用药金额注射剂居首位.
作者:张凯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