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大山楂丸中熊果酸的含量

宋洁

关键词:HPLC, 大山楂丸, 熊果酸, 含量测定
摘要:建立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15∶6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线性范围:0.048 6~0.194 4mg/ml(r=0.999 79).平均加样回收率(n=5)98.52%,RSD=0.77%.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本文对我院兴办康复护理专业的办学前景、办学思想、学生就业方向及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把握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康复护理专业建设步伐的思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康复护理专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康复技术人才.

    作者:李跃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再谈术前、输血前血液项目检查的重要性

    手术和输血是临床医生在治疗和抢救患者时常用的医疗手段,但输血和手术也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些患者在住院前已经感染上了某些传染病,由此给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带来了潜在危险,也更增加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性.下面是我院今年1月份以来从879个手术及输血患者中摘要的部分病例.

    作者:曾美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转氨酶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测定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谷丙转氨酶(ALAT)、谷草转氨酶(ASAT)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脂肪肝患者30例和健康人30例,用OLYMPUS AUTO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这两组的TCH、TG、LDL-C、ASAT.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的结果,并做比较分析,显示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血脂和转氨酶升高是临床上初步诊断脂肪肝的参考指标.

    作者:彭祥云;李丹华;夏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恙虫病16例误诊原因分析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近3年收治20例恙虫病散发病例,其中16例出现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现就其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心理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期间住院治疗的15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选择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沟通.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且见效慢,有反复发作特点,容易造成患者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心理负面因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规范治疗及身体康复,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措施:首次给予负荷量5g硫酸镁静脉滴注,而后给予60ml 25%硫酸镁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2.0g/h,同时给予拉贝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5d.两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予催产素20IU肌肉注射.测定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其高凝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高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检验中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且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异同点.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效果更为理想,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10例车祸致颅脑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车祸致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管理方法.方法:选择110例车祸致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行手术治疗73例,其中手术2次者9例,手术3次者3例,气管切开者39例,呼吸机维持及控制呼吸者22例;保守治疗37例,其中,恢复良好者20例,占54.1%,中度残疾者6例,占16.2%,重度残疾者2例,占5.4%,持续性植物状态者2例,占5.4%,死亡7例,占18.9%.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评估伤情,积极治疗,可以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残死率,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冯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态脉压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AMI患者109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以PP≤50mmHg(1mmHg=0.133kPa)(A组,n=44),PP 51~60mmHg(B组,n=35),PP>60mmHg(C组,n=30)分为三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随PP增加,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发生也明显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着PP的增大,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推测以PP作为观测指标,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春;杨艳萍;李旭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七氟醚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雌性和雄性鼠平均分成3组,对照组(n=16,S0组)、2%七氟醚组(n=16,S1组)、3%七氟醚组(n=16,S2组),饲养于适宜的环境中.S1组及S2组分别吸入2%、3%七氟醚,2h/d,连续5d;对照组则不吸入七氟醚.停止吸入七氟醚后第1天开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4次/d,连续测定5d(T1~5),记录潜伏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与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Tp/T)及撤去平台后2min内的游泳轨迹.结果:与S0组相比,T1时S2组大鼠训练达标时间长、学习次数多(P<0.05),T2时S1组和S2组大鼠训练达标时间、学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2%七氟烷后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变化;吸入3%七氟烷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丘海龙;李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不同时期脑卒中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对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15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04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10例脑血栓形成康复期患者,分别采用Latex乳胶法测定其DD(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及TIA组患者DD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轻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栓形成和TIA组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伴发高凝状态和新鲜血栓形成,从DD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对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孙旭;刘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奥曲肽佐治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1次/12h)、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生理盐水洗胃和口服凝血酶,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μg/h微泵维持72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69%,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程度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爱莉;邵文慧;覃艳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母婴同室产妇对新生儿安全状况认知分析

    目的:了解产妇对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需求,发现安全认知缺陷,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174医院妇产科50例初产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按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3.7±14.14)分,及格率42%,优良率4%.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有关.结论:产妇对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有相当大的需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及文化程度低者的新生儿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从而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发生,增强产妇安全的认知,确保新生儿的各项安全.

    作者:曾迎迎;张燕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服用维C银翘片引起呃逆病案分析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赵某,男,37岁,无既往病史,2010年12月8日患感冒自行前往药店购买维C银翘片服用,3次/d,2片/次.并无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第2天起咽喉部感觉不适,继而发生呃逆症状.遂2010年12月10日前来就诊.2010年12月8日症状自述:恶寒、发热、咳嗽、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淡苔白.现症状为:呃逆伴咽喉疼痛并感觉干燥,四肢酸痛,口苦、口干,不欲饮食,恶寒发热有往来之势.舌淡苔薄白,脉弦.

    作者:顾宝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 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IBS的108例患者均填写焦虑抑郁量表,大于9分者为治疗组.小于9分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比较.结果:4周后各组比治疗前症状有所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能消除或减轻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益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1例异位妊娠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风险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及严密临床观察.结果:21例患者有18例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3例转为手术治疗.结论:包块型、不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手术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终护理知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老龄化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除肝昏迷、脑占位外,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前均处于清醒状态.如何让此类患者在尚存的时间内安详而平静、舒适而尊严、无怨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全方面的身心照顾,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接受及面对现实,是护理该类患者时应注意的问题,也是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宗旨.我院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系统地学习临终护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汝娟;吴德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11年6月期间31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26min(平均16.2min),留院观察时间2~4d,平均住院天数3d;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3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4例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结论:该术式是一种有效、操作简易、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方式,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赵志峰;夏春晓;张新征;冯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一种男性简易接尿袋的临床应用

    我院收治危重病人较多,为了便于病情观察常需留置尿管.部分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比较长,由于长期留置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膀胱功能丧失,特别是部分男性病人取了尿管后常常会发生短期尿失禁或漏尿现象.为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物理刺激,减少压疮等并发症,我院采用保鲜袋作为简易接尿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