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高凌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重度,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措施:首次给予负荷量5g硫酸镁静脉滴注,而后给予60ml 25%硫酸镁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2.0g/h,同时给予拉贝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5d.两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予催产素20IU肌肉注射.测定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其高凝状态,值得借鉴.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健康管理市场开拓中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迅速增强,对健康的渴求也愈加强烈,我院健康体检工作自2005年开展以来,现经历了7个年头,健康管理中心也从无到有而不断发展.健康体检工作从简单的体检结果报告到健康管理分析报告,对每个人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生活习惯改进、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体检单位常见问题,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使健康体检不停留于表面,真正做到深入实际,而达到早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扩大了我健检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林伟锋;于海霞;王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检验中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且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异同点.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效果更为理想,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某市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与网络成瘾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及自制的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分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59.66%,其中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6.02%,明显高于初中学生(4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成瘾男生为69.09%,明显高于女生(5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玩网络游戏、家庭和谐程度、对生活的自信程度、焦虑、忧郁情绪.结论: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且文化程度、玩网络游戏、家庭和谐程度、对生活的自信程度、焦虑、忧郁情绪是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杰;罗彬;杨超;汤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五官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临床真实病人围观示范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护理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五官科教研室研制了五官科多媒体CAI课件<泪道和鼻腔的冲洗>.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崭新教学形式.2009-2010年应用于2005级本科护理系及2006级专科学生的五官科护理学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玲;任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受推崇的静脉插管方式,在胃肠外高价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临床中须谨慎选择合适的部位.熟悉深静脉解剖位置与走向,加之优质护理,能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笔者现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姚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婴儿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婴儿梅毒检测的比对.方法:对我院 2007年6月-2011年1月产妇(TP-ELISA试验阳性)的婴儿(疑似梅毒)患者血清,采用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明胶凝集试验(TPPA)、蛋白印迹试验检测(WB).结果:WB检测IgM抗体对婴儿早期或先天性梅毒具有临床诊断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检测IgM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婴儿早期或先天性梅毒诊断.

    作者:黄世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及护理

    消化道异物指患者故意或意外误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质,如动物骨头、鱼刺、假牙、钱币、扣子、钉子、牙刷等,它不会被吸收,不能及时顺利排除体外,有些异物可刺穿食管、胃或肠壁,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其方法简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费用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45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LC)在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中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45例 LC 治疗急性胆囊炎发作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予抗炎解痉治疗后早期(72h内)行LC治疗;4例经过抗炎解痉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后2周内再发,再度入院行急诊手术治疗;14例抗炎解痉治疗后出院1个月后来我院再行LC手术治疗.结果:45例手术均顺利进行,34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未出现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手术治疗较无症状患者困难.我院治疗的14例1个月后来院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其余31例手术患者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证明急性期胆囊炎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予抗炎解痉治疗出院,等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可行的.

    作者:沈宏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程度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爱莉;邵文慧;覃艳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鼻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鼻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鼻出血,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2~4周,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12例鼻出血病情得到控制,有效率达100%;结果表明,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有效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使尿毒症患者得到很好有效的治疗,鼻出血得到有效针对性的控制,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对于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燕娃;施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疗效.方法:试验组50例,年龄26~54岁,采用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局部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单纯双氧水冲洗伤口局部定时换药、清创、Ⅱ期缝合等方法治疗.结果:两组均治愈,但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双氧水联合糜蛋白酶能明显加快切口感染消退,促进切口愈合,同时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卢丽华;叶乐荣;何海霞;雷倩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在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在中孕引产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因计划外怀孕、无引产禁忌证的中期妊娠孕妇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穿刺利凡诺尔引产术和同期仅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引产术.结果:观察组排胎时间、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性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清宫率及清出组织物的量、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对中孕引产效果好、并发症少、简单实用且减轻了孕妇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玉芳;潘淑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床旁检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对血糖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比较床旁检测血糖仪(POCT)和OLYMPUS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评价我院内科病区床旁检测血糖仪(POCT)检测血糖浓度的可靠性.方法:分别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稳豪型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2700测定20人份静脉血糖,对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床旁检测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结果分别为(7.28±1.85)mmol/L,(7.19±2.05)mmol/L;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床旁检测血糖仪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快速测量等优点,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仪较接近,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郝朋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10例车祸致颅脑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车祸致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管理方法.方法:选择110例车祸致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行手术治疗73例,其中手术2次者9例,手术3次者3例,气管切开者39例,呼吸机维持及控制呼吸者22例;保守治疗37例,其中,恢复良好者20例,占54.1%,中度残疾者6例,占16.2%,重度残疾者2例,占5.4%,持续性植物状态者2例,占5.4%,死亡7例,占18.9%.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评估伤情,积极治疗,可以降低颅脑外伤病人的残死率,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冯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口服柴胡滴丸致过敏反应2例

    柴胡滴丸可解表退热,是临床常用的感冒类非处方口服药.因其是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少且口服方便,退热效果好,而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2例患者口服柴胡滴丸后出现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

    总结了5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1.0×109/L)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对放、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肛周等基础护理,加强高热护理,并积极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50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均在4~15d内恢复,有效地避免了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

    作者:王曙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沧州市流行性出血热鼠间感染疫情监测与管理

    目的:为做好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员学监测工作,了解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密度、宿主动物密度、构成和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及流行趋势,对我市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进行合理指导,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用免疫荧光法测EHF抗原.结果:住宅区平均鼠密度为3.12%,野外鼠密度为1.84%,住宅区野外均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率均较高,为主要的宿主动物,鼠种带毒率家鼠中以褐家鼠带毒率为高,野鼠中以黑线姬鼠带毒率高.结论:住宅区、野外鼠带毒率均呈较高水平,是造成我市EHF疫情较严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以杀灭褐家鼠为主要的综合措施,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

    作者:李潮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健康体检后报告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目标.因此,医院健康体检的保健服务便成了健康管理中心的重要工作.目前,我中心随着体检量的递增,针对服务不同的体检客人,报告管理工作的任务与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如今,健康管理中心建立报告管理的新模式,以健全的报告管理制度,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体检报告信息资源.现将报告管理工作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吴娜丽;于海霞;郑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对幽门梗阻患者增加洗胃液量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提高幽门梗阻致胃潴留患者的洗胃效果,缩短病程及早行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因.方法:选择胃肠减压管引流不畅,管腔内见黏稠食糜的患者采用增加液体量,并在洗胃过程中指导腹部轻柔按摩、移动胃管长度、变换体位.结果:对10例典型患者仅1~3次就能使胃肠减压引流通畅,不出现食糜堵管,呕吐、腹胀痛的症状很快缓解,并及早进行胃镜检查.结论:缩短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天数,入院后短时间内即能行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因,还提高了胃镜检查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卢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密闭式吸痰管在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

    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如何选择适宜的吸痰方法,减轻吸痰时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吸痰管无菌吸痰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需脱机,减少患者缺氧时间,防止VAP(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韩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