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高凌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重度,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措施:首次给予负荷量5g硫酸镁静脉滴注,而后给予60ml 25%硫酸镁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1.5~2.0g/h,同时给予拉贝洛尔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5d.两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均给予催产素20IU肌肉注射.测定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其高凝状态,值得借鉴.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Ki-67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C-erbB-2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100/144),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1%(75/144),且与乳腺癌肿瘤临床分期(P=0.003)及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 Ki-67表达与C-erbB-2表达有关(P=0.001).结论:Ki-67与C-erbB-2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磊;杨澜;王旭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

    总结了5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1.0×109/L)患者的院内感染控制.对放、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肛周等基础护理,加强高热护理,并积极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50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均在4~15d内恢复,有效地避免了放、化疗后白细胞严重减少患者的院内感染.

    作者:王曙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近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我院门、急诊处方,随机抽取2011年1-6月份处方共12 006张,其中获得抗生素处方2 146张,分析我院抗生素的用药种类、数量和金额等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用量居抗生素的首位,其次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等.结论:我院抗生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7例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在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敏等常规药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给予生长抑素首剂缓慢静脉滴注0.25mg,后给予0.25mg/h微泵给药,持续72~96h.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的处理,使用质子泵制剂、止血等常规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显效率32.4%,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26.5%,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73.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37.24±4.28)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43.36±5.19)h,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荆晓晴;赵伟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与质量监督探讨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各个实验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的程序和制度,用其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质量有了制度的保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监督做以下探讨.

    作者:郭建玲;王亮军;郭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口服柴胡滴丸致过敏反应2例

    柴胡滴丸可解表退热,是临床常用的感冒类非处方口服药.因其是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少且口服方便,退热效果好,而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2例患者口服柴胡滴丸后出现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母婴同室产妇对新生儿安全状况认知分析

    目的:了解产妇对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需求,发现安全认知缺陷,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174医院妇产科50例初产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按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3.7±14.14)分,及格率42%,优良率4%.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有关.结论:产妇对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有相当大的需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及文化程度低者的新生儿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从而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发生,增强产妇安全的认知,确保新生儿的各项安全.

    作者:曾迎迎;张燕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奥曲肽佐治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1次/12h)、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生理盐水洗胃和口服凝血酶,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首剂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后,再以奥曲肽25μg/h微泵维持72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VS 69%,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不同时期脑卒中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对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15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04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10例脑血栓形成康复期患者,分别采用Latex乳胶法测定其DD(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及TIA组患者DD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轻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栓形成和TIA组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伴发高凝状态和新鲜血栓形成,从DD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对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孙旭;刘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心理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期间住院治疗的15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选择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沟通.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且见效慢,有反复发作特点,容易造成患者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心理负面因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规范治疗及身体康复,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陈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深低温停循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麻醉体会

    主动脉瘤是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疾病, 麻醉和手术风险很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术中还需要保护各重要器官, 故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我院2010年施行了5例深低温停循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乃琴;郭松青;严蓉;郑明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检验中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且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异同点.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效果更为理想,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HPLC法测定大山楂丸中熊果酸的含量

    建立大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5%醋酸铵溶液(15∶65∶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线性范围:0.048 6~0.194 4mg/ml(r=0.999 79).平均加样回收率(n=5)98.52%,RSD=0.77%.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两遍与三遍的差异.方法:悬浮红细胞(2U)40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袋,分别洗涤两遍与三遍,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洗涤两遍与洗涤三遍制备出来的洗涤红细胞血浆Hb含量有差异(t=4.56,P<0.05),洗涤两遍的含量较低,而血浆总蛋白,RBC含量,WBC含量无差异.两种洗涤方法的洗涤红细胞合格率没有差异(χ2=0.14,P>0.05).

    作者:黄翠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对幽门梗阻患者增加洗胃液量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提高幽门梗阻致胃潴留患者的洗胃效果,缩短病程及早行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因.方法:选择胃肠减压管引流不畅,管腔内见黏稠食糜的患者采用增加液体量,并在洗胃过程中指导腹部轻柔按摩、移动胃管长度、变换体位.结果:对10例典型患者仅1~3次就能使胃肠减压引流通畅,不出现食糜堵管,呕吐、腹胀痛的症状很快缓解,并及早进行胃镜检查.结论:缩短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天数,入院后短时间内即能行胃镜检查以确诊病因,还提高了胃镜检查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卢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的护理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是指在内镜辅助下使用非手术的方法建立经皮进入胃腔的通路,利用胃造口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进行姑息性胃肠减压治疗 [1].其优点在于没有胃管对鼻咽部的压迫刺激以及可能的黏膜缺血坏死,且不影响外观,可长期放置.我科自2008年开始实施PEG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了肺部的感染率,而且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PEG为微创,但如果应用或护理不当,仍将引起不必要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赵荣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提高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心内科疾病专业性强,是内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提高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笔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心内科临床见习,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赵云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

    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的采集等是护士基本、常见、大量的技能基础操作,因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了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从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在护理工作中面临职业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身防护措施,强调了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

    作者:苗月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氨溴索为无色透明液体,生产厂家为上海勃林格殷格翰有限公司,规格为15mg/2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五官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病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临床真实病人围观示范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护理人才,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院五官科教研室研制了五官科多媒体CAI课件<泪道和鼻腔的冲洗>.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崭新教学形式.2009-2010年应用于2005级本科护理系及2006级专科学生的五官科护理学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玲;任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