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辉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系统化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程度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爱莉;邵文慧;覃艳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临床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妇产科SP教学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分析、思考,教学方式应根据教学大纲,学校实际情况,学生能力,教学内容适时、适当的进行选择,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无论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还是组合的教学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中心.
作者:李建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柴胡滴丸可解表退热,是临床常用的感冒类非处方口服药.因其是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少且口服方便,退热效果好,而应用较为广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2例患者口服柴胡滴丸后出现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盐酸氨溴索为无色透明液体,生产厂家为上海勃林格殷格翰有限公司,规格为15mg/2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目标.因此,医院健康体检的保健服务便成了健康管理中心的重要工作.目前,我中心随着体检量的递增,针对服务不同的体检客人,报告管理工作的任务与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如今,健康管理中心建立报告管理的新模式,以健全的报告管理制度,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体检报告信息资源.现将报告管理工作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吴娜丽;于海霞;郑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以来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标准,恢复正常4例(8.7%),轻残5例(10.9%),重残12例(26.1%),植物生存4例(8.7%),死亡21例(45.7%).结论:伤后或术后未及时行CT复查,对病情估计不准,减压术中出血控制不当出现凝血异常,术中血肿减压过快,术后处理不当,均可能导致二次手术.所以选择病例预见性的行双侧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减轻继发脑损伤,避免二次手术及麻醉风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骥;吴过;袁晓东;吴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本文对我院兴办康复护理专业的办学前景、办学思想、学生就业方向及专业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把握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康复护理专业建设步伐的思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康复护理专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康复技术人才.
作者:李跃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产科的初产妇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对照组施行常规管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前分娩知识的宣教可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洗涤红细胞两遍与三遍的差异.方法:悬浮红细胞(2U)40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袋,分别洗涤两遍与三遍,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洗涤两遍与洗涤三遍制备出来的洗涤红细胞血浆Hb含量有差异(t=4.56,P<0.05),洗涤两遍的含量较低,而血浆总蛋白,RBC含量,WBC含量无差异.两种洗涤方法的洗涤红细胞合格率没有差异(χ2=0.14,P>0.05).
作者:黄翠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手术和输血是临床医生在治疗和抢救患者时常用的医疗手段,但输血和手术也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些患者在住院前已经感染上了某些传染病,由此给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带来了潜在危险,也更增加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性.下面是我院今年1月份以来从879个手术及输血患者中摘要的部分病例.
作者:曾美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又称先天性输尿管末端功能性梗阻,临床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巨输尿管症合并肾、输尿管积水积脓的患者,全麻下行右肾、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经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庆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并随访7~19个月.结果:临床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80分)42例,占87.5%;可4例,占8.3%;差2例,占4.2%.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内置框架结构固定牢靠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特别适合老年骨质疏松的病人.
作者:余涛;张磊;渠继武;史方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Ki-67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C-erbB-2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100/144),且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1%(75/144),且与乳腺癌肿瘤临床分期(P=0.003)及淋巴结转移(P=0.000)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 Ki-67表达与C-erbB-2表达有关(P=0.001).结论:Ki-67与C-erbB-2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磊;杨澜;王旭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60例.治疗组93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挤压取胚术后于输卵管妊娠部位的输卵管系膜处注入MTX 25mg;对照组67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行MTX局部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β-HCG下降快,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3个月输卵管的通畅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同侧异位妊娠及宫内妊娠发生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应用MTX疗效快,能有效地保留输卵管,增加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亚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测定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谷丙转氨酶(ALAT)、谷草转氨酶(ASAT)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脂肪肝患者30例和健康人30例,用OLYMPUS AUTO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这两组的TCH、TG、LDL-C、ASAT.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的结果,并做比较分析,显示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血脂和转氨酶升高是临床上初步诊断脂肪肝的参考指标.
作者:彭祥云;李丹华;夏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各种高科技仪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增加了其职业暴露风险性.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9%、74.06%、37.98%[1].护理人员是危险的职业群体.而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临更多的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危害,了解其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是每一名手术室护士必备基本功.现综述如下.
作者:韩学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各个实验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的程序和制度,用其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质量有了制度的保障,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监督做以下探讨.
作者:郭建玲;王亮军;郭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且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异同点.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效果更为理想,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高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七氟烷组.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监测躁动发生前后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6.67%,高于丙泊酚组的1.67%(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躁动发生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率在躁动发生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全身麻醉.
作者: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赵某,男,37岁,无既往病史,2010年12月8日患感冒自行前往药店购买维C银翘片服用,3次/d,2片/次.并无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第2天起咽喉部感觉不适,继而发生呃逆症状.遂2010年12月10日前来就诊.2010年12月8日症状自述:恶寒、发热、咳嗽、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淡苔白.现症状为:呃逆伴咽喉疼痛并感觉干燥,四肢酸痛,口苦、口干,不欲饮食,恶寒发热有往来之势.舌淡苔薄白,脉弦.
作者:顾宝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