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思;凌振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外科病人并存糖尿病也比较常见.
作者:宋文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我院产科对近7年来本院所做的剖宫产及其剖宫产指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对36例需要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实施了剥除术,对直径>10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同时采用了肝门间歇阻断的方法.结果 全部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被成功剥除,无手术死亡,手术平均失血320 ml(130~700 ml),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2例,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随访36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通过与文献中的肝切除术组进行比较,我们的体会,剥除术是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荣龙;孙培春;张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68例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行二尖瓣成形术,男103例,女65例,平均年龄(3.0±2.1)岁,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用不同成形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评价成形效果.结果 全组患儿术毕二尖瓣无反流或轻度反流,1例术后5 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平均随诊1个月~10年,有1例二尖瓣反流加重再次手术,发现环缩缝线撕脱,再次成形术后效果满意,168例中无一例行瓣膜置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小儿来讲,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可能,尽量施行成形术是一种首选方法.
作者:翟波;王鹏高;陈忠建;和东阳;董向阳;杨房;石彩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以来收治41例颅脑外伤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死亡5例,3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颅脑外伤可因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整体观念,减少一切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因素,对发生肾功能损害患者治疗上应遵循急性肾衰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文宜;张海春;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不同吻合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43例,其中21例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3例采用Billroth I吻合术.结果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糖尿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行Billroth I吻合的患者.结论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可能是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禹凤普;李守淼;李保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胆囊结石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将无临床症状胆囊结石88例,前瞻性非随机分为预防性胆囊切除组(n=41)和治疗性胆囊切除组(n=47),比较两组术后病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难易程度有无差别.结果 两组间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手术难易程度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部分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有选择地施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作者:刘彦德;方向平;甘世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老年人病理生理的改变,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为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施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促进肛门排气,探讨剖宫产术后促进肛门排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病人分组应用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比较产后不同时间宫底高度,并对术后排气、排尿、排便、下床活动的时间比较,各组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 三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排气、排尿和排便效果上:开塞露组>杜密克组>排气汤组,而在促子宫收缩恢复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可以促使病人早期恢复.
作者:冯永华;张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建立急救的绿色生命通道,实施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玲玲;尤娜;薛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螺旋CT特征.方法 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球形肺炎CT表现.结果 病灶好发于肺野外带,大小约1.0~5.0 cm,多为楔形或方形肿块,早期病变非胸膜侧有小片状浸润.结论 球形肺炎螺旋CT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阮君;于湛;刘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法洛氏四联症(TOF)是复杂性心脏畸形,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唯一手段,目前TOF患儿行根治术已成为一种很成熟的手术,并能有效预防缺氧引起的继发病理改变,死亡率已降低到令人满意的程度[1].
作者:韩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自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的病因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24/26,92.3%);可靠的诊断方法为肠系膜血管造影(100%).26例保守治疗2例,介入治疗8例,手术治疗16例.结论 对于可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尽早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提高医生对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认识和介入溶栓是提高肠系膜静脉血栓早期诊治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新;仝现州;张喆;李红普;朱盛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胸手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尤以心肺并发症为多见,是导致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必要的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了笔者在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实践.结果 全部病例痊愈.并发切口感染7例,2例并发霉菌性阴道炎,2例出现一过性的低血糖反应.结论 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缩期的处理关键,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魏海霞;张亚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趋势.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主体,有时也难免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作者:万中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836例,按GCS分型有重型颅脑损伤20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1例(占34.5%),我们对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全;计建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5例经过10~25个月(平均19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仅1例出现内固定物折弯.结论 AF钉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能大限度地整复骨折脱位,为骨折段脊柱提供坚强的内固定,为病人的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秋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23例食管癌手术后45例肺部并发症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治愈,肺栓塞死亡1例,肺不张并肺感染死亡1例.结论 食管癌围术期采取全面科学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冯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聚能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生的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术后做好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9例患者术后1~2周B超显示肿块血流信号消失,随访2~9个月20例存活患者的肿瘤未复发.结论 术前帮助训练患者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学会较长时间屏气,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秀媚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