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易建云

关键词:术前心理干预, 前列腺电切术,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组间对照和术前对照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访视等;心理干预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院时焦虑值: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焦虑值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入院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干预组血压、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医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由于食用未炒熟豆角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2008年6月2日21时30分,大庆市让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第四医院报告,该院急诊室有20余人就诊,疑似食物中毒,监督所立即通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赶赴医院,监督所4名监督员于21时55分赶到市第四医院进行调查.

    作者:周梦;马松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例幼女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治疗体会

    卵巢肿瘤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比较长、中等大、活动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成熟性畸胎瘤.常在体位突然改变或妊娠期、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发生蒂扭转.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蒂有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

    作者:张文翠;吕昌玉;董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浅静脉留置针污染调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调查浅静脉留针的细菌污染情况,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送检的留置针细菌培养标本,总阳性率为20.2%,2008年阳性率明显低于2007年阳性率(χ2=7.66,P<0.01),共检出各种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1株,占51.9%;革兰阴性杆菌36株,占45.6%;真菌2株,占2.5%.留置期间套管口保护性措施不当、留置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严、导管相关感染知识缺乏等是留置针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规范置管护理和无菌操作、控制留置时间等,是减少留置针污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升芝;单玉云;倪佃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乳癌局部复发再手术治疗12例报告

    临床上乳癌术后局部复发多采用放射治疗,但时间不长肿块再次复发,而化疗对机体影响大,我院从2002年以来采用再手术加以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盐酸氟桂嗪治疗眩晕 168例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的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的感觉[1]当由前庭系统及小脑功能障碍所致.发病率占神经科门诊患者的25%左右,国外1982年首先肯定氟桂嗪治疗眩晕的疗效[2].笔者于1989年6月-2008年12月用该药治疗眩晕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衣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易导致给药静脉发生静脉炎.据报道,化疗造成的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4%[1].化疗性静脉炎发生,不但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影响化疗方案实施.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我科2006-2008年采用氢化可的松联合2%利多卡因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红健;苟小平;郭瑞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2例临床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常见的疾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超过65岁的老年人>60%,其死亡率>80%.老年ACS病变较复杂,危险因素多,首发症状常不典型,因此要掌握老年ACS的临床特点,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改善老年ACS的预后.我院自2002-2007年收治了72例老年AC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偏头痛EEG与TCD的改变及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青少年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儿分别进行EEG与TCD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EEG检查异常率占21.7%,TCD异常占80.2%,与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CD检查对青少年偏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客观价值;EEG对青少年偏头痛虽无特异性但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低场MR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磁共振成像因能多方位显示椎体、椎间盘和脊髓,成为脊柱外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0月脊柱及脊髓损伤的125例患者MRI表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柴业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腰麻后直接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腰麻后转为平卧位,调节麻醉平面后再转为俯卧位;B组腰麻后直接俯卧位.观察两组腰麻后生命体征变化、感觉及运动阻滞效果、麻醉-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手术等待时间缩短(P<0.05),阻滞平面易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腰麻后直接俯卧位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缩短手术等待时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可作为临床应用参考.

    作者:陈爽姿;冯英妮;曾宪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在静脉输注时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较大.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到皮下组织,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特别是腐蚀性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疼痛,使长期生存者因后遗症而生活质量下降[1].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2],所以治疗中一方面要积极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另外一旦外渗,需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以把病人的痛苦降到低程度.我院2008-2009年对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治疗中,采用自制中药清热祛毒粉外敷,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交莉;郭建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母体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26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分为治疗满意组及治疗不满意组,对比两组母体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与治疗的关系.结果:治疗不满意组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满意组(P<0.05),不满意组母体并发症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69%)为主,与满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胰岛素使用,加强胎心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是降低母体并发症和降低围产儿患病率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会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汤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工作与否对更年期症状的影响

    目的:了解工作与否对更年期症状的影响,提高人们对更年期的重视,加强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和流调用CES-D量表对保定市社区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73.4%,肯定抑郁的为4.1%,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91.1%,肯定抑郁的为12.6%,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比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比例低.

    作者:李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肺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超早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6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28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超早期辅以无创机械通气,同时记录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 II评分等资料.结果:2例死亡,24例成功脱机,氧合指数上升,APACHE II评分下降,2例行无创通气3d后改为经口气管插管.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较有创正压通气更易早期实施,能在早期改善患者低氧血症以及由低氧血症带来的一系列损害,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彭加英;李先全;范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络活喜与洛汀新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络活喜和洛汀新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所2005年1月-2008年6月门诊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络活喜联合洛汀新治疗组(I组,n=42)和单用络活喜治疗组(M组,n=40).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I组比M组的血压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总有效率90.4%,M组总有效率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心绞痛3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I组无一例发生,4例出现咳嗽.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络活喜和洛汀新联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用络活喜,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胆汁性特殊增生性胆囊炎78例临床病理分析

    胆汁性特殊增生性胆囊炎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可以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它是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病理变化以增生为主,伴有黄色肉芽肿形成、重度增生性纤维化、以及泡沫状组织细胞为特征的炎性病变.但因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易与癌瘤相混淆,病理形态学虽具有特征性但缺乏认识时也可能导致误诊.该病发病率低,仅占胆囊炎症性疾病的0.7%~13.2%,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男女比例不一,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现收集中心医院从1988年8月-2008年8月术后病理诊断78例,结合临床及病历资料作一简要讨论.

    作者:王军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口服拉西地平4~8mg/次,连续4~8周,测量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4周后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2%.结论:拉西地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病例中,有明确诱因如受凉致呼吸道感染加重、剧烈咳嗽及用力大便56例(占87.5%),缓慢起病16例(占25.0%).确诊60例,误诊4例.类型:交通型20例(占31.3%),张力型34例(占53.1%),双侧气胸发病10例(占15.6%).经治疗后治愈60例(占93.8%),死亡4例(占6.2%).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作者:于晓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组间对照和术前对照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访视等;心理干预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院时焦虑值: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焦虑值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入院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干预组血压、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医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易建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