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静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常见的疾病.美国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病人,超过65岁的老年人>60%,其死亡率>80%.老年ACS病变较复杂,危险因素多,首发症状常不典型,因此要掌握老年ACS的临床特点,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改善老年ACS的预后.我院自2002-2007年收治了72例老年AC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汤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状况,为加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250名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抗挫折能力平均得分为(17.13±3.54)分,其中所得总分在19分以上98人,占39.5%;9~18分144人,占58.1%;8分以下6人,占2.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住地医学生之间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61.7%的医学生愿意参加挫折教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结论:医学生抗挫折能力尚可,大部分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对某些挫折的抵抗能力弱,同时愿意参加挫折教育活动.因此,应该加强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作者:王玲;姚超永;张丽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磁共振成像因能多方位显示椎体、椎间盘和脊髓,成为脊柱外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0月脊柱及脊髓损伤的125例患者MRI表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柴业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9年6月外伤性肠穿孔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进行一期肠修补16例,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肠吻合外置1例.术后一期愈合18例,切口感染3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肠穿孔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红星;张强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双眼红痛、视力下降外斜20d,于200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d,自觉双眼红痛、视物模糊变形,伴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头皮感觉异常,未给予治疗.于入院前1d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症状.既往体健.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四肢腱反射稍活跃,无病理征,无脑膜刺激征.头颅MRI未见异常.心率:102次/min.呈痛苦病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步态不稳.双眼球快速顺时针旋转性震颤,原位注视时右眼外斜25°.
作者:张丽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NIS)报告显示,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感染占第4位.不动杆菌属主要分为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等.而临床上不动杆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75%[1].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1月发生了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笔者通过多种措施,有效控制了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蓉;黃春霞;朱剑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红血丝) 发病原因不明确,多见于高原、寒冷地带人群;使用化学剥脱换肤后,使用化妆品不当致皮肤反复过敏者;长期外用激素类药物者,遗传或磨皮术后等.多呈线状、树枝状、蜘蛛状、星状、点状、丘疹状形态,少数患者面部皮肤局部发红、血丝不明显,通常对冷热、日光敏感,患者常有面部灼热感,且影响美观.笔者于2008年10月-2009 年5月间采用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48 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可有效地保护静脉和预防化疗药物的外渗,为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会造成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实施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徐兴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新发现的信使分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NO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临床病理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与胃肠道生理功能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NO对胃肠黏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介导胃肠黏膜损伤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笔者就NO对消化道黏膜细胞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彦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组间对照和术前对照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访视等;心理干预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院时焦虑值: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焦虑值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入院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干预组血压、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医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易建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掌握滨州市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消毒管理、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市、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2-2008年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合格率依次为67.97%、74.92%、81.78%、85.62%、84.39%、89.27%、91.06%,其中医院污水与空气合格率较低,7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37.12%和44.23%.结论: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监测力度,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严把医院消毒质量关,是提高消毒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友洲;刘静;罗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心肺复苏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情况.由于急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使初期复苏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心肺复苏的关键是能够脑复苏,而脑复苏的成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都很低[1].本文在案例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影响脑复苏的因素.
作者:玄在浩;葛伟;孙雪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常规化疗时,药物难以在肿瘤内部达到有效浓度,且药物分布全身易致系统性毒副反应.若不良反应严重时,患者因顺应性差而被迫中断化疗.故研发新型的抗肿瘤化疗药物,或改变现有化疗药物的剂型和药动学性质,以适宜的方式作用于肿瘤组织是提高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对大多实体肿瘤而言,后者显得尤为重要.阿霉素(DOX)是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可广泛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化疗.将DOX制成各种靶向制剂可达到缓释、降低给药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目的.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DOX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杨少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可无任何症状,或伴出汗、头昏眼花、哈欠、便意或失禁,血压显著下降者可出现心绞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抽搐、昏迷、死亡,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1].国内外报道发生率大约是20%~30%[2];急性肾衰患者首次诱导透析发生率为43.61%;本文就其诱因、发生机制及防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张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护理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感觉疼痛较明显的27次,占6.8%,皮下淤斑8次,占2.0%,皮下血肿15例,占3.8%.结论:注射时绷紧皮肤,垂直进针,深部注射,注射后沿进针方向迅速拔针,轻轻按压10min,可显著减少疼痛、皮下出血、淤斑、血肿发生的机会.
作者:甘喜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19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时间7~15d,平均治愈时间为10d,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王月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1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表现为肺内散在分布斑片影,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受累;3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1例表现为肺内点状、小结节状阴影;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吸收慢、迁延时间长的特点.结论: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检查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远鸿;王良永;黄祥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剖宫产术后1周左右B超检查,发现子宫切口处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团状回声,提示子宫切口血肿.14例患者经抗感染、促宫缩并辅以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血肿形成有多种原因,应用B超检查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朱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糖尿病89 例中,应用饮食控制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死亡胎儿8例,发病6例,产后绝大多数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无酮症发生.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秀伶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