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哲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口服拉西地平4~8mg/次,连续4~8周,测量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4周后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2%.结论:拉西地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4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华;叶桂兰;许晓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磁共振成像因能多方位显示椎体、椎间盘和脊髓,成为脊柱外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0月脊柱及脊髓损伤的125例患者MRI表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柴业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浅静脉留针的细菌污染情况,探讨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细菌培养结果、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送检的留置针细菌培养标本,总阳性率为20.2%,2008年阳性率明显低于2007年阳性率(χ2=7.66,P<0.01),共检出各种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41株,占51.9%;革兰阴性杆菌36株,占45.6%;真菌2株,占2.5%.留置期间套管口保护性措施不当、留置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严、导管相关感染知识缺乏等是留置针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规范置管护理和无菌操作、控制留置时间等,是减少留置针污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升芝;单玉云;倪佃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妊娠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呈增多趋势,但本病的早期诊断困难,初诊误诊率高,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部分患者以子宫切除为结局.反之,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得当,则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保留生育能力.所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作者:穆红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43膝),其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34~61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明显,诊断较明确,采取了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采取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结果:诊断明确的所有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随访长的3年,短的半年,平均约1.5年,参照叶启彬等方法对患膝进行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4%.结论: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加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严重或反复发作的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创伤小,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戴冠东;周志华;罗丽丹;丁华东;叶伟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方城镇村民被犬、猫类动物致伤及处理情况.方法:对2007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在方城镇预防接种门诊就诊的被犬、猫类动物致伤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登记.结果:共调查978例受伤者,第3季度多,有340例,占34.8%.年龄分布15岁以下儿童和青壮年为多,受伤部位以上下肢为多见,全程免疫者占97.4%,全免者未发生狂犬病.结论:受伤后伤口处理和接受免疫预防接种率均较高,显示了目前居民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较强.
作者:张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汤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采用症症相合、证病结合、病病相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等方法,使温病学中原本抽象模糊的概念、理论变为更加具体、生动,激发学生学好温病学的热情及临床运用温病理法的能力,从而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
作者:马登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新发现的信使分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NO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临床病理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与胃肠道生理功能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NO对胃肠黏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介导胃肠黏膜损伤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笔者就NO对消化道黏膜细胞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彦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9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糖尿病89 例中,应用饮食控制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死亡胎儿8例,发病6例,产后绝大多数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无酮症发生.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秀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心肺复苏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情况.由于急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使初期复苏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心肺复苏的关键是能够脑复苏,而脑复苏的成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都很低[1].本文在案例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影响脑复苏的因素.
作者:玄在浩;葛伟;孙雪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血钾过低时,心肌的兴奋性增高,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传导性降低,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而血钾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均降低或消失,易造成心肌收缩无力及传导阻滞.二尖瓣置换术后极易出现血钾异常,血钾异常时,常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软瘫,甚至心跳骤停,因此密切观察血钾变化并及时处理,是护理换瓣病人的关键.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血钾浓度应维持在4.0~5.0mmol/L之间[1].本组156例二尖瓣瓣膜置换病人均实行术后一周血钾的观察与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米非司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完成后进行子宫肌瘤体积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可将中西医结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寡糖, 也称低聚糖, 一般指由2~10 个单糖组成的聚合物,包括普通寡糖(可消化吸收) 和功能性寡糖两种.从已知常见的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到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壳寡糖等,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物质.各种报道表明,寡糖在改善脂质、降血清胆固醇,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菌群结构,改善和防止便秘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1,2].目前,寡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近年研究表明寡糖还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生、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力实现的.本文对寡糖抗肿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淑静;林慧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同病因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强心苷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组),同时按照常规治疗2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祁俊;俞学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护理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感觉疼痛较明显的27次,占6.8%,皮下淤斑8次,占2.0%,皮下血肿15例,占3.8%.结论:注射时绷紧皮肤,垂直进针,深部注射,注射后沿进针方向迅速拔针,轻轻按压10min,可显著减少疼痛、皮下出血、淤斑、血肿发生的机会.
作者:甘喜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8年6月2日21时30分,大庆市让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第四医院报告,该院急诊室有20余人就诊,疑似食物中毒,监督所立即通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赶赴医院,监督所4名监督员于21时55分赶到市第四医院进行调查.
作者:周梦;马松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护理的常见风险与对策.方法:针对ICU病房护理技能操作、护患信任、隐私、护理文书等护理环节进行风险分析.结果:发现ICU病房护理的常见风险主要存在于护理技能操作、护患信任、隐私和护理文书书写等环节中.结论:通过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完善各种操作规程;建立以人为本,互惠互信的服务意识;履行护士责任和义务,关注病人知情权;注重与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ICU病房护理的风险.
作者:饶青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掌握滨州市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消毒管理、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市、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2-2008年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合格率依次为67.97%、74.92%、81.78%、85.62%、84.39%、89.27%、91.06%,其中医院污水与空气合格率较低,7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37.12%和44.23%.结论: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监测力度,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严把医院消毒质量关,是提高消毒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友洲;刘静;罗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