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费县方城镇预防接种门诊对动物致伤人数及处理情况的调查

张超

关键词:狂犬病, 犬、猫类动物, 致伤处理,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方城镇村民被犬、猫类动物致伤及处理情况.方法:对2007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在方城镇预防接种门诊就诊的被犬、猫类动物致伤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登记.结果:共调查978例受伤者,第3季度多,有340例,占34.8%.年龄分布15岁以下儿童和青壮年为多,受伤部位以上下肢为多见,全程免疫者占97.4%,全免者未发生狂犬病.结论:受伤后伤口处理和接受免疫预防接种率均较高,显示了目前居民对狂犬病的预防意识较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某种感染,也不处在感染的潜伏期,是在住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9月1日正式颁布并施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将医院感染管理步入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一所医院的医院感染控制好与差,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医患和谐均非常重要,下面就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控制预防做一综述,旨在寻找有效的、实用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白雅玲;吴振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DOX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概述

    化疗是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常规化疗时,药物难以在肿瘤内部达到有效浓度,且药物分布全身易致系统性毒副反应.若不良反应严重时,患者因顺应性差而被迫中断化疗.故研发新型的抗肿瘤化疗药物,或改变现有化疗药物的剂型和药动学性质,以适宜的方式作用于肿瘤组织是提高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对大多实体肿瘤而言,后者显得尤为重要.阿霉素(DOX)是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可广泛用于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化疗.将DOX制成各种靶向制剂可达到缓释、降低给药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目的.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DOX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杨少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金属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7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者随访9~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Kuderna 评分进行评估:优3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减少软组织及骨膜剥离,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吕国庆;张天宏;杨松运;彭笳宸;吴术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无复发.结论: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及B超检查等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慎重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防止复发.

    作者:高雅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采取组间对照和术前对照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访视等;心理干预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随后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的焦虑值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入院时焦虑值: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焦虑值 :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比较,入院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干预组血压、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医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易建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50例胃癌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能全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管道不畅.50例患者无一例放弃肠内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汤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滨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掌握滨州市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消毒管理、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市、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2-2008年市、县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合格率依次为67.97%、74.92%、81.78%、85.62%、84.39%、89.27%、91.06%,其中医院污水与空气合格率较低,7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37.12%和44.23%.结论: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监测力度,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严把医院消毒质量关,是提高消毒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友洲;刘静;罗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血中BNP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后其血中B型钠利尿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用ARCHITECTI 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2008年6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中BNP的质量浓度及用PHILLIPSIE3S型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BNP的质量浓度在接受PCI与未接受PCI的患者早期第1天、第2天内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第3天、第7天,PCI组明显低于未PCI组(P<0.05).1周左右的EDV、ESV值在PCI组明显低于非PCI组(P<0.05),但两组间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第3、7天的BNP质量浓度,进而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左室重塑.

    作者:律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臀皮瓣联合臀大肌皮瓣修复1例截瘫并发压疮患者的护理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于床褥与骨隆突之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坏死,称为压疮[1].我科于2009年6月收治了1例截瘫并发压疮感染的患者,骶尾部6cm×8cm及右侧髂嵴3cm×4cmⅢ°压疮,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褥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钰;王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9年6月外伤性肠穿孔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进行一期肠修补16例,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肠吻合外置1例.术后一期愈合18例,切口感染3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肠穿孔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红星;张强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液0.6~0.8mg·kg-1·d-1.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10~20mg·kg-1·d-1.二者均静滴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郭惠梅;谢业伟;黄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对消化道黏膜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新发现的信使分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NO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与临床病理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与胃肠道生理功能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NO对胃肠黏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介导胃肠黏膜损伤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细胞毒性作用.笔者就NO对消化道黏膜细胞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彦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比较利用抗HCV和RT-PCR方法检测HCV-RNA阳性率的差别.方法:对2000-2008年间的150例血透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于血透前后检测抗HCV,采用RT-PCR方法检测HCV-RNA,对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透前抗HCV 检测阳性率为8%,HCV-RNA检测阳性率10%;血液透析后抗HCV阳性率为19.57%,HCV-RNA检测阳性率28.15%.血液透析年限<4年者,抗HCV阳性率为20.45%,HCV-RNA检测阳性率28.41%;明显低于>4年者抗HCV阳性率33.87%,HCV-RNA检测阳性率45.16%;两者间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HCV-RNA检测阳性率和抗HC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和性别抗HCV和HCV-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透患者是HCV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且感染率随血透年限的延长而增高.采用RT-PCR方法检测HCV-RNA优于检测抗HCV,可避免漏诊并能发现病情活动者.医院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盐酸氟桂嗪治疗眩晕 168例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的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的感觉[1]当由前庭系统及小脑功能障碍所致.发病率占神经科门诊患者的25%左右,国外1982年首先肯定氟桂嗪治疗眩晕的疗效[2].笔者于1989年6月-2008年12月用该药治疗眩晕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衣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8例均能显示明确的真假腔及内膜片,Ⅰ型7例,其中累及无名动脉1例;腹腔干1例,左肾动脉1例;Ⅱ型2例,无名动脉受累1例;Ⅲ型9例,其中累及左锁骨下动脉1例 ,腹腔干1例;假腔被血栓充填为动脉壁内血肿1例;18例中有15例可见到明确的初始破口.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破口位置、瓣膜情况,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徐春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下肢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下肢手术患者常常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而需要镇痛治疗.而下肢手术大多数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可采取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对62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伦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癌病例的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表现.方法: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本院经超声检查胆囊癌31例,常规检查日早晨空腹检查,二维超声发现胆囊癌声像图改变时,再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结果:依二维超声将胆囊癌分为五型:实块型、蕈伞型、厚壁型、息肉型和混合型,其中29例均显示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阳性率93.5%.结论:彩色多普勒与二维超声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吴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的关节镜下治疗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43膝),其中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34~61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明显,诊断较明确,采取了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采取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结果:诊断明确的所有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随访长的3年,短的半年,平均约1.5年,参照叶启彬等方法对患膝进行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4%.结论: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外侧支持带松解(部分患者加软骨病灶微骨折术)治疗严重或反复发作的髌骨外侧压迫综合征,创伤小,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戴冠东;周志华;罗丽丹;丁华东;叶伟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母体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26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分为治疗满意组及治疗不满意组,对比两组母体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与治疗的关系.结果:治疗不满意组母体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满意组(P<0.05),不满意组母体并发症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69%)为主,与满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胰岛素使用,加强胎心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是降低母体并发症和降低围产儿患病率的主要手段.

    作者:李会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烧伤病房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护理探讨

    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NIS)报告显示,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感染占第4位.不动杆菌属主要分为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等.而临床上不动杆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75%[1].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1月发生了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笔者通过多种措施,有效控制了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蓉;黃春霞;朱剑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