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敏
腹部闭合性创伤,一般病情较危急,常伴有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急需立即手术治疗,方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创伤是闭合性的,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手术室的护士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及手术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葛喜荣;周朋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治疗乳腺癌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但手术导致的乳房缺失、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使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生理等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围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较为理想的女性绝育方法,此法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因为切口小,切开腹膜时,如果操作不慎,或技术不熟练,可能损伤膀胱肠管、大网膜出血,以及膀胱前间隙的淤血、感染、窦道形成等.
作者:张仲文;崔秀勤;方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十二指肠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一旦发生病死率高.Thal认为十二指肠损伤中75%~80%可将创缘清创后单纯缝合治疗,仅20%~25%需其他方法治疗.
作者:高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146例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头皮针静脉输液法滴注化疗药物.结果 实验组药物渗漏率3.38%,对照组为29.72%.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通过相关因素的干预护理,大大降低了化疗病人的静脉外渗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病变的诊断率提高,腹腔镜囊切除术(LC)的开展,胆囊切除术(包括LC)在我院普外科已成为主要的手术.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行手术治疗的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致痫灶部位,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中行皮层脑电描记,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V-EEG、MRI两种检查定位结果完全一致的有21例.24例患者(92.3%)术后癫痫发作完全或部分缓解,2例患者(7.6%)无明显缓解.结论 对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及时雨;张云强;李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作者:来红霞;来洪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复习2例膀胱癌肉瘤的临床资料,2例术前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入院,B超及CT均提示膀胱占位,膀胱镜下见肿块向膀胱突出,有蒂,活检1例提示移行细胞癌2~3级,1例提示鳞状细胞癌,均行膀胱部分切除.结果 手术后病理2例均为膀胱癌肉瘤,1例癌成分为移行细胞,另一例为鳞状细胞.1例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5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另一例8个月后死于原位复发.结论 膀胱癌肉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极高,术前易诊治为癌而忽略肉瘤成分,愈后差.
作者:吕玉良;张再高;李家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诊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的边缘跨学科的独立学科,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全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朱彦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下腹部、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等各种手术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本文仅对近几年来的肥胖以及手术难度较大的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瑞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早期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转子间各型骨折78例,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延迟负重.结果 随访72例(92.3%).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术中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1倒术后5 d突发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无感染,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按黄公怡功能标准评定:优64例(88.9%),良5例(6.9%),可2例(2.9%),差1例(1.4%).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和转子间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早期手术,适时锻炼,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残率.
作者:王建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我国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妇女大约有1.3万人[2].我科自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18例,手术治疗107例,由于治疗合理,护理精心,均取得成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病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7例残余胆囊合并胆系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大多数病例术前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17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是惟一治疗手段;首次手术中认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安东;李俊;施开德;利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无创治疗肿瘤的技术,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
作者:张素敏;翟晓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拟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结果比较,经术前心理干预的患者,其术前焦虑程度、术后伤口疼痛强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均较未进行心理干预组明显改善.结论 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术后身心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郑卫红;张凤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脏组织中ICAM-1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观察缺血时间分别为15 min、30min及45min的三组大鼠肝脏于再灌注60min时ICAM-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三组肝脏缺血前及缺血末组织内仅有少量ICAM-1mRNA表达于肝细胞,但于再灌注60 min时,ICAM-1mRNA表达程度则显著增强,且缺血时间越长的肝脏,其表达强度越高.结论 肝脏的缺血能明显诱导再灌注期间肝细胞表达ICAM-1mRNA,增强肝窦内皮细胞的粘附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刘新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杜绝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在麻醉恢复室设置4个复苏单元,配置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2名临时护士专职护理麻醉恢复期患者.结果 对508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25例次.结论 PACU有效动作和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分工协作为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