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损伤单纯修补19例治疗体会

高强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单纯修补, 十二指肠瘘, 治疗, 单纯缝合, 病死率, 生理, 解剖, 方法
摘要:十二指肠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一旦发生病死率高.Thal认为十二指肠损伤中75%~80%可将创缘清创后单纯缝合治疗,仅20%~25%需其他方法治疗.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肾联合移植术的麻醉管理(附1例报告)

    胰腺联合移植术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此类病人病情复杂,均有糖尿病伴尿毒症、高血压及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失调,麻醉管理较为困难.

    作者:魏金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6例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病人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病人麻醉后MAP、HR相对平稳;B组病人麻醉后MAP下降(P<0.05)、HR减慢(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较重,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 min均低于基础值.B组麻醉后亦有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注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病人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素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5).结论 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快等优点,且避免了由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注意呼吸的管理.

    作者:杨玲玲;程静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治疗

    目的 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年9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患者,对4例于肺动脉起始部结扎左冠状动脉,5例于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Takeuchi术),合并的心脏畸形同时予以纠治.结果 全组9例术后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Ⅰ级.结论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畸形一旦确诊,主张手术治疗.

    作者:宋庭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胸外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的诊断和抢救治疗方法.方法 对186例重症胸外伤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症胸外伤的诊治经验.结果 本组186例,治愈17例,治愈率93.5%,死亡12例,病死率6.5%.其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并发休克、呼吸衰竭死亡2例,心脏大血管损伤死亡2例,胸外伤合并重症颅脑损伤死亡5例,胸腹联合伤死亡3例.结论 重症胸外伤往往伴有失血性休克及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及时、有效、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庞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4例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64例老年病人安全通过手术关,治愈出院.结论 围术期科学精心地护理避免术后并发症,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谢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燃放鞭炮致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佳护理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挽救视力.方法 对63例(70眼)外伤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1例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了眼球.结论 鞭炮爆炸所致眼外伤严重而复杂,且以儿童居多,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密切配合,能促使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和患者早日康复.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作者:顾灵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60例

    目的 探讨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盆部腹扭外软组织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大 40 cm×35 cm×30 cm,受累脏器包括髂血管、直肠、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盆壁骨骼肌肉神经等.常见病理类型为畸胎瘤及神经鞘瘤.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包块、疼痛、排便排尿困难、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腹部及肛门指诊扪及肿块者分别为39例及44例.B超、CT、MRI检查发现盆部肿块百分比为98%、100%、100%,60例患者共行81例次手术,肿瘤全切除率86.7%.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7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本组死亡2例,1例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例因原发性糖尿病并发重症酮症酸中毒死亡.并发症发生率11.7%.结论 盆部腹膜外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盆腔腹膜外任何部位,可累及盆内任何脏器及盆壁结构,必要时需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恶性肿瘤者施行放化疗要选择时机和疗程.

    作者:韩献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外科围术期658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普外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普外科691份病例,做回顾调查.结果 普外科691份病例中,65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22%.结论 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存在疗程长、用药起点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等问题,应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行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王雷;刘洁;周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大限度的保护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管理对策,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方法 对80名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结果 无论在手术室工作时间长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认识不足及恐惧.结论 加强对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的防护管理,对预防手术护士职业性危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沈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医院感染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耽误放化疗时机,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收治各系统肿瘤患者,以肺癌、食管癌、贲门癌为主.为了减少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将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荣;田万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

    头先露不能以枕前位分娩者,称胎头位置异常,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高,处理不当时,对母婴危害极大,现分析我院192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探讨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凌云;刘培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5例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75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52例行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21例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保守治疗.结果 71例存活,死亡4例,存活71例中植物生存5例、偏瘫9例、57例完全恢复或中残.结论 除脑疝晚期,已处濒死状态患者外,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早期快速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疗效确切.

    作者:余少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拔针后止血方法的探讨

    目的 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80例894例次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止血效果.结果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明显优于按压15 min后沙袋压迫止血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血肿(P<0.01).结论 压球按压15 min后绷带加压包扎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法.

    作者:陈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扩张治疗膀胱结石

    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采取微创的方法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治疗膀胱结石2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通过B超、立体小骨盆X线平片、膀胱镜确诊.

    作者:白龙伟;祖林先;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女病人导尿中常见问题及其护理

    导尿术是临床上危重、昏迷、盆腔手术及高龄伴有尿失禁、尿潴留病人常用的方法之一.而高龄女病人因其生理、病理原因,可使插管成功率下降.故有必要对高龄女病人导尿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临床上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比较常见,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收治乳头溢液患者128例,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5岁.

    作者:高峰;霍彦平;吴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例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阑尾在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回盲肠可游离移位对回盲肠进行松解移位,保留阑尾动、静脉,进行较远距离阑尾移位行阑尾输尿管吻合术,代替输尿管缺损.结果 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5 cm,1例中下段输尿管缺损8 cm,经阑尾代输尿管吻合术,均恢复顺利,未出现尿瘘、输尿管吻合口狭窄、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蒂阑尾移植用于修补输尿管中下段缺损操作简便,不需血管吻合,效果良好.

    作者:陈辉;程晓燕;程文龙;孟博;李炳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肥胖及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的体会

    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下腹部、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等各种手术均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本文仅对近几年来的肥胖以及手术难度较大的巨大子宫肌瘤全切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瑞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孕中晚期羊水过少45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

    作者:康丽宏;蔡集会;刘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