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书庆;侯荣山
目的 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0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35例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保守治疗2例,胸腔闭式引流18例,开胸手术治疗15例.治愈33例,死亡2例,治愈率94%.结论 提高对自发性血气胸的认识,做出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杨宁伟;郑成德;丁仓武;张玉德;王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可持续输注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是目前公认的、惟一经过美国FDA认证,用于评价镇静和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1].
作者:高莲红;吕清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体-肺动脉分流术的手术方式,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对10例伴有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者施行了体-肺动脉分流术,6例手术为右锁骨下动脉与右肺动脉吻合术,3例行升主动脉和右肺动脉人工血管连接术,1例3个月行中心分流术.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右上臂无缺血及运动障碍.末梢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0±11)%上升至术后的(90±3)%.紫绀显著减轻,活动耐力明显增强,能从事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2例.Mc Goon指数由术前的0.91±0.15增至术后的1.15±0.20.Na Kata指数由术前的(92±41)mm2/m2增至术后的(121±38)mm2/m2.结论 体-肺动脉分流术是治疗伴有室间隔缺损且左右肺动脉发育较差的肺动脉闭锁的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手术.
作者:王建伟;徐宏耀;王平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儿外科如脑外科的轻度外伤、普外科的腹痛等病情较轻、或诊断不明确、或家长拒绝住院的患儿需留院观察.自2003年至今,我科对留观患儿实施了良好的护理管理,效果满意.
作者:袁维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普通外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导致复杂严重的腹腔内脏器损伤,早期症状和体征有时不明显、病情急、变化快;重者因内脏破裂致失血性休克,诊断不及时,措施不当,病死率较高.现将其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闫保功;苏如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病变的诊断率提高,腹腔镜囊切除术(LC)的开展,胆囊切除术(包括LC)在我院普外科已成为主要的手术.
作者:张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17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检查17例患者中2例(11.76%)诊断为输卵管癌,17例患者均例行盆腔检查,其中4例(23.52%)诊断为输卵管癌,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准确率达到37.84%.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正确率已有所提高,但远不理想,尚需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术前诊断问题.
作者:付钢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要求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80例静脉推注异丙酚20 mg/kg为观察组,并与自愿要求无麻醉手术的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为100%,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宫口松弛十分明显,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无体内蓄积现象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培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先天性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它严重影响了患者哺乳、饮食、发育、美观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目前手术治疗是惟一的选择,手术效果的好坏,术前、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从1998年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唇裂患者760例,护理效果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颅内动脉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损伤、血管痉挛、高颅压、脑积水,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58例,其中手术治疗26例,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各类宫腔镜手术85例.其中单纯息肉切除25例,息肉切除+子宫内膜切除术41例,息肉切除+浅层内膜切除术17例,息肉切除+内膜剥除术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 57例月经紊乱者术后闭经14例,点滴出血16例,月经减少27例.34例中、重度贫血患者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16例痛经患者术后7例症状消失,7例缓解,2例加重,6例不孕者4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月经改善满意率达94.12%.无生育要求者,息肉切除同时应行子宫内膜电切术,可避免复发,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可行浅层内膜切除术.绝经后患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术,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应行子宫内膜剥除术.
作者:朱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瑞吉贴膜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疼痛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解2005年2月以来用多瑞吉贴膜治疗晚期癌性疼痛37例的护理.结果 37例患者用药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维持时间39~72 h,平均维持时间63.2 h.结论 多瑞吉贴膜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马继红;屈清荣;王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19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概括.结果 该组19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住院时间16.6~27.4 d,平均21.5 d,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采取严密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如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各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营养的护理、心理护理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爱兰;高丽英;戚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肛瘘主要的成因.然而在临床实际诊治中,深部脓肿的诊断和治疗往往令许多医生感到棘手,除了对深部脓肿所处的局部解剖不是十分熟悉外,在手术过程中对脓肿的定位和处理常常遇到困难,甚至对于多年肛肠专业的医生也常有找不到脓腔的尴尬,由于相当一部分深部脓肿活动度较大,常出现术前穿刺有脓,但切开组织后又找不到脓腔的情况.
作者:田新;王忠振;申幸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三踝骨折是髁关节常见的严重复杂性损伤,手法整复疗效常不满意,预后差,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7月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三踝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建锋;田相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病人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病人麻醉后MAP、HR相对平稳;B组病人麻醉后MAP下降(P<0.05)、HR减慢(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较重,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 min均低于基础值.B组麻醉后亦有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注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病人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素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0.05或P<0.05).结论 非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清醒快等优点,且避免了由气管插管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注意呼吸的管理.
作者:杨玲玲;程静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使我国纯母乳喂养达80%,我院自2006年2月至12月,为196例乳头凹陷的产妇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叉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应用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肱骨干骨折不愈合.术中取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 11例经过12~20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骨髓炎的发生.结论 分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有效控制不良的剪应力,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中,能大限度的提供固定的牢固程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孙秋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76例大肠癌急性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病例完全治愈62例,6例因癌肿浸润周围脏器及大血管无法切除而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4例因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同样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另1例因术中麻醉效果差影响操作而行病灶切除、近端结肠单腔造口术,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家属放弃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完全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二次手术带给的病人的痛苦,术后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
作者:张军帅;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股骨干骨折为常见骨折,疗效较为肯定.但其骨折不愈合的病例屡被报道[1].一旦发生骨折不愈合则治疗颇为困难,故分析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正辉;张福华;刘洪胜;郭建;张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