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胎骨残留临床分析

任利军

关键词:宫腔异物, 胎骨残留, 吸宫不全, 胎盘残留, 流产术后, 流血时间, 继发不孕, 宫腔镜下, 清宫术, 宫腔内, 妇产科, 并发症, 诊治, 胎儿, 人工, 监测, 患者, 超探
摘要:吸宫不全是人工流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多为胎盘残留,而胎骨残留较少见,患者常因术后流血时间长或继发不孕而就诊.我院妇产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共诊治宫腔内胎骨残留13例,均经阴超探察发现宫腔异物,后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或宫腔镜下取出胎儿残骨而确诊,现分析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女病人导尿中常见问题及其护理

    导尿术是临床上危重、昏迷、盆腔手术及高龄伴有尿失禁、尿潴留病人常用的方法之一.而高龄女病人因其生理、病理原因,可使插管成功率下降.故有必要对高龄女病人导尿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50例的护理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无创治疗肿瘤的技术,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

    作者:张素敏;翟晓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损伤单纯修补19例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因其解剖和生理的特殊性,损伤后易发生十二指肠瘘.一旦发生病死率高.Thal认为十二指肠损伤中75%~80%可将创缘清创后单纯缝合治疗,仅20%~25%需其他方法治疗.

    作者:高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0例,经使用脊柱自动牵引康复床配合药物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336例,女164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岁.

    作者:张高廷;潘东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麻醉恢复室的建立及初步运作体会

    目的 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杜绝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在麻醉恢复室设置4个复苏单元,配置4名麻醉恢复室护士,2名临时护士专职护理麻醉恢复期患者.结果 对508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25例次.结论 PACU有效动作和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分工协作为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王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26例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腹部创伤的诊治临床资料,对腹穿、B超、CT以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在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腹部创伤患者腹穿阳性率90%,B超阳性率60.3%,CT阳性率90%,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变化阳性率95%.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腹穿是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方法.合理应用腹穿、B超、CT及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可提高腹部创伤的诊断率,为腹部创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运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膝关节小切口游离腓骨长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

    目的 探讨膝关节小切口游离腓骨长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切取长约20 cm的腓骨长肌腱;腓骨长肌腱残端与腓骨短肌腱编织缝合.将取好的腓骨长肌腱平均分为2段,标明上下段;锁边式缝合肌腱两端,重建器械建立胫骨、股骨骨隧道.将腓骨长肌腱从建好的髓道中穿出,关节内的韧带长度约为3 cm,拉紧后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8例患者,术后经12~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症状.关节功能良好,膝关节平均屈曲(124±3)°.膝关节功能评分按Lyshom评分标准评分,平均得分由术前的(6±10)分提高到术后的(80±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手术前后用16排CT对比测量足纵弓和横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小切口游离腓骨长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左立新;高雁卿;杨卫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数字化低张双对比上消化道造影术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2300例病人进行了上消化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适应证: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病变、其他与上消化道有关联的疾病.

    作者:吕贻民;韩文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的护理

    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给予化疗病人心理护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及脱发的护理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合理的护理,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病人,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洁;王雷;赵慧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扩张治疗膀胱结石

    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5年11月采取微创的方法经耻骨上膀胱穿刺治疗膀胱结石2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通过B超、立体小骨盆X线平片、膀胱镜确诊.

    作者:白龙伟;祖林先;邵怀卿;张秀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高危病人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体会

    我院近来对75岁以上同时合并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2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均顺利,现将有关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旋入式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胫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高,约占10%,其中多为双骨折,诊断虽无困难,但有些严重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治疗上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意见不尽一致[1].笔者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28例胫腓骨骨折采用旋入式髓内针内固定(胫骨),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志亮;侯软英;王素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对2000年6月到2004年6月通过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36例病例进行分析.按AO原则分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T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36例患者全部随访,功能满意32例(88.8%),可3例(8.8%),不满意1例(2.4%).结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能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大的恢复.

    作者:袁治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建钢板在三踝骨折的应用

    三踝骨折是髁关节常见的严重复杂性损伤,手法整复疗效常不满意,预后差,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7月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三踝骨折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建锋;田相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胆管炎是普外科危重症,多由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胆汁成分的改变三方面因素引起.多表现为饱餐或食高脂餐后出现右上腹突然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范围扩大.可突发伴剧烈绞痛,向右肩及右肩胛下放射,伴恶心呕吐,重者高热、脉速、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

    作者:李九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喉鳞癌组织中p5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因p53与bcl-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10例喉鳞癌标本及20例正常黏膜中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 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p53及bcl-2,它们在喉鳞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62.7%和47.3%,p5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bcl-2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53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bcl-2关系密切,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刘善廷;赵铭;孟昭忠;娄卫华;桑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诊治分析

    临床上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比较常见,我院自1999年至2006年收治乳头溢液患者128例,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5岁.

    作者:高峰;霍彦平;吴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 研究和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6例患儿,2~16岁,采用Boyd切口显露桡骨小头肱桡关节及尺骨上段,在骨折成角顶部行斜形或楔形型截骨,桡骨小头解剖复位,行尺骨内固定,从肱三头肌腱的外侧游离长8 cm、宽1 cm的腱性部分重建环状韧带,石膏固定4~6周.结果 术后随访0.5~1.5年,优75%,良18.7%,可9.1%,优良率93.7%.结论 尺骨截骨延长,同时用肱三头肌腱重建环状韧带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破裂大量出血1例诊疗体会

    肝破裂一般发病急,损伤范围广,对病人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术前诊断,抢救休克,术中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桂敏;姚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