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民
目的:对比垂体瘤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选用近5年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60例病例,及2002年前的经颅手术的30例垂体瘤病例多项作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对比:视力改善率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日、全切除数、激素改变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病人易接受,术后效果好等优点.蝶窦发育差及蝶窦炎症的病人适合开颅手术.
作者:田素臣;LIU Lianyi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立止血是一种为促进凝血酶形成激活血小板功能的一种止血药,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在我科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临床罕见过敏反应,药品使用说明书不要求做皮肤过敏试验.我科曾在2007年收了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静脉注射立止血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经及时抢救和护理病情稳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崇武;张先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简称SSSS.我院2003~2007年共收治22例此病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文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一直以来,血管紧张素拮抗剂ARB往往应用于临床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根据作用部位不同分为ACEI,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几种,相比而言,ARB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而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的ARB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并有抑制左室肥厚保护肾脏等重要作用.现将厄贝沙坦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做一综述.
作者:江培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显微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间在我单位施行输卵管吻合术的167例妇女的妊娠情况.结果:167例受术者,妊娠158例,其中异位妊娠1例,自然流产8例,总妊娠率94.6%.吻合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84.5%,银夹和抽芯埋法绝育法,吻合后妊娠显著高于潘氏法(P<0.05),输卵管端端吻合,以峡部-峡部、壶腹部-壶腹部妊娠率显著高于其它几种部位的吻合(P<0.05),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小于5cm者,妊娠率明显低于大于5cm者(P<0.05).结论: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抗纤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预后监测及疗效追踪的一项有用的检测指标.
作者:蔡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甲状腺癌经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骨转移灶摄碘能力低下,予口服ATRA 6~8周.比较ATRA治疗前后病灶摄碘的变化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将碘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碘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结果:22例患者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较治疗无效组增高明显.结论;ATRA治疗能恢复或增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
作者:张兰胜;CHEN Dongbo;王旭波;张世强;何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甲壳低聚糖硒的合成并初步探讨其降糖效果.方法:以甲壳低聚糖与亚硒酸反应络合成甲壳低聚糖硒,并对该络合物的稳定性及硒含量进行检测;以20μg·kg-1·d-1体重剂量硒的甲壳低聚糖硒灌胃,观察其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结果:甲壳低聚糖硒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硒离子,表明硒元素与甲壳低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甲壳低聚糖硒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结论:甲壳低聚糖与硒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并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作者:方敏;WANG Jike;曹朝晖;李邦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呃逆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多见于神经外科、普外科及胸外科的患者中.笔者在神经外科及急诊科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并发呃逆的患者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综合防治措施对血脂异常的有效性.方法:对214例血脂异常患者进行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血脂异常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viour,KAB)的变化和血脂控制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血脂异常患者对血脂异常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B)有明显改变,对血脂异常的危害和防治等卫生知识的认识水平有了提高,限制高脂食物、进行适当的锻炼等饮食生活方式得到一定改善,血脂异常得到控制的人数明显上升(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王兆为;XU Lingling;黄中华;余杰彬;欧阳间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循证护理学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用的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1].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坏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肿胀和局部组织坏死,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许多并发症而影响正常留置和应用.
作者:王秀兰;李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及肝硬化血小板的功能状态.方法:应用ELISA定量检测GMP140、PA,IgG.A.M、PLT、MPV、FN七项指标在各组患者血中含量.结果:各项指标均有较好的变化规律,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增加,血小板数减少,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大等.结论:若能动态监测,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佃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方法:1998年6月~2007年10月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常规分析、尿液分析、血浆肌酐(Scr)和肝功能测定结果.结果: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22%)较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12%)明显偏高,病死率与原发病性质、Scr浓度、Hb浓度、年龄等有关.结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及时测定肾功能,早期诊断,动态观察肾功的变化,合理治疗,可以防止不可逆性肾损害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作者:张兴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和高境界,本文从创新和创新教育内涵出发,提出了寓创新教育于生物学教学之中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作者:骆相伟;黄翔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彼洛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晨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12.5mg晨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肌肥厚状况、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71例坚持服用24周以上,其中观察组35例,有效率91.4%(32/35),22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36例,有效率69.4%(25/36),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20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元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晕、头痛和面红,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以协助逆转心肌肥厚.
作者:渠哲;梁荣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喜疗妥乳膏外用合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预防长春瑞宾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60例次应用长春瑞宾(NVB)化疗患者,NVB化疗前后给予DXM,NVB后立即用喜疗妥乳膏涂敷于穿刺静脉的周围皮肤,每天2~3次,连用3d.结果:治疗组60例次,发生静脉炎4例次,发生率为6.6%(4/60),常规组34例次,发生静脉炎11例次,发生率为32.4%(11/34).结论:喜疗妥乳膏外用合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预防长春瑞宾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确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姚晓群;申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由于人工流产术时会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给受术者造成很大痛苦,因此无痛人工流产引起了麻醉工作者的重视并受到患者的欢迎.人工流产的麻醉随着麻醉学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医学设备、新药物的临床使用有了新的进展.现就人工流产术麻醉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穆春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BPM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标准、方法及效果的病例分析.BPM红外光是通过光辐射的效应使局部病变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的一系列反应,从而使周边新生鳞状上皮细胞修复创面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一种新的物理方法.现将我院从2005~2006年以来随访的红外光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娟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是临床的急症,出血之后判断真、假性瘤腔对于治疗非常重要,笔者收集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DSA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要求报告如下.
作者:许东;陈崇伦;刘兴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改进水肿教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在输入任氏液复制出蟾蜍下肢水肿的基础上,两组实验标本分别继续输入蒸馏水和任氏液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观察标本重量及外观的变化,并与输入20%葡萄糖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标本输入任氏液后重量均增加;继续输入蒸馏水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继续增加;而继续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呈减轻的变化;标本外观的变化表现为水肿的蟾蜍下肢标本肿胀,皮肤发白发亮,出现脱水的蟾蜍下肢标本出现皱缩,与对照组相同.结论: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可以获得与输入20%葡萄糖溶液相同的脱水效果,实验设计更趋合理.
作者:叶静;邸红军;沈炳玲;刘欣;陈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