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新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DVT)病人的辨体质施护.方法:对我科从2007年1月~10月所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再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出问卷总共30份,通过与医生综合评估,评出瘀血质比例高,占60%.结论:通过对18位瘀血质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施治,辨体质施护,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有效减轻病人痛苦,融洽了医护、医患关系,更加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我科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谭萍;夏文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BPM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标准、方法及效果的病例分析.BPM红外光是通过光辐射的效应使局部病变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的一系列反应,从而使周边新生鳞状上皮细胞修复创面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一种新的物理方法.现将我院从2005~2006年以来随访的红外光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娟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呃逆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多见于神经外科、普外科及胸外科的患者中.笔者在神经外科及急诊科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并发呃逆的患者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产科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病理过程,是凝血机制异常的综合征.产科DIC发病急,母婴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1993年7月~2000年12月间诊治的13例DI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君玲;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简称SSSS.我院2003~2007年共收治22例此病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文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治疗前色素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曲安奈德0.3ml球结膜下注射,每半月1次,多注射3次.结果:治疗78例89只眼,治愈68例79只眼(88.8%),好转8例8只眼(9.0%),未愈2例2只眼(2.2%),无停药反跳现象及全身副作用.结论:曲安奈德结膜下注射治疗前色素膜炎效果好,可明显减少治疗次数,防止激素反跳现象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和眼部并发症.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循证护理学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将可用的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三个基本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1].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坏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肿胀和局部组织坏死,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许多并发症而影响正常留置和应用.
作者:王秀兰;李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急性尿路感染数天来我处就诊,给予联合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73018)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浙江济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82211)进行治疗,在为患者更换液体时发现,当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续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时,则输液管内出现白色絮状物,立即关闭开关,重新更换输液管后,此种情况消失.避免了输液反应发生.考虑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氟罗沙星之间存在明显的配伍禁忌.
作者:罗永祥;罗怀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甘草水提物(AG)的抗诱变作用.方法:观察黄芪甘草永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的影响.结果:黄芪甘草水提物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促进溶血索及溶血空斑形成,并显著对抗由环磷酰胺造成的诱变损伤.结论:黄芪甘草水提物有显著的抗诱变作用.
作者:丁淑芹;JIN Ronghua;孙焕芹;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及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在颌骨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埋伏牙患者行CT检查,部分进行三维重建及多层面重建.结果:CT能清晰显示颌骨埋伏牙的形态、唇腭侧位置及牙列、邻牙关系.结论:CT是显示颌骨内埋伏牙形态的影像新技术.
作者:王志民;高万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梗阻性黄疽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症[1],常继发于肝胆胰的结石或肿瘤.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可造成肝细胞损害,肾小管坏死等并发症,以及梗阻性黄疸术后可能发生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前、术后做好护肝、减黄,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2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苟娟;段其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医院门把手由于使用率较高,与病人、医护人员及陪护探视者的接触关系密切,其细菌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其污染引起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间的交叉感染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医院病区门把手的实际污染情况,笔者对某医院病区门把手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并探讨了有效的消毒方法.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梅;黄宏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32例妊高征患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自然分娩27例,母婴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55.56%;引产29例,母婴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7.59%;剖宫产76例,母婴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2.63%.结论: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引起呼吸障碍的病因,只能改善肺功能,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所以,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维持适当的通气时,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撤机,以避免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院ICI病房2000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治疗的患者576例,通过我们积极的护理配合以协助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7例因特殊原因撤机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撤机,转回病房,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淑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6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使用电刀、遗留死腔、大块结扎、暴力牵拉、切口污染、肥胖、糖尿病等有关,本组综合治疗后全部愈合.住院短7d,长36d,平均14d.结论:为降低发生率,其对策是以预防为主,术中尽量控制以上相关因素.一旦发生,应尽早引流切口,拆除皮肤及暴露于切口内的缝线,清除切口内坏死组织,同时预防感染,待引流物减少后,应用胰岛素换药,待其自然愈合或Ⅱ期愈合.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抗纤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急性重症胰腺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急性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密切相关,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预后监测及疗效追踪的一项有用的检测指标.
作者:蔡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于光源的发展和光疗使用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随着高科技发展,光疗方法有双面蓝光箱、单面蓝光箱、光纤毯、蓝光毯、蓝光床、蓝光发光二极管等.临床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要掌握光疗指征,选择光疗方式.学者一致认为采用双面蓝光箱效果比单面蓝光箱效果好,蓝光箱比蓝光毯光疗效果好,而蓝光加绿光照射效果又佳.因此,为了提高光疗效果,避免减少光疗副作用,必须做好光疗前准备,如皮肤清洁、外生殖器及眼睛保护等.
作者:罗秀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改进水肿教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在输入任氏液复制出蟾蜍下肢水肿的基础上,两组实验标本分别继续输入蒸馏水和任氏液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观察标本重量及外观的变化,并与输入20%葡萄糖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标本输入任氏液后重量均增加;继续输入蒸馏水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继续增加;而继续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呈减轻的变化;标本外观的变化表现为水肿的蟾蜍下肢标本肿胀,皮肤发白发亮,出现脱水的蟾蜍下肢标本出现皱缩,与对照组相同.结论: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可以获得与输入20%葡萄糖溶液相同的脱水效果,实验设计更趋合理.
作者:叶静;邸红军;沈炳玲;刘欣;陈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透刺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透刺组采用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透刺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0.26%,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ZHANG Xingyan;江钢辉;WANG Kongzhi;赵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霉索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红霉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护理.结果:20例均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红霉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6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操作困难且易引起并发症,应采用红霉索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肠绞窄.
作者:李呈莫;房敏;张景嫦;谢海鹰;张红第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