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萍;夏文雯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代谢综合征中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代谢综合征中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非诺贝特0.1g/次,2次/d和通心络2粒/次,3次/d,对照组只口服非诺贝特0.1g/次,3次/d应用治疗8周,用药前后分组检测血脂指标,采用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治疗组中血脂较前下降,甘油三酯下降显著(P<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通心络联合非诺贝特治疗代谢综合征中血脂异常有显著疗效.
作者:徐红格;吴瑞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DVT)病人的辨体质施护.方法:对我科从2007年1月~10月所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再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出问卷总共30份,通过与医生综合评估,评出瘀血质比例高,占60%.结论:通过对18位瘀血质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施治,辨体质施护,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有效减轻病人痛苦,融洽了医护、医患关系,更加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我科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谭萍;夏文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和高境界,本文从创新和创新教育内涵出发,提出了寓创新教育于生物学教学之中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作者:骆相伟;黄翔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改进水肿教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在输入任氏液复制出蟾蜍下肢水肿的基础上,两组实验标本分别继续输入蒸馏水和任氏液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观察标本重量及外观的变化,并与输入20%葡萄糖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标本输入任氏液后重量均增加;继续输入蒸馏水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继续增加;而继续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呈减轻的变化;标本外观的变化表现为水肿的蟾蜍下肢标本肿胀,皮肤发白发亮,出现脱水的蟾蜍下肢标本出现皱缩,与对照组相同.结论: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可以获得与输入20%葡萄糖溶液相同的脱水效果,实验设计更趋合理.
作者:叶静;邸红军;沈炳玲;刘欣;陈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于2007年5月收治1例右腿下肢静脉曲张,右小腿慢性溃疡25年的患者,经门诊换药处理,伤口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及肝硬化血小板的功能状态.方法:应用ELISA定量检测GMP140、PA,IgG.A.M、PLT、MPV、FN七项指标在各组患者血中含量.结果:各项指标均有较好的变化规律,如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增加,血小板数减少,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大等.结论:若能动态监测,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佃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及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在颌骨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埋伏牙患者行CT检查,部分进行三维重建及多层面重建.结果:CT能清晰显示颌骨埋伏牙的形态、唇腭侧位置及牙列、邻牙关系.结论:CT是显示颌骨内埋伏牙形态的影像新技术.
作者:王志民;高万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对4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取消创、骨折复位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然后采用植皮覆盖创面.结果:植皮一期成活大于90%34例,大于85%7例,截肢1例.结论: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具有创伤大、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和截肢率高的特点.早期积极纠正休克,处理并发症,选用适当的植皮方法,是有效保存肢体,使肢体获得大程度恢复的关键.
作者:王永;吕守正;辛国臣;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2008年1月23日,我院2名患者在静点完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薄芝糖肽注射液后5~10min,出现寒战,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经调查是静点薄芝糖肽注射液发生了过敏性反应.
作者:刘淑梅;刘丽华;贾季梅;王凤荣;郭志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喜疗妥乳膏外用合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预防长春瑞宾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60例次应用长春瑞宾(NVB)化疗患者,NVB化疗前后给予DXM,NVB后立即用喜疗妥乳膏涂敷于穿刺静脉的周围皮肤,每天2~3次,连用3d.结果:治疗组60例次,发生静脉炎4例次,发生率为6.6%(4/60),常规组34例次,发生静脉炎11例次,发生率为32.4%(11/34).结论:喜疗妥乳膏外用合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预防长春瑞宾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确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姚晓群;申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显微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间在我单位施行输卵管吻合术的167例妇女的妊娠情况.结果:167例受术者,妊娠158例,其中异位妊娠1例,自然流产8例,总妊娠率94.6%.吻合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84.5%,银夹和抽芯埋法绝育法,吻合后妊娠显著高于潘氏法(P<0.05),输卵管端端吻合,以峡部-峡部、壶腹部-壶腹部妊娠率显著高于其它几种部位的吻合(P<0.05),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小于5cm者,妊娠率明显低于大于5cm者(P<0.05).结论: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病理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2007年12例的病例资料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本组1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3例为分叶状纤维腺瘤,5例为向管性纤维腺瘤,4例为巨纤维腺瘤伴间质细胞增生明显,随访1~6年均无转移与复发.结论: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痼,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处理方法有特殊性,掌握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的病理特性,区别其它乳腺肿瘤,避免误诊,对其临床外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陈光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hepatitis)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1].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品使用品种及剂量的增加,药物性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侯鹏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透刺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透刺组采用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透刺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0.26%,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ZHANG Xingyan;江钢辉;WANG Kongzhi;赵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适应症.方法:对121例儿童扁桃体及(或)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相关症状、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呼吸道症状和其他并发症的缓解率达到85.4%~100%,患儿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窒息、惊醒等症状消失,体重普遍增加,学习成绩提高.结论: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如出现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常规扁桃体切除及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是目前治疗儿童OSAHS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SHEN Li;董晶;XU Kongchang;李界文;阮静;温文艳;刘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呃逆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多见于神经外科、普外科及胸外科的患者中.笔者在神经外科及急诊科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并发呃逆的患者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引起呼吸障碍的病因,只能改善肺功能,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所以,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维持适当的通气时,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撤机,以避免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院ICI病房2000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治疗的患者576例,通过我们积极的护理配合以协助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7例因特殊原因撤机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撤机,转回病房,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淑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6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年龄、性别、使用电刀、遗留死腔、大块结扎、暴力牵拉、切口污染、肥胖、糖尿病等有关,本组综合治疗后全部愈合.住院短7d,长36d,平均14d.结论:为降低发生率,其对策是以预防为主,术中尽量控制以上相关因素.一旦发生,应尽早引流切口,拆除皮肤及暴露于切口内的缝线,清除切口内坏死组织,同时预防感染,待引流物减少后,应用胰岛素换药,待其自然愈合或Ⅱ期愈合.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病机理未明,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用针灸治疗有良效,但针灸难为患儿所接受,现对我院用消炎痛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欢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彼洛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晨服,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12.5mg晨服,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肌肥厚状况、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71例坚持服用24周以上,其中观察组35例,有效率91.4%(32/35),22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36例,有效率69.4%(25/36),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20例伴有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元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晕、头痛和面红,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且可以协助逆转心肌肥厚.
作者:渠哲;梁荣钧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