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糖酸红霉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

李呈莫;房敏;张景嫦;谢海鹰;张红第

关键词:红霉素, 炎性肠梗阻,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索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红霉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护理.结果:20例均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红霉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6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操作困难且易引起并发症,应采用红霉索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肠绞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急性DIC的观察与处理

    产科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病理过程,是凝血机制异常的综合征.产科DIC发病急,母婴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1993年7月~2000年12月间诊治的13例DIC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卞君玲;王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PM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81例疗效观察

    BPM红外光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标准、方法及效果的病例分析.BPM红外光是通过光辐射的效应使局部病变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的一系列反应,从而使周边新生鳞状上皮细胞修复创面达到治愈的目的.是一种新的物理方法.现将我院从2005~2006年以来随访的红外光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娟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析厄贝沙坦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一直以来,血管紧张素拮抗剂ARB往往应用于临床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根据作用部位不同分为ACEI,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几种,相比而言,ARB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而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的ARB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并有抑制左室肥厚保护肾脏等重要作用.现将厄贝沙坦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做一综述.

    作者:江培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探讨蟾蜍下肢水肿教学实验设计的改进

    目的:探索改进水肿教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在输入任氏液复制出蟾蜍下肢水肿的基础上,两组实验标本分别继续输入蒸馏水和任氏液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观察标本重量及外观的变化,并与输入20%葡萄糖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标本输入任氏液后重量均增加;继续输入蒸馏水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继续增加;而继续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的标本,重量呈减轻的变化;标本外观的变化表现为水肿的蟾蜍下肢标本肿胀,皮肤发白发亮,出现脱水的蟾蜍下肢标本出现皱缩,与对照组相同.结论:输入任氏液配制的BSA溶液可以获得与输入20%葡萄糖溶液相同的脱水效果,实验设计更趋合理.

    作者:叶静;邸红军;沈炳玲;刘欣;陈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糖酸红霉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红霉索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红霉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护理.结果:20例均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红霉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6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操作困难且易引起并发症,应采用红霉索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肠绞窄.

    作者:李呈莫;房敏;张景嫦;谢海鹰;张红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药物性肝炎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炎(drug-induced hepatitis)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1].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药品使用品种及剂量的增加,药物性肝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侯鹏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度妊高征分娩方式132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32例妊高征患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自然分娩27例,母婴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55.56%;引产29例,母婴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7.59%;剖宫产76例,母婴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2.63%.结论: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方法:1998年6月~2007年10月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常规分析、尿液分析、血浆肌酐(Scr)和肝功能测定结果.结果: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22%)较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12%)明显偏高,病死率与原发病性质、Scr浓度、Hb浓度、年龄等有关.结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及时测定肾功能,早期诊断,动态观察肾功的变化,合理治疗,可以防止不可逆性肾损害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作者:张兴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5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病毒性肝炎(SVH)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的以肝功能严重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其病情发展迅速,目前无特效疗法,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70%~80%[1].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于2005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如下.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ATRA诱导再分化在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甲状腺癌经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骨转移灶摄碘能力低下,予口服ATRA 6~8周.比较ATRA治疗前后病灶摄碘的变化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将碘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碘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结果:22例患者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较治疗无效组增高明显.结论;ATRA治疗能恢复或增强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

    作者:张兰胜;CHEN Dongbo;王旭波;张世强;何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内假性动脉瘤DSA的影像表现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是临床的急症,出血之后判断真、假性瘤腔对于治疗非常重要,笔者收集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DSA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要求报告如下.

    作者:许东;陈崇伦;刘兴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炎痛喷雾膜剂的抗炎机制初探

    本研究采用经皮给药途径,利用消炎痛强劲的抗炎药效,结合膜剂、喷雾剂、气雾剂、巴布贴剂的优点,制备成一种喷雾使用以后能立即形成膜的给药剂型,让其中的模型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周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构成比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构成比.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三年的高血压病患者379例,并对老年前期(45~59岁)、老年期(60~74岁)、高龄期(75岁以上)3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0岁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于50%.结论: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增加.

    作者:沙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凝法在伤寒诊断中的应用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以及甲、乙、丙三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血清学试验是诊断伤寒与副伤寒的重要指标.血培养耗时长,便培养阳性率低,肥达氏反应阳性结果出现时间较晚,特异性亦差,据报道肥达氏反应的准确性只有50%左右.美国近来已不再把它作为确诊伤寒的方法.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量快速凝集试验及协同凝集试验等诊断伤寒的检测方法相继应用于临床,但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相差很大.近笔者采用了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生产的伤寒、副伤寒血凝试剂,对52例伤寒、副伤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并于经典的肥达氏反应(试管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国;徐兴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并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56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在生理退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神经受压及椎基底动脉受压等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多表现为头、颈、肩、背及上肢的疼痛及麻木,或头痛、头晕等症状.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五个证型:(1)神经根型:表现为从颈到背到上肢的疼痛麻木,患侧颈肌紧张等.

    作者:宋美芹;蔡婕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绝育术后显微技术输卵管复通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间在我单位施行输卵管吻合术的167例妇女的妊娠情况.结果:167例受术者,妊娠158例,其中异位妊娠1例,自然流产8例,总妊娠率94.6%.吻合术后1年内妊娠率达84.5%,银夹和抽芯埋法绝育法,吻合后妊娠显著高于潘氏法(P<0.05),输卵管端端吻合,以峡部-峡部、壶腹部-壶腹部妊娠率显著高于其它几种部位的吻合(P<0.05),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小于5cm者,妊娠率明显低于大于5cm者(P<0.05).结论: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例下肢静脉曲张反复溃疡换药的体会

    我院于2007年5月收治1例右腿下肢静脉曲张,右小腿慢性溃疡25年的患者,经门诊换药处理,伤口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20救护车转诊384例救治体会

    基层医院因技术设备有限,对急重患者需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救治.我院为乡镇中心卫生院,地处三县交界处,交通便利,距就近几个县、市级医院50余公里,车程1h左右,从2004年配备120救护车至2007年12月份,共转诊救护384例,现将护送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国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的研究护理进展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于光源的发展和光疗使用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随着高科技发展,光疗方法有双面蓝光箱、单面蓝光箱、光纤毯、蓝光毯、蓝光床、蓝光发光二极管等.临床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要掌握光疗指征,选择光疗方式.学者一致认为采用双面蓝光箱效果比单面蓝光箱效果好,蓝光箱比蓝光毯光疗效果好,而蓝光加绿光照射效果又佳.因此,为了提高光疗效果,避免减少光疗副作用,必须做好光疗前准备,如皮肤清洁、外生殖器及眼睛保护等.

    作者:罗秀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曲安奈德治疗前色素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治疗前色素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曲安奈德0.3ml球结膜下注射,每半月1次,多注射3次.结果:治疗78例89只眼,治愈68例79只眼(88.8%),好转8例8只眼(9.0%),未愈2例2只眼(2.2%),无停药反跳现象及全身副作用.结论:曲安奈德结膜下注射治疗前色素膜炎效果好,可明显减少治疗次数,防止激素反跳现象和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和眼部并发症.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