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

张玲;石衷庆

关键词:婴幼儿, 腹泻, 叶酸
摘要:婴幼儿腹泻在婴幼儿中发生率很高,世界卫生组织将腹泻病的防治列为全球性战略.笔者采用叶酸治疗此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全部病例均选自2005年10月~12月婴幼儿腹泻病患者,其临床诊断及病情均按照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执行.试用叶酸治疗40例,同时设对照组40例,随机分组;发病年龄6个月~3岁,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无差异.两组80例患儿均有腹泻,每天排便超过5次,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化验除外细菌性肠炎,考虑为病毒性肠炎.由于条件所限未做病毒病原学检查.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薏芽健脾凝胶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观察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缺乏进食欲望,食欲减退,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症,且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2004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运用薏芽健脾凝胶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丽;李树军;张桂玲;张怀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医类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笔者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作者:郑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绝经后妇女取金属单环宫内节育52例临床分析

    笔者对52例绝经后取金属单环宫内节育(IUD)的妇女进行临床观察,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对象为2001年1月~2006年1月来我院门诊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均为放置金属单环,身体健康,无生殖道炎症,年龄47~63岁,平均取环年龄50岁.置环年限10~28年,平均置环年限为19年.绝经后至取环年限1年以内者34例,1年以上者18例,共计52例.

    作者:诸葛仕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折术后患者易并发皮肤损伤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近来我科术后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个案不断增多,而且年龄趋向年轻化,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和反思.现举例说明术后患者并发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2岁,左外踝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手术3h,术毕回房去枕平卧位3h后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状况,骶尾部臀裂左侧出现面积约2cm×1cm的硬肿,硬肿及周边皮肤局部发红,指压试验发红处皮肤血运良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癔症52例心理护理体会

    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可分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该症是由于明显的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现象,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1].近几年来我院收治此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将1996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范业华;谭启明;刘会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脉粥样硬化无创性检测方法概述

    近几十年来, 冠状动脉造影和标准化的功能试验已成为诊断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然而, 当心血管保健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至预防和逆转早期病变时, 这些方法表现出对于诊断亚临床疾病的局限性, 如不能直接评估管壁、操作有创、不易在随访中重复使用等.因此,用于评估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的无创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下面对较常用的方法逐一介绍.

    作者:李振;王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存活出院的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个月随访一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

    作者:朱天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眼科手术中长托宁或阿托品与新斯的明合用于肌松拮抗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儿眼科手术时长托宁或阿托品与新斯的明合用于肌松拮抗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患儿恢复轻微的自主呼吸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mg/kg,长托宁0.01mg/kg或阿托品0.01mg/kg,拮抗肌松残余作用,记录全麻诱导前5min,给药前1min,及给药后2min、5min,拔管后安静时各点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长托宁组给药前后的心率变化不大(P>0.05);阿托品组给药后2min,5min心率显著增加(P<0.05);拔管后安静时已基本恢复到给药前水平,在整个观察期间,两组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而阿托品却使心率显著增快.

    作者:叶伟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1992年全国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学术研讨会妊娠肾病综合征列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妊高征,Goodlin曾提出单纯的先兆子痫为Ⅰ型妊高征,HEELP综合征为Ⅱ型,肾病综合征为Ⅲ型[1].2000国际通用标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为:(1)妊娠期高血压;(2)先兆子痫;其中包括轻度:蛋白尿≥0.3g/24h;重度:蛋白尿≥2g/24h;(3)子痫;(4)慢高合并先兆子痫;(5)慢高合并妊娠[2];没有将肾病综合征单列出来,但因为肾病综合征有其特有的表现,与非肾病综合征的其余重度妊高征发病孕周及终止妊娠孕周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母儿的预后也较非肾病综合征有显著差异性[3],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应该在适当时机终止妊娠,挽救母儿,改善预后.

    作者:刘艳;申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核转录因子协同刺激物OCA-B作用研究进展

    OCA-B,又称为BOB.1或OBF.1,为B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核转录因子协同刺激物,可通过与核转录因子POU家族中的Oct-1及Oct-2相互作用而激活免疫球蛋白基因,促进抗体的生成,此外OCA-B还与B细胞的活化及生发中心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T淋巴细胞中也可检测到OCA-B表达,说明OCA-B对T细胞亦可发挥调节基因转录的作用.本文主要对OCA-B的结构、分布及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邸大琳;刘国静;陈蕾;冯永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1年~2005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42例,现就诊治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12~84岁.刀刺伤9例,撞击伤8例,挤压伤17例,坠落伤6例,勒伤1例,肠内异物刺伤1例.伤后到就诊8h以内32例,12h以内8例,24h以上2例.本组中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者40例(95%),有休克表现者10例(22%).行腹腔穿刺40例,阳性36例(90%).腹部B超检查,腹腔有游离液体和游离气体者21例(50%).行腹部X线片或腹透检查30例,有气腹征者18例(60%).

    作者:闫文举;赵宏峰;吴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在婴幼儿中发生率很高,世界卫生组织将腹泻病的防治列为全球性战略.笔者采用叶酸治疗此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全部病例均选自2005年10月~12月婴幼儿腹泻病患者,其临床诊断及病情均按照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执行.试用叶酸治疗40例,同时设对照组40例,随机分组;发病年龄6个月~3岁,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无差异.两组80例患儿均有腹泻,每天排便超过5次,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化验除外细菌性肠炎,考虑为病毒性肠炎.由于条件所限未做病毒病原学检查.

    作者:张玲;石衷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妈咪爱和茵栀黄辅助干预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黄疸使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妈咪爱散剂口服和茵栀黄注射液滴注,对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妈咪爱与茵栀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和茵栀黄用于辅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荣梅;饶昌仪;李韫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和专职护士康复指导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和专职护士康复指导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对4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评定,随机分成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实验组由专职护士 (从事乳腺癌专科护理工作2~3年,知识较丰富,有同情心、爱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和康复指导,对照组按常规管床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对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专职护士康复指导作为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一项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快地恢复自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栾华;赵洁;严晓;曾秀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硫酸镁与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25%硫酸镁0.2ml/kg静滴,并雾化吸入博利康尼(2ml/5mg),剂量为每次0.25~0.5ml,加生理盐水配成2ml经空气压缩泵吸入.对照组仅给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观察组在硫酸镁静滴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8.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92 ,P<0.01).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硫酸镁静滴后无1例患儿出现心率、呼吸改变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与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小儿毛支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曹青;邵雷;施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细菌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12月综合性ICU可疑感染部位标本进行培养、对培养阳性细菌分离、鉴别,并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研究期间共分离细菌74株,其中来源于呼吸道50株(67.5%),腹腔11株(14.9%),血液10株(13.5%),胸腔3株(4.1%).革兰阴性杆菌57株(77%),革兰阳性球菌17株(23%).革兰阴性杆菌中,以产碱假单胞菌14株(24.6%),绿脓杆菌12株(21.1%),鲍曼不动杆菌11株(19.3%)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9.4%),表皮葡萄球菌4株(23.5%)为主.以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高为82.1%,其后敏感率在50%以上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阿米卡星69.4%,头孢哌酮/舒巴坦64.9%,头孢吡肟56.1%,哌拉西林/三唑巴坦55.4%.革兰阳性球菌中仅有1株表皮葡萄球菌为苯唑西林敏感,其余16株均为苯唑西林耐药菌株.结论:监测医院感染细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对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瑞强;林华;陈齐红;卢年芳;朱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弗斯兰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弗斯兰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弗斯兰0.2静滴,1次/d,共14d;对照组30例,应用丹参30ml静滴,1次/d,共14d.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5).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弗斯兰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汪滨农;唐金荣;丁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小儿急性铅中毒的护理

    通过对铅中毒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认识到合理使用驱铅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是减轻铅中毒对患儿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琼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吸烟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吸烟的控制情况,分析其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并且出院后随访时间在6个月左右的所有冠心病患者,分析其入院时与随访期吸烟情况的变化.结果:在总共337例患者中,共有299例接受了6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88.7%).入院时与随访时的吸烟比率分别为47.5%(142/299)和23.1%(69/299,P=0.003);入院时吸烟的患者在随访时仍吸烟者为35.9%(51/142),入院时无吸烟的患者随访时吸烟率为11.5%(18/157);把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按年龄是否>65岁分组分析,结果显示:非老年组(≤65岁)患者的再吸烟率为52.8%(47/89),老年组(>65岁)患者为41.5%(22/53),非老年组患者高于老年组(P=0.023);老年组在随访期内戒烟率49.1%(26/53),高于非老年组患者32.6%(29/89,P=0.012);老年组随访期新发吸烟率为5.4%(5/93),低于非老年组20.3%(13/64,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吸烟控制情况远不理想.应当采取措施,特别是加强对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宣传教育,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的差距.

    作者:张立新;马长生;高国旺;张海滨;郭金成;张正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

    产科领域中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的中间环节,是产科领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将危机产妇生命,及时正确的处理不仅可以抢救产妇的性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产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8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然;邱雪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