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石衷庆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存活出院的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0~2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对照组未进行系统干预.每3~6个月随访一次,两组均随访至2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身长、体重、头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智力发育指数(P<0.05)、运动发育指数(P<0.01)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早产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与脑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
作者:朱天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胰岛素抵抗(IR)及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130例,以正常对照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为分割点,分为两组:T2DM非IR组(DM1组)64例,T2DM伴 IR组(DM2组)66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CRP.结果:DM1、DM2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DM2组的血清CRP水平与DM1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增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CRP水平与BMI、SBP、DBP、HbA1c、LDL-C、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0.01).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慢性炎症可能与T2DM的IR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作者:吴德云;马维青;汪沪光;高瑛;吕芳;王国娟;沈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轻、中、重型前臂缺血挛缩采用氦氖激光,辅以按摩等康复综合治疗共29例,其中3例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5年,其中优15例,占51.7%,良8例,占27.6%,差6例,占20.7%.结论:用氦氖激光治疗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辅以按摩等康复综合治疗对促进前臂神经组织的血运恢复和再生,前臂肌群硬结的消退,防止关节挛缩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宝生;王子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78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7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作者:周茂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Richards钉(加压滑动鹅头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开始应用Richards钉治疗以上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龄大89岁,小28岁,平均58.5岁.左侧72例,右侧58例.股骨颈基底骨折18例,粗隆间骨折82例,粗隆下骨折30例.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24例,Ⅱ型26型,Ⅲ型20例,Ⅳ型12例.本组76例分别合并有不同部位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作者:沈宏生;平进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善宁预防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37例结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圈套切除息肉46枚(1.5cm<直径≤3.0cm),术后应用善宁0.3g加入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25μg/h),1次/d,连续2~3d.结果:37例患者术后观察无1例出现出血征象,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善宁可作为防止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用药,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及其他术后不适宜常规静脉应用止血药的患者更适宜应用.
作者:胡团敏;何文钦;黄永德;叶迎安;张丽婷;阮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企事业单位把健康体检作为职工的福利待遇,每年组织职工体检.还有更多的家庭主妇明白关注健康就是关爱自己,在我院的体检中心每年会接待7000多的女性体检.为此,如何正确指导女性妇科体检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下面几点讨论.
作者:王瑞芬;于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AN)破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结合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及颅压监测,对42例病情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超早期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 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31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90%).死亡12例(28.6%),随访6~12个月,GOS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14例,Ⅳ级9例,Ⅴ级7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积极处理脑室出血及梗阻性脑积水,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疗效良好.
作者:刘玉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94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只要发病12h内,无溶栓禁忌证者均可实施.年龄在41~67岁,不超过70岁,剂量为120万~200万U,大多应用150万U.其中61例溶栓成功(64.9%),死亡7例.掌握溶栓时机重要,以发病后4h或ECG上示超急期改变好.溶栓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溶栓后常规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判断成功与否以ECG、CPK及再灌注性心率失常三项中具备两项即可.溶栓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必须测出凝血时间及PTT,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保证溶栓安全.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脐带绕颈可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窒息则影响远期智力发育.因而适时掌握分娩时机,可避免或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现从我院近2年间227例脐带绕颈资料中,对其分娩方式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1.1 发病率:我院2年间分娩1900例,起中脐带绕颈227例,发生率为11.95%,剖宫产72例,阴道分娩155例,无1例死亡.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每天口服罗红霉素150mg,观察治疗6~12个月后患者症状、鼻内窥镜检查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糖精传输时间.结果:症状改善81.0%,鼻内窥镜检查治愈3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4%,治疗前后平均STT分别为(43.6±10.2)min和(23.5±5.8)min.结论: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显著改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使鼻息肉缩小.
作者:吴炳光;谭丽蓉;黄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局麻下行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情况 男8例、女6例.年龄小6岁、大16岁.病程短3年、长10年.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8例,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3例,病灶性扁桃体炎2例,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1例.
作者:王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9月间收治的76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范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初孕妇,26岁,妊娠39周.2周前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及双下肢浮肿逐渐加重到当地乡卫生院诊治(用药不详),除水肿稍有减轻外,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来诊.入院后体检:体温36.6℃,呼吸18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70/120mmHg,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已入盆,胎心位于脐左下方,140次/min,无宫缩.化验检查:尿蛋白(﹢﹢﹢).血常规Hb110g/L,RBC3.6×1012/L,WBC12.5×109/L.红细胞比容0.38.
作者:曹姣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来我科术后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个案不断增多,而且年龄趋向年轻化,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和反思.现举例说明术后患者并发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2岁,左外踝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手术3h,术毕回房去枕平卧位3h后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状况,骶尾部臀裂左侧出现面积约2cm×1cm的硬肿,硬肿及周边皮肤局部发红,指压试验发红处皮肤血运良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将临床路径的基本理念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之中,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60名临床医学生按照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P教学法,一组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一定周期后,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医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结论:CP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齐桓;魏勇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使用凝血酶联合法莫替丁、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与单用法莫替丁、洛赛克治疗组相比较. 结果:凝血酶联合抑酸剂治疗,止血快,症状改善迅速. 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李利阳;王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治疗的肾脏疾病合并肠梗阻患者17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治疗痊愈,2例好转,同时诊断两种疾病者少.结论: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为肾脏疾病导致的麻痹性或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相对困难,治疗有效.
作者:张春礼;张树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通过对铅中毒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认识到合理使用驱铅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是减轻铅中毒对患儿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琼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导尿术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但在临床为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时,因老年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而致尿道狭窄、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诸多专家对老年男性导尿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和科学化,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