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情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刘玉和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超早期
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AN)破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结合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及颅压监测,对42例病情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超早期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 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31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90%).死亡12例(28.6%),随访6~12个月,GOS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14例,Ⅳ级9例,Ⅴ级7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积极处理脑室出血及梗阻性脑积水,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疗效良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4例

    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94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只要发病12h内,无溶栓禁忌证者均可实施.年龄在41~67岁,不超过70岁,剂量为120万~200万U,大多应用150万U.其中61例溶栓成功(64.9%),死亡7例.掌握溶栓时机重要,以发病后4h或ECG上示超急期改变好.溶栓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溶栓后常规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判断成功与否以ECG、CPK及再灌注性心率失常三项中具备两项即可.溶栓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必须测出凝血时间及PTT,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保证溶栓安全.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78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7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作者:周茂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诊断,加深对MS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2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诱发电位、脑脊液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S青年女性多见,病灶多发及病程反复为其临床特点.结论:MRI为有效辅助检查手段,诱发电位和CSF中寡克隆区带(OCB)及IgG指数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致早期妊娠流产600例分析

    目的:讨论早期妊娠流产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与结果:回顾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600例早期妊娠流产中,经阴道、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衣原体抗原检测.发现600例中480例有不同程度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结论:支、衣原体感染是目前早期妊娠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重视其感染,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作者:刘伟;刘昌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护理

    目的:阐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移植前的患者心理、预处理、回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9例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1例出现反复鼻窦感染;2例出现Ⅰ°~Ⅱ°aGVHD,经短程地塞米松治疗后好转.3例出现cGVHD,其中1例为广泛性,给予强的松+环孢素A治疗后得到控制;2例为局限性.7例存活,2例死亡(移植前均为高危患者).结论:移植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

    作者:田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治疗的肾脏疾病合并肠梗阻患者17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治疗痊愈,2例好转,同时诊断两种疾病者少.结论: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为肾脏疾病导致的麻痹性或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相对困难,治疗有效.

    作者:张春礼;张树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体检工作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体检质量与体检对象的满意度.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5月来我院的体检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进行分析.2004年6月~2005年5月的体检者按常规方法进行体检,简称常规组.2005年6月~2006年5月以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体检,简称程序组. 结果: 程序组体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体检能提高体检工作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何烈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791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月~7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文献资料,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28 746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有10 957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791张,分别在给药方案、药理作用、溶媒使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无指征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结论: 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亦然存在,执业药师要加强用药监督和指导.

    作者:侯鹏鹏;李红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弗斯兰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弗斯兰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弗斯兰0.2静滴,1次/d,共14d;对照组30例,应用丹参30ml静滴,1次/d,共14d.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5).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弗斯兰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汪滨农;唐金荣;丁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病区护理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病区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单元,基本上绝大多数医疗护理行为发生在病区,也就形成了大多数医疗护理事故发生于病区,因此,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安全的主体,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病区里存在的关于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都要仔细分析,对已发生的护理事故要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从环境、人员、财产、器械物品等方面排查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

    作者:陈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反的头影测量前后变化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正畸临床中选择替牙期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5名,采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Ⅰ期矫治,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该期治疗结束时SNA、U1-SN、U1-NA、ANB、Y轴角增大;SNB、L1-NB 、L1-MP减小.结论:FRⅢ型功能矫治器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理想矫治器.

    作者:马佳君;王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每天口服罗红霉素150mg,观察治疗6~12个月后患者症状、鼻内窥镜检查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糖精传输时间.结果:症状改善81.0%,鼻内窥镜检查治愈3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4%,治疗前后平均STT分别为(43.6±10.2)min和(23.5±5.8)min.结论: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显著改善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使鼻息肉缩小.

    作者:吴炳光;谭丽蓉;黄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折术后患者易并发皮肤损伤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近来我科术后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个案不断增多,而且年龄趋向年轻化,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和反思.现举例说明术后患者并发皮肤损伤的原因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2岁,左外踝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手术3h,术毕回房去枕平卧位3h后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状况,骶尾部臀裂左侧出现面积约2cm×1cm的硬肿,硬肿及周边皮肤局部发红,指压试验发红处皮肤血运良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P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将临床路径的基本理念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之中,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60名临床医学生按照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P教学法,一组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一定周期后,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医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结论:CP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齐桓;魏勇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指导女性健康体检的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企事业单位把健康体检作为职工的福利待遇,每年组织职工体检.还有更多的家庭主妇明白关注健康就是关爱自己,在我院的体检中心每年会接待7000多的女性体检.为此,如何正确指导女性妇科体检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下面几点讨论.

    作者:王瑞芬;于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眼科手术中长托宁或阿托品与新斯的明合用于肌松拮抗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儿眼科手术时长托宁或阿托品与新斯的明合用于肌松拮抗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患儿恢复轻微的自主呼吸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2mg/kg,长托宁0.01mg/kg或阿托品0.01mg/kg,拮抗肌松残余作用,记录全麻诱导前5min,给药前1min,及给药后2min、5min,拔管后安静时各点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长托宁组给药前后的心率变化不大(P>0.05);阿托品组给药后2min,5min心率显著增加(P<0.05);拔管后安静时已基本恢复到给药前水平,在整个观察期间,两组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与阿托品比较,长托宁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而阿托品却使心率显著增快.

    作者:叶伟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吸烟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吸烟的控制情况,分析其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并且出院后随访时间在6个月左右的所有冠心病患者,分析其入院时与随访期吸烟情况的变化.结果:在总共337例患者中,共有299例接受了6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88.7%).入院时与随访时的吸烟比率分别为47.5%(142/299)和23.1%(69/299,P=0.003);入院时吸烟的患者在随访时仍吸烟者为35.9%(51/142),入院时无吸烟的患者随访时吸烟率为11.5%(18/157);把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按年龄是否>65岁分组分析,结果显示:非老年组(≤65岁)患者的再吸烟率为52.8%(47/89),老年组(>65岁)患者为41.5%(22/53),非老年组患者高于老年组(P=0.023);老年组在随访期内戒烟率49.1%(26/53),高于非老年组患者32.6%(29/89,P=0.012);老年组随访期新发吸烟率为5.4%(5/93),低于非老年组20.3%(13/64,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吸烟控制情况远不理想.应当采取措施,特别是加强对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宣传教育,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的差距.

    作者:张立新;马长生;高国旺;张海滨;郭金成;张正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手术后患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褥疮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直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褥疮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尚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褥疮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细致的护理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我院住院患者褥疮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葛红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坏死性肠炎1例分析

    1 病例资料初孕妇,26岁,妊娠39周.2周前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及双下肢浮肿逐渐加重到当地乡卫生院诊治(用药不详),除水肿稍有减轻外,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来诊.入院后体检:体温36.6℃,呼吸18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70/120mmHg,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已入盆,胎心位于脐左下方,140次/min,无宫缩.化验检查:尿蛋白(﹢﹢﹢).血常规Hb110g/L,RBC3.6×1012/L,WBC12.5×109/L.红细胞比容0.38.

    作者:曹姣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男性导尿术的研究进展

    导尿术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但在临床为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时,因老年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而致尿道狭窄、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诸多专家对老年男性导尿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和科学化,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