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情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刘玉和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超早期
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AN)破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结合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及颅压监测,对42例病情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超早期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 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31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90%).死亡12例(28.6%),随访6~12个月,GOS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14例,Ⅳ级9例,Ⅴ级7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积极处理脑室出血及梗阻性脑积水,超早期行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 Ⅳ、Ⅴ级合并脑室出血的动脉瘤破裂疗效良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4例

    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94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只要发病12h内,无溶栓禁忌证者均可实施.年龄在41~67岁,不超过70岁,剂量为120万~200万U,大多应用150万U.其中61例溶栓成功(64.9%),死亡7例.掌握溶栓时机重要,以发病后4h或ECG上示超急期改变好.溶栓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溶栓后常规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判断成功与否以ECG、CPK及再灌注性心率失常三项中具备两项即可.溶栓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必须测出凝血时间及PTT,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保证溶栓安全.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手术后患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褥疮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直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褥疮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尚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褥疮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细致的护理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我院住院患者褥疮的临床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葛红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目前广泛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人工流产术中,术中扩张宫颈、术后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等是引起受术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在2005年1月~2006年8月期间,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安定),用于6~10周人工流产中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光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病区护理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病区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单元,基本上绝大多数医疗护理行为发生在病区,也就形成了大多数医疗护理事故发生于病区,因此,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安全的主体,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病区里存在的关于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都要仔细分析,对已发生的护理事故要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从环境、人员、财产、器械物品等方面排查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

    作者:陈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胎盘早剥76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9月间收治的76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范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78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7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Hcy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作者:周茂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护理

    目的:阐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移植前的患者心理、预处理、回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9例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1例出现反复鼻窦感染;2例出现Ⅰ°~Ⅱ°aGVHD,经短程地塞米松治疗后好转.3例出现cGVHD,其中1例为广泛性,给予强的松+环孢素A治疗后得到控制;2例为局限性.7例存活,2例死亡(移植前均为高危患者).结论:移植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

    作者:田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和专职护士康复指导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和专职护士康复指导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对4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评定,随机分成实验组24人,对照组24人;实验组由专职护士 (从事乳腺癌专科护理工作2~3年,知识较丰富,有同情心、爱心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和康复指导,对照组按常规管床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对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专职护士康复指导作为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一项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快地恢复自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栾华;赵洁;严晓;曾秀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统计工作的思路探讨

    民营医院的蓬勃发展使传统大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地经受冲击,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仅靠经验管理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作为医院管理的参谋助手--医院统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就是如何深化和拓展医院统计工作,充分利用综合统计信息,为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和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现就笔者的一些具体实践和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李一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体检工作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体检质量与体检对象的满意度.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5月来我院的体检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进行分析.2004年6月~2005年5月的体检者按常规方法进行体检,简称常规组.2005年6月~2006年5月以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体检,简称程序组. 结果: 程序组体检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体检能提高体检工作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何烈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疗效观察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有报道其发病率为1%~6.8%[1~3],我院2000年7月~2006年2月利用美国枢法模公司制造的腰椎间盘镜(MEDⅡ)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5~19岁,平均16.8岁,病史短2个月,长28个月;抬重物时扭伤8例,运动时跌伤扭伤7例,无明显诱因3例.

    作者:杨有猛;黄海多;黄成建;谭家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尿毒症透析病人急性心衰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而在长期的血液透析中心血管病变多,主要是病人的心脏储备功能差,极易发生心衰而死亡.我科收治的尿毒症病人大多数属于规律透析,遵医治疗,基本情况比较稳定,少数病人有不遵医情况,病情不稳定.2006年8月我科的1例长期透析病人在上机透析后5min发生了急性心衰,经过吸氧、超滤、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并顺利完成了血液透析.现将这次对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1年~2005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42例,现就诊治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12~84岁.刀刺伤9例,撞击伤8例,挤压伤17例,坠落伤6例,勒伤1例,肠内异物刺伤1例.伤后到就诊8h以内32例,12h以内8例,24h以上2例.本组中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者40例(95%),有休克表现者10例(22%).行腹腔穿刺40例,阳性36例(90%).腹部B超检查,腹腔有游离液体和游离气体者21例(50%).行腹部X线片或腹透检查30例,有气腹征者18例(60%).

    作者:闫文举;赵宏峰;吴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治疗的肾脏疾病合并肠梗阻患者17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治疗痊愈,2例好转,同时诊断两种疾病者少.结论:肾源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为肾脏疾病导致的麻痹性或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相对困难,治疗有效.

    作者:张春礼;张树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反的头影测量前后变化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正畸临床中选择替牙期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5名,采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Ⅰ期矫治,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该期治疗结束时SNA、U1-SN、U1-NA、ANB、Y轴角增大;SNB、L1-NB 、L1-MP减小.结论:FRⅢ型功能矫治器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理想矫治器.

    作者:马佳君;王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男性导尿术的研究进展

    导尿术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但在临床为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时,因老年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而致尿道狭窄、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情况屡见不鲜.近年来诸多专家对老年男性导尿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和科学化,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例小儿急性铅中毒的护理

    通过对铅中毒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认识到合理使用驱铅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是减轻铅中毒对患儿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琼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急症手术,它是从颈部正中将气管的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插入一合适的气管套管,使病人通过套管呼吸,从而建立1个新的呼吸通道.气管切开术不仅便于吸痰,减少呼吸道死腔,不妨碍鼻饲或吞咽,而且有利于与各种呼吸器械相连接,因此,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我科40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坏死性肠炎1例分析

    1 病例资料初孕妇,26岁,妊娠39周.2周前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及双下肢浮肿逐渐加重到当地乡卫生院诊治(用药不详),除水肿稍有减轻外,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而来诊.入院后体检:体温36.6℃,呼吸18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70/120mmHg,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6cm,胎头已入盆,胎心位于脐左下方,140次/min,无宫缩.化验检查:尿蛋白(﹢﹢﹢).血常规Hb110g/L,RBC3.6×1012/L,WBC12.5×109/L.红细胞比容0.38.

    作者:曹姣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50例脑中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150例脑中风患者常见临床表现:高血压、昏迷、呕吐、吞咽困难、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便秘和精神抑郁等的护理体会.经细心有效的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5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颅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在5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脑出血67例,脑梗死83例.

    作者:胡明英;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