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民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新生儿至老年人皆可发病,发病高峰为1~4岁,但新生儿罕见.我科曾于2004年2月收治新生儿局限型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静媛;李向飞;闫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PMN)在人外周血白细胞比例是高的,约为50%~70%.其在发生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和失血、急性中毒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例更高[1].
作者:李鹏;邢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传统的腋路穿刺法为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阻滞侧上肢外展90度,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充分暴露腋窝.摸到动脉搏动的高点作为穿刺点.取一次性注射器的七号针头或一次性输液器的针头,与皮肤呈10°到30°角刺入皮肤,紧贴动脉搏动的上缘或下缘缓慢进针,至出现刺破鞘膜的突破感.松开持针手指针尾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即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腋鞘内.回抽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若有异感则更明确.
作者:董卿;孙飞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护理经验.方法:为203例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对分娩镇痛的护理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更能充分发挥产妇的主动性.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通过护理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无痛的氛围,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陈全侠;刘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方法:对19例妊娠子宫破裂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与产前保健、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处理水平及疤痕子宫再孕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严密监测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薛缀华;薛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原因之一,重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需早期干预治疗.我科自1998年11月~2004年2月随机对所收治35例新生儿ABO溶血症中18例应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孙志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几年,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已成为有效的避孕措施.笔者对2001年8月~2003年4月300例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进行了观察随防.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晶;李德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2年来本院收治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26例,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10例,血液破入脑室内者并用腰穿脑脊液排放合并治疗16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晶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由于快速敏感的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超声检查的应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明显升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异位妊娠得以药物保守治疗,减少了手术治疗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本院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银洁;刘英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常因高压动脉血进入夹层假腔而使主动脉破裂致死,或者是夹层隔膜将动脉分支的开口阻塞引起肢体或重要器官急性缺血.未经治疗的病人,约21%于24h、60%于2周、90%于3个月内死亡[1].我院肿瘤科于2003年5月成功实施了1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病人住院60d后痊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余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它不仅损害人体的听觉系统,还损害人体中枢、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听觉外系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周村区城区环境噪声质量状况,周村区环境保护局于2003年1~12月份对周村区城区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
作者:杜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胆囊炎在临床工作中多见,但因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具特征性,不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等鉴别.我院B超室应用GE-200PRO型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诊断246例慢性胆囊炎经与临床对照,慢性胆囊炎在B超影像改变具有一定诊断特征,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坚;上官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诊断及时可挽救病人生命,临床上心电图(ECG)诊断AMI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误漏诊病例时有发生.本文对该院部分误漏诊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
作者:冯军;张敏;刘文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不同的细胞因子在肺I/R的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而且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在肺局部发挥效应,促进或抑制肺I/R的进一步发展.肺I/R时肺内的炎性因子主要由肺内产生并滞留于肺组织内,提示细胞因子的旁分泌、自分泌活性在肺I/R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用甘利欣,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0%(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甜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疗效优于甘利欣.
作者:黄萍;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产科急诊危重出血患者的重要措施,对于产前合并妇科良恶性肿瘤及有异常子宫出血的产妇亦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切除子宫不但意味着生殖功能的永久丧失,而且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到妇女的身心健康.现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2004年2月本院收治的产科子宫切除术57例,从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作者:邱雪洲;张澍;黄庆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毒物接触史不明,以神经系统表现显著为早期表现特点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较少见,易被误诊.现将2004年所遇到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郝志华;范龙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上社会因素、舆论导向等的影响,在医疗体制中集中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纠纷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了现有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到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尽管其发生的原因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复杂的其他因素,但医疗行为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尤其是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发生医疗纠纷也常有所闻,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是摆在广大医学院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病理教学15年,参加了50多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解剖鉴定工作,有颇多的感受,现谈谈在病理教学中渗透病理尸检与医疗纠纷的相关内容在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体会.
作者:林雪平;徐水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5例.其中,查出动脉瘤15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8个,没有出现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以及颈内动脉分叉动脉瘤.15个动脉瘤均为囊状无梭形动脉瘤.均应用可脱性弹簧圈填塞治疗,少的病人填塞2个圈,多填4个圈.结果:15例病人全部成功,存活率100%,随访1.5~2年,无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结论:在基层医院,选择恰当时机,患者全身状态允许以及造影显示位置合适、形态为囊性的动脉瘤填塞治疗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作者:刘诗义;赵淑彩;张旭升;乔来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水样便,每日10多次.粪常规检查:脂肪球+/HP.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口服助消化药、收敛药、静脉支持等.笔者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温东红;王红;耿桦;吕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