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痛

王达建;王新敏;刘晓

关键词:CT引导, 腹腔神经丛阻滞, 晚期癌痛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中的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上腹部癌痛.结果:CT引导下经腹腔神经丛穿刺2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后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有效率95%,优良率85%.未发现1例血管、脏器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可清晰地分辨出腹腔神经丛及邻近血管、脏器的位置,观察肿瘤对周围淋巴的浸润情况,设计好进针途径、穿刺点、深度、角度,避免穿刺时对血管、脏器的损伤,同时可以观察到针尖位置,准确的将药液注射到脚后间隙内,扩散到腹腔神经丛周围.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损害合并高血糖高血钠的临床研究

    对10例高血糖、高血钠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认为神经外科病人并发高血糖、高血钠,主要是下丘脑损害和较长时期大量脱水剂使用所引起的.其中4例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死亡2例.该并发症在神经外科并非罕见.提高认识,加强防范,制定严格的补液计划,可减少本症的发生及死亡.

    作者:银公敬;高飞;石宁跃;宁旗军;张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少年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重视少年儿童桡骨骨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避免或减少腕关节以后出现畸形、疼痛、功能受限.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骨骺损伤,首先以手法复位为主,注重轻、稳、准,忌粗暴,减少对骨骺及骺板血供的进一步损伤.对不能很好复位的骨骺骨折及移位,采用切开复位及细克氏针固定,手术要轻巧,尽量少剥离以保留骨骺及其血供.结果与结论:治疗32例,优26例,良4例,差2例.疗效满意.

    作者:石光越;宋善新;李志挺;袁旭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对住院手术的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对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将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到低限度,使病人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燕;张西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

    1988年9月至2001年7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行胸膜、肺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允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23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排撕脱性骨折6例,肩锁关节脱位17例.结果:随访1~6年,平均随访2年,肩锁关节骨折处已愈合,无脱位复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①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撕脱性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同一损伤机制下的不同临床表现;②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固定牢稳,创伤小,临床疗效肯定;③治疗中要注重对肩锁关节脱位中伴发的撕脱性骨折的处理.

    作者:陈优民;沈晓秋;吴守群;夏春红;黄际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Internet上的肾脏病资源及其应用

    Internet(因特网)又称之为国际互联网,是全球计算机通过TCP/IP协议连接在一起的集合,连接到网络上的各计算机用户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来为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由于专业期刊很少有关于肾脏病学专业网络资源的系统、详细、全面介绍,我们在对网络肾脏病学资源仔细搜寻、研究后,作一总结与大家进行交流.基于网上信息主要是通过全球信息网www(World Wide Web),一种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信息阅读系统来实现传递的,故这里重点阐述如何从www网上查找和获取肾脏专业及相关医学信息.

    作者:王锋;乔红梅;晏春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颈椎病305例分析

    目的:总结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经验.方法:305例按临床类型,分别采用牵引疗法89例,局部皮质类固醇制剂阻滞81例,手法按摩64例,针灸疗法71例,均配合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年,305例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146例,无效101例,有效率低42%,高78%,平均有效率67%.结论:综合应用牵引、局部阻滞疗法、手法按摩、针灸等配合药物非手术治疗颈椎病时,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颖涛;邓小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穿孔30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0例溃疡病穿孔,5例胃癌穿孔,5例胃破裂.300例病人行穿孔修补术250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25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20例,保守4例,死亡4例.结论:溃疡病是穿孔主要原因,穿孔修补是溃疡病穿孔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吕印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头针帽加热烧灼止血法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4年3月~2002年8月在尿道下裂手术中采用大头针帽加热烧灼止血1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宁振东;王肇彧;高伟;任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723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微创术式.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700余例,疗效满意.现就723例MED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作菊;尚翠萍;娄云霄;刘欲晓;蔡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曲马多、氟哌啶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牵拉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的预防.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2~28岁初产妇60例,ASAⅠ级,体重、身高及术前用药无显著性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均选择L2-3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cm.两组病人均用2%利多卡因,实用量为13ml~15ml,麻醉平面上界达T8~T6,麻醉后鼻导管给氧,曲氟组在病人皮肤消毒时,经静脉滴注曲马多0.1g,氟哌啶3mg,术中监测ECG、SpO2、BP、R、P.两组均采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手术,手术时间为20~35min.结果:曲氟组预防部宫产术中牵拉反应效果好,但大部分病人有嗜睡,有3例病人呼吸减浅.结论:曲马多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相关的特异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的浓度,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作用时间短,仅约5~6h,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时间已足矣.

    作者:徐宏超;刘书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伴肾功能不全20例治疗体会

    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肾功能不全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多见,如处理不慎,将危及生命.我院就1988年~1999年底20例病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捷;李军;朱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眼球破裂伤处理分析

    我院1996年~2001年6月共收治眼球破裂伤70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鸿;李运涛;范玉杰;刘志旭;刘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变施行胆道手术7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75例病案.结果:治愈69例,治愈率92.0%,好转2例(2.7%),死亡4例(5.3%),发生并发症19例(25.3%).分别为腹水、胆囊床出血、毛细胆管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结论: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应充分认识,术前正确评估肝功能,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危险,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嵩洛;李诗杰;黄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后的呼吸道管理

    目的:通过对47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后的呼吸道管理,总结了气管插管时呼吸道管理、呼吸机管理、拔管后呼吸道管理和时患儿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体外循环后肺部并发症和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因素.通过治疗及护理,全组患儿无1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

    作者:韩艳玲;黄秀玲;裴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以来的3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行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HR、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中有2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及麻醉后病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3.34%,其中有2例因麻醉浅术中出现憋气、喉痉挛又行二次手术.结论: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在小儿麻醉中不失为其它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张彩举;付金厚;张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骨科病人进入ICU状况分析(附31例报告)

    目的:介绍我院创伤骨科进入ICU监护治疗情况.探讨创伤骨科进入ICU的主要疾病及进入途径.方法:收治31例创伤骨科病人进行分析,总结进入ICU的主要疾病是:骨科重大手术后5例,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9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9例,多发伤合并ARDS6例,高位脊柱骨折并高位脊髓损伤截瘫2例.进入ICU途径是:从急诊室直接到ICU6例,从骨科到ICU9例,从手术室进入ICU15例,外院转入1例.结果:31例中2例在ICU死亡,29例经过ICU康复稳定后转入骨科治疗.结论:我院创伤骨科需要进入ICU治疗的主要疾病是:①骨科常规重大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②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③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④多发伤合并ARDS;⑤脊髓高位损伤需要呼吸机支持.进入ICU的主要途径是急诊手术后进入、骨科病房进入及急诊室三种途径.

    作者:陈明国;任文杰;王明君;王素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痛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中的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上腹部癌痛.结果:CT引导下经腹腔神经丛穿刺2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后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有效率95%,优良率85%.未发现1例血管、脏器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可清晰地分辨出腹腔神经丛及邻近血管、脏器的位置,观察肿瘤对周围淋巴的浸润情况,设计好进针途径、穿刺点、深度、角度,避免穿刺时对血管、脏器的损伤,同时可以观察到针尖位置,准确的将药液注射到脚后间隙内,扩散到腹腔神经丛周围.

    作者:王达建;王新敏;刘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危急重病人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体会

    各种原因所致的复合性损伤、颅脑外伤及其内外出血、脏器穿孔、休克等危急重病人,极易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多需在全麻下行急诊手术进行抢救.本文总结我科86例危急重病人全麻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娄云霄;李作菊;尚翠萍;刘玉晓;蔡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扩大的额下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

    目的:探讨经扩大的额下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对于巨大垂体腺瘤,鞍上和鞍旁的部分可以经硬膜内切除,长入蝶窦、后组筛窦及斜坡部位的部分,可以经硬膜外切除.本文主要讨论该入路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本组6例垂体腺瘤,5例全切,1例大部切除.无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该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疗效满意.

    作者:王文革;石晓斌;常金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