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行农村预防接种一体化管理,确保集中式接种门诊成果

董修勤;刘娟;王俊

关键词:农村, 预防接种, 一体化管理模式, 集中式接种门诊, 计划免疫工作, 卫生改革
摘要:随着农村卫生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区农村计划免疫工作也实行了预防接种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食道癌术后不同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对食道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道癌术后营养支持的优越性.方法:75例食道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肠外营养组(PN组,n=25)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n=25),分别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术前和术后10d测体重(BW)、血清白蛋白(AIB)、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观察胃肠道反应,记录术后住院日数和总住院费用.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BW和ALb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A和TLC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只有TLC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的PA、T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EN组TLC较PN组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PA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肠内营养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日(P<0.01)和减少住院费用(P<0.05),但肠外营养只缩短术后住院日(P<0.05),减少住院费用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维持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毛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1].笔者采用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米索与催产素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30例有宫缩乏力病理因素的患者,术中联合应用米索及催产素,观察其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体温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结论:米索与催产素联合应用可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减少出血的同时不增加副作用.

    作者:徐红玲;李维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药物相互作用的探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物吸收之前,体内转运或贮藏期间,也可以发生在肝及其他组织的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中,如使用不当,不仅降效、延缓治疗甚至发生毒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

    作者:魏秋玻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退休教师,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周,加重2d,于2003年8月19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现上坡行走时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性,停止行走休息后约5~10min可缓解,连续发生数次,近2d,平路行走约300~500米,亦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于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餐具洗净度与大肠菌群数量的相关关系

    在日常卫生监督中,餐具消毒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大肠菌群数量是消毒效果的指示指标.本文通过探讨餐具洗净度与大肠菌群数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餐具洗净度监督的重要性.以对餐具的淀粉残留和油脂残留来标示其洗净度.

    作者: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酒浸灵芝液治愈老年性高血压15例

    高血压属老年急发病,与饮食有关,有遗传因素.近年笔者选用酒浸灵芝液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1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甄义;王文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部带状疱疹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既往有心绞痛病史5年,平日间断服用丹参滴丸、消心痛、心痛定.本次因心前区剧痛8h入某县级医院.疼痛呈持续性,无明显放射.

    作者:白雪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霉素迟发反应性重度药疹1例

    药疹是指药物引起的皮疹,青霉素过敏临床上很多见,但青霉素迟发反应性重度药疹,临床上很少见,现本院发现1例,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助产士、家属陪伴分娩的实行效果

    我院自2002年底实行护理模式改革,即产妇生产时由助产士、家属(丈夫或母亲、姐妹)陪伴分娩.对产妇体贴和安慰,产妇消除焦虑、恐惧情绪,近1年多来实行30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秉华;韩文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抚触对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评价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2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进行抚触1周,结果:两组体重、食量、睡眠、行为能力均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杨洪霞;郭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输注异烟肼致惊厥1例

    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药物,早已广泛应用干临床.近来,我科有1例患难与共者因静脉输注异烟肼导致惊厥,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荣;程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又称活动心电图,首创并于1961年应用临床.动态心电图检查是通过给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记录仪,能记录24h以内各种生活状态下的心脏活动情况,特别是一过性短暂心率失常,其检出率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心肌缺血的诊断率更有价值.我科自2003年3月至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64例,心肌缺血198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桂芝;申艳红;刘希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003年6月~10月选择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56例,均符合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CCMD-3神经症的诊断标准;②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史.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二组在性别、年龄、心理状态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抗抑郁、抗焦虑及对症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5d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二组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1个月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处理.结果:研究组生物反馈治疗后,SAS、SD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神经症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较彻底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能提高疾病的整体疗效,改善预后.生物反馈治疗用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显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经璋;杨宗玲;杨志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眼外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眼外伤患者56眼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眼中,玻璃体病变38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20眼,眼内异物6眼等.结论:超声检查对眼外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很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屈光介质浑浊或疑有眼内异物、眼球破裂时更是有效而必不可少的.

    作者:陈光勇;刘莉萍;廖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内胚窦瘤3例

    目的:研究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3例卵巢内胚窦瘤.结果:3例卵巢内胚窦瘤均为右侧,年龄13~26岁,平均年龄19.3岁.临床症状2例无腹痛,1例产后7d腹痛、阵发性刺痛及肛门坠痛.组织学特点:腺管状结构,嗜酸性玻璃样小体及实性细胞团结构,随访无1例死亡.结论:卵巢内胚窦瘤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好发儿童及青少年,3例卵巢内胚窦瘤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升高.

    作者:汪昆玲;潘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癫痫旋转式发作误诊为颈椎炎1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发作性头向右侧强直性旋转1年,于1999年8月就诊于本院神经专科门诊.

    作者:阳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氧液在治疗心脑血管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护理体会

    我院从2003年8月1日~200312月20日应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将5%葡萄糖液体制备成高氧液,给40例老年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疾病患者静脉输入,取得较满效果,从中随要机选取50例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监测,结果表明患者输注高氧液后血氧分压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由心脑血管缺血缺氧引起的头痛、头晕、心绞痛、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宿秀娟;张桂玲;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连素针保留灌肠佐治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2001年8月~2003年11月,本院收治秋季腹泻患儿92例,笔者采用黄连素针保留灌肠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介绍如下.

    作者:资代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期大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76~2002年来明确诊断的34例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均行手术治疗及纤维肠镜高频电切,均存活至今或超过5年.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大肠癌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蔡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