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门诊急诊工作量反映了医院的门诊部、急诊科的工作量,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医院的诊治水平.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能适时、迅速、准确地统计门诊急诊量.但相应地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使门诊急诊量信息不准确,多为比实际就诊量少.为使医务统计子系统中的门诊急诊量能真正反映门诊部、急诊科的实际工作量,现将我院出现的一些影响门诊急诊量准确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胡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带下、月经不调、绞痛、(疒徽)瘕等范畴,慢性盆腔炎多为冲任瘀血症,往往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笔者采用中药微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梗死属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中风,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本病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它的共同特点是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脑梗死患者经过治疗,一般都有后遗症,如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吞咽困难,半身不遂,视幻觉或偏盲.本人对57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观察,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了解儿童Hp感染情况及很好控制Hp感染,我院1998年7月~2002年6月开展了C13Hp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素霞;赵瑞芹;宋红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物质,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二高r-亚油脂酸(DGLA)的氧化产物.PGE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的作用,能改善PGI2/TXA2的比值.PGE1又能激活血小板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从而直接对抗因TXA2释放所诱导的血管收缩与血栓形成.PGE1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可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曹丽英;姜宗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因急性上尿路梗阻所致肾衰的处理.方法:针对32例不同病因所致急性梗阻性肾衰,利用B超KUB平片,并结合肾功能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予及时有效处理.结果:32例中无1例死亡或病情加重.除3例轻度氮质血症外,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上尿路梗阻所致肾衰,明确诊断后及时解除梗阻,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
作者:李辉;徐宾;张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床单位是指医疗机构内提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与设备,它是病人住院时用以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与治疗等的基本的生活单位.病床单位的设备有很多,其中床是病人睡眠和休息的用具,尤其是卧床病人的饮食、便溺、活动、娱乐都在床上,床铺的整洁、干燥对病人的舒适、预防并发症、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菊;郑怡;刘云;刘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控制医院感染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效果监测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这些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护士在医院感染监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郑雪萍;黄建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向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是广大护理人员当前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作者:徐淑秀;李秀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近年来学者认为,血管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1].本人在农村基层工作中,用尼莫地平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不断增多,因而我院的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医院的编制不足,编内工作人员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自1996年起我院开始公开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院303名工作人员中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有172人,占56%.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已成为我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缓解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状况,满足当地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既是医学的分科,也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运动医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不断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在实验课的教学中,从组织安排、教学方法、考试办法,初步做了如下改革.
作者:王明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王××,男,70岁,因头痛、呕吐,于2002年5月31日在延庆县医院就诊,经头颅CT平扫及增强示:颅内多发转移瘤,周边水肿.胸CT示:①左肺中心型肺癌,②肺气肿.为进一步治疗,于2002年6月11日以阵发性头痛5个月,伴喷射状呕吐3d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右下肢肌力V-,肌张力适中,指鼻试验(-),右巴氏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肝功:ALT 21IU/L,GGT 43IU/L,AST 24IU/L,乙肝六项:ANTI-HBC阳性,余阴性.于2002年6月12日开始头部放疗,同时配合甘露醇静滴及口服强的松脱水降颅压治疗,因患者放疗期间无食欲,纳食极差,于7月12日开始服用甲羟孕酮(每片250mg),增加食欲,具体剂量为750mg,tid,连用7d,250mg,qd,连用3d.7月18日复查肝功示:ALT 1215IU/L,GGT 280IU/L,AST 517IU/L,余(-).同时患者出现右小腿肌肉酸痛,影响行走.复查肝功、HAVAg、HCVAb、乙肝六项、腹部B超、戊肝抗体、凝血原活动度、CMV-IgA、EBV、LOX-IgM.肝功回报示:ALT 1255IU/L,AST 406IU/L,余回报均阴性.当时未服用其它药物.予肝太乐及茵桅黄静滴保肝治疗,肝功能逐步改善.5d后出现右腘静脉变硬,沿静脉走行方向变红,局部温度升高,轻度肿胀,诊断为静脉炎,予抗炎治疗后好转.保肝治疗21d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陈冬娜;崔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上环术是计划生育手术中较简单、安全、有效而且可逆的一种节育术,有少数妇女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如经期紊乱、经量增多或淋沥不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腹空坠感,特别是经量过多不能控制时,不得不取环而使手术宣告失败.采取圣愈汤加味治疗上环反应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兰;刘纯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阻断剂氯沙坦(Losartan)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肾功能(Bun、Scr)、血钾、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5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和每日口服氯沙坦50mg4周及8周后的血尿酸、尿ACR、Bun、Scr、血钾、血压水平的变化.结果:服用氯沙坦4周和8周时,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Bun、Scr、血压和尿ACR有所下降,血钾浓度没有明显改变.4周和8周时比较,血尿酸、Bun、Scr、血压和尿ACR有所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氯沙坦后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而且对血钾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泌尿系疾病X线检查包括平片、排泄性和逆行性尿路造影等,是常用、有价值的方法,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B型超声应用于临床,两种方法检查取长补短,互相印证,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对泌尿系疾病的确诊率.为了比较X线及B型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和更好地结合这两种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泌尿系疾病的确诊率,现将我院X线和B超检查资料完整的泌尿系疾病100例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所选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41例DC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EF值、心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5%、57.9%(P<0.晒).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改善DCM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松;丁静;陈珏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过高明显影响预后,提示临床注重血糖的监测及处理.
作者:马爽;王世富;尹辛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腹部伤口的脂肪液化有增多趋势,已成为延长病入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康复的因素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2年10月共发生21例,现将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孙英信;隆永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肠溶阿斯匹林和极化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5%GS250mL和刺五加注射液40mL+5%GS250mL分步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绞痛、心电图、血流变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及血流变改变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分别为P<0.01,P<0.05,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与对照组(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未见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瑞林;巩维进;赵学喜;王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