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李锦萍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骨折, 护理体会, 长骨骨折, 组合式, 双骨折, 发生率, 疗效, 报告
摘要: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高,多为双骨折.我科1997年5月~2001年12月用组合式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12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问题分析

    护生成长为护士的过程中,需经历两个阶段的学习: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所学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临床实践是在临床工作中检验、应用、实施课堂书本上的理论和技能,其在由学生到护士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桥梁作用.在临床护理教学方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着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四种牙本质脱敏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75%氟化钠甘油(A)、10%硝酸银(B)、GLUMA脱敏剂(C)、脱敏凝胶(D)4种脱敏药物对牙本质过敏的脱敏疗效.方法:将212例360个牙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上述4种脱敏药物脱敏治疗1个疗程,比较其效果.结果:A、B、C、D4组脱敏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71.11%、94.44%、96.67%,A、B两组与C、D两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GLUMA脱敏剂和脱敏凝胶是两种较为理想的脱敏药物.

    作者:陈洪飞;林育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心脏起搏器不断更新换代,功能日益完善,已逐渐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临床上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已降至1%以下,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理因素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对近年来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状态调查,以评估各种心理状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度.

    作者:毛爱芬;吴玉泉;方艳;杨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及治疗指导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用临床表现及胃内窥镜的特点来计算出危险评分,并能够预测其是否再出血及对死亡率有一定的评估,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我院15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以分析.

    作者:李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典传染链分析及启示

    非典是由一个新病原体--冠状病毒传播的,是人类从未发现过的疾病.对它的突然到来,由于认识不足,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了解历史,了解非典病例传染链及其传播情况,从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有助于今后预防和控制非典及其它新传染病.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初探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见,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操作,而且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心理护理,因此,护士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积极、有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38例幻肢痛的治疗体会

    目的:为幻肢痛的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根据38例临床特点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30例,手术松解5例,3例行神经毁损.结果:随访6个月~12年,保守治疗优良率83%,手术松解优良率60%,神经毁损100%.结论:根据不同临床特点及患者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志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9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析

    本文对我科自1996年6月~1998年9月收治共9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结果进行了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患儿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CT检查诊断HIE较直观、客观.通过本组病例CT结果,其分度与临床诊断分度符合率降低,分别为55.5%(轻),50%(中),56%(重).并分析了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CT表现中,以低密度区来判定.而有些低密度区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一般在生后2个月才基本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HIE患儿的预后,CT检查乃是必要的.CT检查的迅速、准确,仍可做为HIE的首先检查手段.

    作者:刘金凤;王玉兰;张成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自动性异位心动过速.其异位起博点在心房或房室结,在临床表现与心电图中,两者难以区分,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PSVT).现将我们收治的PSVT 22例,就有关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庄纪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全麻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全麻手术后恢复期由于术中和术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出现低体温.低体温易导致出血增加、伤口感染率增加、心动过速等并发症发生,延缓机体恢复.为避免和纠正低体温,我科采取了相应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春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关系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关系.方法:对38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HC)病人,用酶标仪测血清抗-HCVOD值,同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led-PCR)检测血清HCVRNA.结果:38例抗-HCV阳性的HC病人中23例HCV RNA阳性,即60%的HC病人存在病毒血症;在不同的抗-HCV OD值范围内HCV RNA检出率不等.HCV RNA检出率随抗-HCV OD值增高而增加(P<0.01).结论:①血清抗-HCV与血清HCV RNA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②抗-HCV OD检测对HC的诊断及判断HC病人是否存在病毒血症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及肾小球肾炎

    1概述系统性血管炎系指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由于受累血管的部位及血管大小的不同,临床上可见到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其综合征.血管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性则指目前原因不明者.

    作者:刘杰;李宝山;张子芬;幺丽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引起心衰的护理抢救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观察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此病一般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喘息,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唇青紫,精神差或烦躁不安.心率增快,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急症可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现将我科抢救护理成功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拔T管后出现胆瘘1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8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拔T管后出现胆瘘16例.现就其产生原因,临床诊断、处理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韩芳民;韩振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脑梗死以躯体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后遗症多,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99年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即将对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健康教育得当,让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相关护理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丽;姚慧娟;韩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的护理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外科所采取的脾切除的治疗方法,可引起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我院对32例脾亢病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ES)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寻怀兰;聂玉霞;王传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头皮下潜行置管引流治疗脑室炎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以脑挫裂伤收入院,入院后第1周出现颅内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第3周出现脑积水,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但引流1周后,不能拔管,需在不同位置重新置管,经反复多次引流,每次引流时间1周左右,引流后第5周,出现脑室内感染,遂行脑室穿刺后,将外引流管潜行于头皮下约8cm,通过正常头皮部位引出,固定,每次引流时间3周左右,引流2次,患儿治愈出院.

    作者:魏瑞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后遗症重,尤其ACVD合并应激性溃疡者,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高.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ACVD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35例,与用甲氰咪胍治疗35例进行比较,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罗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及其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科学的发展,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患者年龄偏大,各个系统、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功能减退,机体内环境的调节能力及储备功能均下降.当发生AMI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朱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血液冷凝集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1例

    笔者在采血期间,遇到1例由于血液冷凝集而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

    作者: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