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华
目的:了解1993~2001年间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K-B纸片扩散法.结果:本地区志贺菌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该菌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耐药性在上升,对头孢类抗生索耐药性较低.结论: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合理应用抗生素.氟喹诺酮、三代头孢菌素为首选.
作者:陈群;王兴;张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血粘度、血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CT,MRI与同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2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脉压差小,伴有高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或影像学早期显示病灶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年龄、性别、血粘度、血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无差异.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多与高血压,糖尿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急性期快速降压,血糖控制不良也易引起进展性卒中,影像学早期显示病灶也提示有进展性卒中的可能.
作者:王保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吸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正常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旨在评价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氧组(G1)单纯吸氧,低浓度NO吸入组(G2)和高浓度NO吸入组(G3),除吸氧外,分别吸入40ppm和80ppm的NO.分别取6只大鼠建立正常值.数据行多个样本均数间方差分析.结果:血清中TAOC G2与G3组均高于G1(P<0.01);G2组MDA/SOD低于G1和G3(P<0.01).肾组织中SOD三组变化不显著,G3组MDA明显高于G1和G2组(P<0.01),G2组低于G1(P<0.05);三组ATP均低于正常值(P<0.01),但G2明显高于G1和G3组.结论:吸入低浓度NO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肾组织能量水平和抗氧化能力,而高浓度的NO则会有一定损伤作用.
作者:孙志刚;齐顺贞;朱玉凤;杨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见,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操作,而且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心理护理,因此,护士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积极、有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观察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此病一般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喘息,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唇青紫,精神差或烦躁不安.心率增快,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急症可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现将我科抢救护理成功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病例资料患者:于××,女,26岁.主因产后5个月人工流产术后2d伴下腹剧痛于2001年4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1-1-15(阴历),2d前因停经2+个月在当地诊所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约20cm长的带状组织似脐带,余情况不详),术中术后腹痛难忍,未治疗.查体:T36.4℃,P90次/min,R22次/min,Bp15.0/9.0kPa,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膨胀,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并增强,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作者:张爱群;闫西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前部埋伏阻生牙的X线影像特点.方法:收集156例前部埋伏阻生牙的X线片,观察前部埋伏阻生牙的情况.结果:156例178枚前部埋伏阻生牙,颌骨内埋伏的131枚;粘膜下埋伏的47枚.相关病因有:埋伏阻生牙冠部有致密骨壁线包绕的99枚,萌出间隙不足的44枚,受其余牙阻挡的24枚,阻生牙位与其病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阻生牙冠朝向:平行位77枚,斜位61枚,水平位26枚,倒置17枚.结论:判断前部埋伏阻生牙方向应从六面的三维视角进行定位.
作者:陈成立;郑新乐;李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颈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多常见的疾病之一,无论是颈椎增生、动脉硬化,还是外伤引起的骨质变形压迫等,都会造成脑血流的不足而出现种种不适,如恶心、呕吐、眩晕等,特别是由于脑灌注量的不足造成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加上脑是代谢旺盛的器官之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远比其他组织多,因此在治疗方面的药物尽管很多,但实际有效的却不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这些患者往往由于难受和种种不适就到处求医,服药很多,心理压力很大,加上病理作用又可造成高血压.为解除这些患者的病痛,单用氟桂利嗪治疗62例患者,取得明显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肖彦坤;李聪爽;杨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腹股沟区是腹股沟疝的发生区,其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医生所重视,也是局部解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此区的腹股沟管是由肌和筋膜的裂隙所形成,与理论上描述腹股沟管的四壁、两口形象差距较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为此,我们首先以层次解剖方法讲授腹股沟区的层次,继而以倒叙的方法讲授腹股沟管的围成、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应用,教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升旗;段卫珍;郭进学;刘恒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ZDE)与彩色多普勒(COFI)对盆腔静脉曲张症(PV)的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经二维超声诊断为盆腔静脉曲张症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该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赵惠明;李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疝补片修补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病例及同期采用经典修补法的20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局部肿胀、疼痛和疝复发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局部反应和并发症、复发率上有显著差异性.补片修补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下床活动早,局部无疼痛,无鞘膜积液,无复发.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片修补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优于经典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柄权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现观察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方案对比100例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哮喘患儿使用持续倍氯米松及间断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峰流速仪肺功能检测,检测及避免触发因素,家庭教育管理等综合疗法,跟踪观察6~12个月.结果:总临床控制率为38%,显效率39%,有效率16%,无效率7%,总有效率93%;有90%的患儿治疗6个月后大呼气流速(PEFR)值大于90%;急诊就诊率从治疗前的98%降至治疗期间23%,治疗6个月后7%;住院率从治疗前的27%,降到治疗期间5%,治疗6个月后2%;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方案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朝东;苏钱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威胁人类三大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58例中风脑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修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21世纪主要慢性病,其患病率在有些地区已超过5%,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由于它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及血糖监测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初诊为心脏病8例,病因不明3例,误诊率为55%.老年甲减症状与衰老相似,表现可不典型,故常延误诊断.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是首先想到甲减的存在,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发现本病并早期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学玲;吴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0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为19例高龄肺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除1例因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通过对21例高龄肺癌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高龄肺癌病人取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萍;尚秀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粘膜萎缩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自洁作用下降,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早期不治疗将使粘膜结缔组织纤维化,阴道弹性消失,造成阴道狭窄粘连,除产生阴道干涩刺痒触疼外,还将发生性交痛和性交困难,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我院妇科门诊自2000年2月~2002年5月采用乙烯雌酚加康妇特栓治疗192例老年性阴道炎取得较好效果.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光荣;刘桂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各学科知识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人体解剖学的信息知识量与分科也在增加,同时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和其它学科一样也在不断进行着[1].对医学基础学科是加强,还是削弱?是趋向分科,还是走向综合?这是医学院校在21世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抉择.我院在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中走了综合并有所侧重的道路,近几年我们又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并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投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郭进学;付升旗;刘恒兴;范锡印;季米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白血病(AL)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中接受大剂量、多疗程化疗而导致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障碍,加上广谱抗生素及大剂量激素的应用等因素,极易并发霉菌感染,尤其是深部霉菌感染(DFI).文献报道目前白血病合并DFI的发生率为25%~50%,而其中致命性DFI占50%~90%[1],可见,DFI己成为AL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为此,对我院1997~2001年间收治的AL患者合并DFI共14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易感因素和防治对策.
作者:李会兰;刘玉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从1995~2000年,随访1例因长期服用国产甲状腺素片,而致患者血清T3、T4的浓度异常变化下.
作者:王向玉;宋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