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注重实效

王树兰

关键词:健康教育, 注重实效, 整体护理, 教育作为, 护理模式, 转变
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受到广泛、高度的重视.为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效,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流行性出血热30例临床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EHF)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虽然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儿童并非罕见,近来儿童出血热有增加趋势,应引起临床注意,以免漏诊,误诊及迟诊.现就我院1988~1998年间共收治儿童流行性出血热3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维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关系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关系.方法:对38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HC)病人,用酶标仪测血清抗-HCVOD值,同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led-PCR)检测血清HCVRNA.结果:38例抗-HCV阳性的HC病人中23例HCV RNA阳性,即60%的HC病人存在病毒血症;在不同的抗-HCV OD值范围内HCV RNA检出率不等.HCV RNA检出率随抗-HCV OD值增高而增加(P<0.01).结论:①血清抗-HCV与血清HCV RNA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②抗-HCV OD检测对HC的诊断及判断HC病人是否存在病毒血症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面积脑梗死并中枢性呼吸衰竭32例抢救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对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病率约占脑梗塞的10%,平均病死率约25%,存活率中10%~47%病残,故病死率、病残率较高[1].大面积脑梗死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梗死灶直径在4.6cm以上[2],或梗死面积大于20cm2[3],称为大面积脑梗死.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病情凶险,致残率高.大面积脑梗死并发症多,其中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情为凶险,死亡率高,致残率也相对较高.笔者对在区人民医院内科ICU 1999年7月~2001年12月收住的3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中枢性呼吸衰竭采取早期应用人工机械通气,脱水剂,亚低温治疗,呼吸兴奋剂和小量阿片受体拮抗剂,保护脑细胞药,抗生素和其它对症支持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涛;张志文;熊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初探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见,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操作,而且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心理护理,因此,护士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积极、有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30例分析

    血液透析(HD)治疗中发生低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20%[1].为了进一步探讨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控制其发生率,提高透析效果,作者对4年来收治的HD病例资料,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世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及其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科学的发展,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患者年龄偏大,各个系统、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功能减退,机体内环境的调节能力及储备功能均下降.当发生AMI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朱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肾衰竭综合治疗32例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年龄23~59岁),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个体化血液透析及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后27名患者病情显著好转,症状与水肿消失,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显著降低降至正常,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效果欠佳,退院失访,1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恰当血液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肾衰竭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娟;吴占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5例婴幼儿支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

    婴幼儿支气管异物病情急、重、不能延缓,这就要求麻醉师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以利于手术者能快速为患者取出异物.现就我院收治的15例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强;王力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脑病58例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威胁人类三大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58例中风脑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修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脑梗死以躯体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后遗症多,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99年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即将对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健康教育得当,让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相关护理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丽;姚慧娟;韩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奥硝唑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300例经腹腔镜摘取良性肿瘤术后病人进行抗炎治疗,其中150例用头孢噻肟钠2g+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g静脉滴注,另外150例用头孢噻肟钠2g+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g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输液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奥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P<0.05).结论:在奥硝唑注射液在围手术期及术后抗厌氧菌感染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更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李颖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0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为19例高龄肺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除1例因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通过对21例高龄肺癌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高龄肺癌病人取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萍;尚秀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与护理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发生在肠道粘膜层,以溃疡糜烂为主要病理表现,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亦可向上扩展至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的一种炎性病变.近年来,此病人有所增多.我科自2001年7月~2002年12月,应用自拟中药灌肠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42例,均有乙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通过治疗观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典传染链分析及启示

    非典是由一个新病原体--冠状病毒传播的,是人类从未发现过的疾病.对它的突然到来,由于认识不足,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了解历史,了解非典病例传染链及其传播情况,从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有助于今后预防和控制非典及其它新传染病.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自动性异位心动过速.其异位起博点在心房或房室结,在临床表现与心电图中,两者难以区分,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PSVT).现将我们收治的PSVT 22例,就有关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庄纪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中的成功率、出血量及副反应.方法:将1998年5月~2002年12月我院确诊为稽留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100mg,1次/d,连用2d,第3天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3h后无腹痛者追加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给予己烯雌酚5mg肌注,1次/d,连用3d,第4天行刮宫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率方面比较P<0.05,出血量方面P<0.01,药物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观察组成功率高,出血量少,副反应无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程兰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注重实效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受到广泛、高度的重视.为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效,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树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41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将41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资料根据分型、病程、空腹血糖、HbAlc、体重指数、并发症、合并症、Wagner分级、治疗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程长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占多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伴有其它急慢性并发症、合并症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分级1~4级均有,1级和4级稍多.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截肢率也不低.结论:糖尿病足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糖尿病足的宣教.

    作者:陈晖;朱妍;施法兴;潘云龙;张真稳;王艳;程英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乙烯雌酚康妇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粘膜萎缩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自洁作用下降,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早期不治疗将使粘膜结缔组织纤维化,阴道弹性消失,造成阴道狭窄粘连,除产生阴道干涩刺痒触疼外,还将发生性交痛和性交困难,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我院妇科门诊自2000年2月~2002年5月采用乙烯雌酚加康妇特栓治疗192例老年性阴道炎取得较好效果.现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光荣;刘桂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四种牙本质脱敏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75%氟化钠甘油(A)、10%硝酸银(B)、GLUMA脱敏剂(C)、脱敏凝胶(D)4种脱敏药物对牙本质过敏的脱敏疗效.方法:将212例360个牙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上述4种脱敏药物脱敏治疗1个疗程,比较其效果.结果:A、B、C、D4组脱敏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71.11%、94.44%、96.67%,A、B两组与C、D两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GLUMA脱敏剂和脱敏凝胶是两种较为理想的脱敏药物.

    作者:陈洪飞;林育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