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卧床病人热水浴脚法

满淑鸿;黄汝琴

关键词:卧床病人, 整体护理, 操作, 清洁卫生, 护士, 服务质量, 热水浴, 教科书, 患者
摘要:热水浴脚是晚间护理的内容,属于对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教科书对此并未进行具体阐述.能够下床的患者,护士给予帮助即可完成.卧床病人却需要护士进行具体操作才能够实现,在展开整体护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现代护理中,此项操作尤为重要.现将此法的目的、用物和操作分述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足三里穴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促进剖宫产产妇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方法:采用按摩双侧足三里穴的方法,对20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术后即给予足三里按摩的患者,按摩后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加;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8.4±8.2h与62.5±18.4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

    作者:王金云;耿靓羽;周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教学问题分析

    护生成长为护士的过程中,需经历两个阶段的学习: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所学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临床实践是在临床工作中检验、应用、实施课堂书本上的理论和技能,其在由学生到护士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桥梁作用.在临床护理教学方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着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多常见的疾病之一,无论是颈椎增生、动脉硬化,还是外伤引起的骨质变形压迫等,都会造成脑血流的不足而出现种种不适,如恶心、呕吐、眩晕等,特别是由于脑灌注量的不足造成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加上脑是代谢旺盛的器官之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远比其他组织多,因此在治疗方面的药物尽管很多,但实际有效的却不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这些患者往往由于难受和种种不适就到处求医,服药很多,心理压力很大,加上病理作用又可造成高血压.为解除这些患者的病痛,单用氟桂利嗪治疗62例患者,取得明显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肖彦坤;李聪爽;杨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孕前弓形虫抗体检测在优生优育中的重要性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由于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因此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不同国家感染率有很大差异,世界各地的感染率为0.6%~94%,平均为25%~50%左右,我国的人群感染率平均在4%~9%左右.孕妇如果感染弓形虫后则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流产、早产及智力障碍,甚至胎儿死亡,因此育龄妇女在孕前普遍开展弓形虫的实验检测,可减少畸形儿的产生.

    作者:刘文芳;濮孟轩;史玉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新式剖宫产临床观察及护理

    我院对新式剖宫产术加以改良,经临床对比、观察、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恢复创快,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护理难度,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刘韧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中的成功率、出血量及副反应.方法:将1998年5月~2002年12月我院确诊为稽留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100mg,1次/d,连用2d,第3天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3h后无腹痛者追加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给予己烯雌酚5mg肌注,1次/d,连用3d,第4天行刮宫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率方面比较P<0.05,出血量方面P<0.01,药物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观察组成功率高,出血量少,副反应无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程兰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促进了传统护理逐渐向现代护理的过度.护理工作的任务也不仅限于治疗,还要求对疾病进行预防;护士的工作场所也不仅是医院,还要扩大到社会;对社会人群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咨询,对出院病人要做院外随访;对一些在家治疗的病人要做家庭护理指导工作,这样对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近几年来,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有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其治疗方案应坚持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基本原则.病人如果长期住院治疗,费用较高,多数家庭无法承受其经济负担,故多数病人经短时间住院治疗,在熟悉了药物的用法,用量且病情稍稳定后,就带药回家治疗,少数病人自确诊为结核病后就一直不住院治疗.病人住院期间能得到医护人员良好的治疗及护理,而回家后该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呢?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其家庭护理指导工作.

    作者:杜亚文;郑鑫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合并子宫穿孔、肠破裂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于××,女,26岁.主因产后5个月人工流产术后2d伴下腹剧痛于2001年4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1-1-15(阴历),2d前因停经2+个月在当地诊所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刮出约20cm长的带状组织似脐带,余情况不详),术中术后腹痛难忍,未治疗.查体:T36.4℃,P90次/min,R22次/min,Bp15.0/9.0kPa,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膨胀,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并增强,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作者:张爱群;闫西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维生素K1致过敏性哮喘2例报告

    维生素K1致过敏性哮喘国内报告少见,作者遇到2例,简报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24岁,农民,因患急性支气管炎就诊.既往体格健康,无过敏性病史.就诊后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维生素K110mg加入极化液250mL中静滴,约20min后,在液体输入约1/3量时,患者突感呼吸困难,随即出现神志恍惚.查体:T36℃,P145次/min,R30次/min,BP65/0kPa,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呼吸急促,脉搏速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大小,光反射迟钝,双肺布满哮鸣音,心率145次/min,律整,心音低钝,无杂音,四肢发凉.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氟美松10mg,西地兰0.2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推,扑尔敏10mg肌注,副肾素1mg皮下注射,同时给予吸氧.约35min后,病人逐渐清醒,血压回升13/8.5kPa,呼吸困难缓解,双肺哮鸣音消失.继续应用其它药物治疗5d,患者康复,未再出现上述反应.

    作者:刘力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典传染链分析及启示

    非典是由一个新病原体--冠状病毒传播的,是人类从未发现过的疾病.对它的突然到来,由于认识不足,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了解历史,了解非典病例传染链及其传播情况,从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有助于今后预防和控制非典及其它新传染病.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与表面抗原检测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有效的安全措施,为了解我市儿童乙型肝炎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为预防HBV感染提供资料.2002年1月~2002年12月,随机整群抽样,已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龄前儿童,1850例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检测.

    作者:魏文雪;吴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头皮下潜行置管引流治疗脑室炎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以脑挫裂伤收入院,入院后第1周出现颅内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第3周出现脑积水,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但引流1周后,不能拔管,需在不同位置重新置管,经反复多次引流,每次引流时间1周左右,引流后第5周,出现脑室内感染,遂行脑室穿刺后,将外引流管潜行于头皮下约8cm,通过正常头皮部位引出,固定,每次引流时间3周左右,引流2次,患儿治愈出院.

    作者:魏瑞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核切除

    目的:介绍一项较Milligan开放痔核切除术更优越的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核切除的新方法.方法:选有痔核切除指征的Ⅲ度以上环状混合痔病人80名,随机分成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切除组(组Ⅰ:40例)和Milligan开放痔核切除组(组Ⅱ:40例).由同一痔科医师操作.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手术时间平均为12min(8~15min)和40min(31~52min),P<0.01;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5mL(20~35mL)和80mL(70~110mL),P<0.01;术后康复期平均为7d(5~12d)和18d(15~25d),P<0.01:术后急性尿潴留1例和0例,P>0.05.在开放切除的40例中,远期随访3例有疤痕性肛门狭窄.结论:闭合痔切除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康复期短,与传统的开放痔切除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区别.

    作者:孔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及其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科学的发展,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患者年龄偏大,各个系统、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功能减退,机体内环境的调节能力及储备功能均下降.当发生AMI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朱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9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析

    本文对我科自1996年6月~1998年9月收治共9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结果进行了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患儿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CT检查诊断HIE较直观、客观.通过本组病例CT结果,其分度与临床诊断分度符合率降低,分别为55.5%(轻),50%(中),56%(重).并分析了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CT表现中,以低密度区来判定.而有些低密度区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一般在生后2个月才基本消失.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HIE患儿的预后,CT检查乃是必要的.CT检查的迅速、准确,仍可做为HIE的首先检查手段.

    作者:刘金凤;王玉兰;张成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部创伤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煤矿井下事故中,严重胸部创伤由于致伤暴力大,致伤原因多,所以伤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井下环境湿度大、温度低、风速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有害气体长期刺激呼吸道,使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胸部创伤后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急性呼吸衰竭是造成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0~2002年收治胸部创伤致呼衰患者3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及肾小球肾炎

    1概述系统性血管炎系指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由于受累血管的部位及血管大小的不同,临床上可见到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其综合征.血管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性则指目前原因不明者.

    作者:刘杰;李宝山;张子芬;幺丽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进展性卒中影响因素(附62例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血粘度、血胆固醇、血糖、血纤维蛋白原,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CT,MRI与同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2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62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脉压差小,伴有高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或影像学早期显示病灶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年龄、性别、血粘度、血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无差异.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多与高血压,糖尿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急性期快速降压,血糖控制不良也易引起进展性卒中,影像学早期显示病灶也提示有进展性卒中的可能.

    作者:王保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2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对12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各分两组,治疗组70例,用中西医结合(黄芪、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对照组50例,用常规(极化液、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ST-T改变及房室外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房传导阻滞等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1、0.05),对早搏及心功能改善两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目前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郑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41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将41例糖尿病病足患者资料根据分型、病程、空腹血糖、HbAlc、体重指数、并发症、合并症、Wagner分级、治疗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程长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占多数,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伴有其它急慢性并发症、合并症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按Wagner分级1~4级均有,1级和4级稍多.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截肢率也不低.结论:糖尿病足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糖尿病足的宣教.

    作者:陈晖;朱妍;施法兴;潘云龙;张真稳;王艳;程英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