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创伤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王勇

关键词:严重胸部创伤, 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 上呼吸道, 作业场所, 致伤原因, 有害气体, 井下事故, 环境湿度, 粉尘浓度, 致残率, 抵抗力, 创伤后, 病死率, 温度, 死亡, 伤员, 煤矿, 空气, 患者
摘要:煤矿井下事故中,严重胸部创伤由于致伤暴力大,致伤原因多,所以伤情重、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井下环境湿度大、温度低、风速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有害气体长期刺激呼吸道,使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系统疾病.胸部创伤后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急性呼吸衰竭是造成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0~2002年收治胸部创伤致呼衰患者31例,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肾衰竭综合治疗32例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年龄23~59岁),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个体化血液透析及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后27名患者病情显著好转,症状与水肿消失,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分别显著降低降至正常,临床治愈,2例好转,2例效果欠佳,退院失访,1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恰当血液透析与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肾衰竭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娟;吴占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拔T管后出现胆瘘1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8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拔T管后出现胆瘘16例.现就其产生原因,临床诊断、处理及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韩芳民;韩振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ZDE)与彩色多普勒(COFI)对盆腔静脉曲张症(PV)的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经二维超声诊断为盆腔静脉曲张症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该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赵惠明;李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5例婴幼儿支气管异物的麻醉处理

    婴幼儿支气管异物病情急、重、不能延缓,这就要求麻醉师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以利于手术者能快速为患者取出异物.现就我院收治的15例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强;王力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核切除

    目的:介绍一项较Milligan开放痔核切除术更优越的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核切除的新方法.方法:选有痔核切除指征的Ⅲ度以上环状混合痔病人80名,随机分成高频电容场钳无缝线闭合痔切除组(组Ⅰ:40例)和Milligan开放痔核切除组(组Ⅱ:40例).由同一痔科医师操作.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手术时间平均为12min(8~15min)和40min(31~52min),P<0.01;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5mL(20~35mL)和80mL(70~110mL),P<0.01;术后康复期平均为7d(5~12d)和18d(15~25d),P<0.01:术后急性尿潴留1例和0例,P>0.05.在开放切除的40例中,远期随访3例有疤痕性肛门狭窄.结论:闭合痔切除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康复期短,与传统的开放痔切除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区别.

    作者:孔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心脏起搏器不断更新换代,功能日益完善,已逐渐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临床上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已降至1%以下,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理因素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对近年来在我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心理状态调查,以评估各种心理状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度.

    作者:毛爱芬;吴玉泉;方艳;杨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0例临床分析

    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初诊为心脏病8例,病因不明3例,误诊率为55%.老年甲减症状与衰老相似,表现可不典型,故常延误诊断.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是首先想到甲减的存在,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发现本病并早期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学玲;吴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2例误诊原因分析

    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于某些医务人员尚缺乏对特殊类型、非典型性病例的认识,临床仍常有误诊的现象.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HFRS患者228例,误诊32例.为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高丙峰;孙士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与护理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发生在肠道粘膜层,以溃疡糜烂为主要病理表现,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亦可向上扩展至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的一种炎性病变.近年来,此病人有所增多.我科自2001年7月~2002年12月,应用自拟中药灌肠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42例,均有乙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通过治疗观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20例分析

    目的:探讨疝补片修补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病例及同期采用经典修补法的20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局部肿胀、疼痛和疝复发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局部反应和并发症、复发率上有显著差异性.补片修补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下床活动早,局部无疼痛,无鞘膜积液,无复发.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片修补法在腹股沟疝修补中优于经典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柄权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37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2~3mm)螺旋扫描.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对于外科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卫中;安春宇;邓杰;江志勇;林新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多常见的疾病之一,无论是颈椎增生、动脉硬化,还是外伤引起的骨质变形压迫等,都会造成脑血流的不足而出现种种不适,如恶心、呕吐、眩晕等,特别是由于脑灌注量的不足造成脑缺血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加上脑是代谢旺盛的器官之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各种营养远比其他组织多,因此在治疗方面的药物尽管很多,但实际有效的却不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于这些患者往往由于难受和种种不适就到处求医,服药很多,心理压力很大,加上病理作用又可造成高血压.为解除这些患者的病痛,单用氟桂利嗪治疗62例患者,取得明显效果,特报告如下.

    作者:肖彦坤;李聪爽;杨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初探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要充分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见,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操作,而且还包含了更复杂的心理护理,因此,护士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积极、有效、正确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应用静滴免疫球蛋白(ⅣIG)疗法不断得到重视和推广.儿科在采用ⅣIG防治某疾患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现将ⅣIG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余红;杨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血液冷凝集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1例

    笔者在采血期间,遇到1例由于血液冷凝集而引起血液计数仪计数异常.

    作者: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后遗症重,尤其ACVD合并应激性溃疡者,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高.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ACVD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35例,与用甲氰咪胍治疗35例进行比较,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作者:罗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连续滴注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

    在高等护理自学临床实习期间,在外科采用关节连续滴注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7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明文娟;田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机能亢进的护理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外科所采取的脾切除的治疗方法,可引起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我院对32例脾亢病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ES)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寻怀兰;聂玉霞;王传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胎误诊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史××,女性,31岁,汉族,已婚,河北省邢台人,末次月经2000年9月2日,孕3产2,于2001年5月18日9:30因孕8月余、第3胎、双胎、贫血入院.此孕妇于孕6月时发现贫血,于当地予抗贫血药物门诊治疗2个月,5月18日复查血色素64g/L,加之B超示双胎,门诊以贫血收入院.既往于1994年10月足月顺产一活女婴,现健在,1999年5月足月产1次,早期新生儿死亡(死因不详).否认月经不调、贫血病史,家族中无双胎史.查体二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宫高34cm,腹围94cm,耻上只触及一胎头,另一胎头触诊不满意,腹部两侧听胎心144/142次/min,B超报告:双胎儿,双顶径8.7/8.8cm,胎位LOP/ROA,羊水深8.0cm.据此初诊:①宫内孕36+5周,第3胎;②双胎;③妊娠合并贫血.

    作者:荆荣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0年1月~2002年2月,我科共为19例高龄肺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除1例因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通过对21例高龄肺癌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高龄肺癌病人取得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萍;尚秀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