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继发性不孕症189例分析

张桂兰

关键词:继发性不孕症, 常见病因, 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继发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有人工流产史,未落实避孕措施2年或2年以上仍未孕而要求检查治疗者.所有研究对象丈夫精液检查正常.就诊时均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阴性者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影术,免疫检查.结果:发现造成继发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粘连或堵塞,免疫性不孕,胎骨残留,刮宫过度,小型子宫内膜器质病变,不排卵.结论:对继发性不孕者应从仔细询问病史开始有目的地进行相应检查,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落实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性妊娠和流产次数是减少继发性不孕的重要环节.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分泌物和血液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例报告

    2001年2月,笔者从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脐带分泌物和血液中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颖;蔡晓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经常规利尿剂及洋地黄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的CHF患者,应用心安注射液150mg1日1次静点,观察用药1周后心电图、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效:20例(43.5%),有效17例(36.9%),无效9例(19.6%),总有效率达80.4%.用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王红梅;苏大宇;公兰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

    1术后病人疼痛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1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的客观因素是手术创伤,它是术后疼痛的直接原因.在手术创伤这一伤害性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致组织内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缓激态、五羟色胺、蛋白水解酶等,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然后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1].

    作者:赵霞;吴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1例药疹致全身剥脱性皮炎、败血症的护理

    全身剥脱性皮炎约占药疹的2%,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药疹[1],它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在病人经济十分困难、医疗条件相对差的县级医院来说,要治好这种病,困难更多、现谈谈我科收治的1例重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作者:谭冬凤;罗爱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剂量谷维素加硝苯地平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0例临床分析

    自1997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大剂量谷维素加硝苯地平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接受这种手术者一般年龄较大,而且病程长,恢复慢,出院后仍活动受限,功能锻炼不当令使治疗功亏一篑,病人的住院时间仅占整个疗程的1/3~1/2,因此,出院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赖冬华;黄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羊水污染及新生儿预后的观察与护理

    羊水胎粪污染是产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1999年2月~2001年2月住院分娩产妇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预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意义进行总结.

    作者:许兰凤;周淑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

    1临床资料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40例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达8~10年,近期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者29例,无明显症状者11例.

    作者:杜坚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1998年10月~2000年3月使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及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ECG)演变者仅占(AMI)总发病率的1/3,而AMI主要猝死原因的心律紊乱,50%发生在发病初24h内,因此AMI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咯血病63例的临床分析

    对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63例咯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喻奇明;杨宗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低钾血症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9例分析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之间的一种即时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了揭示与低钾血症有关的TDP的特征,为临床及时抢救病人提供参考,本文对我院近16年来诊治的伴低钾血症的TDP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子痫抽搐的紧急处理及护理

    妊高征是引起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抽搐是妊高征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表现,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塞患者高粘滞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塞患者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B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脑梗塞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降纤酶20U或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h,每日1次,使用3d,并与丹参注射液,每日20mL,连用10d作比较.结果:降纤酶具有明显降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原和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结论:大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塞患者BHS疗效优于中等剂量和对照组,且降纤酶降血脂作用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李跃林;王丽萍;杨宏斌;谈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再加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原因,手术切除率很低.非手术治疗首选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1],然而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康复信心.

    作者:陈晓红;赵世英;李远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输尿管透X线结石的IVU征象与CT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43例输尿管透X线结石KUB、IVU与CT扫描的对比研究,探讨输尿管透X线结石1VU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断泌尿系结石116例,除经KUB与IVU明确诊断结石者73例不作本文研究对象外,另43例KUB平片无异常,但IVU像上有若干X线征象,提示输尿管透X线结石存在的可能,然后对拟诊断输尿管透X线结石的兴趣区作5cm长度CT扫描.结果:43例经过CT扫描证实结石者36例,诊断率为83.7%,其中24例输尿管结石伴轮缘征占66.7%,结石平均直径3.5mm,CT值120~380HU.输尿管透X线结石在IVU的征象有:一侧输尿管显影伴扩张;输尿管截断征;输尿管某段突然萎缩变窄;输尿管间嵴增宽;输尿管某短段造影剂中断;一侧输尿管显影密度减低;输尿管梗阻性肾实质像;输尿管充盈缺损;输尿管结石染色.结论:熟悉和掌握IVU输尿管透X线结石征象,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准确无创伤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许国胜;朱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程序在门静脉高压症宣教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士的职责已扩展为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和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张美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方法:把100例孕龄45~80d自愿要求人工流产门诊早孕妇女分为镇痛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组术中静脉缓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药物,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镇痛.观察两组孕妇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反应.结果:镇痛组无手术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该药安全有效,方法简单,镇痛效果好,达100%,能有效的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疼痛,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科室护理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我院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护理成本核算,分别按护理项目分类,按特殊疾病谱、特殊致病菌感染分类,分别设计了各种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表.结果显示,应用护理成本核算方法后,供应室卫生材料的支出1998年、1999年就比1997年分别下降了17%和18%,达到了既增收又低耗的经营效果.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医疗收费价格时能考虑到医疗劳务费这一技术含金量,使医务人员自身价值能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作者:房梅玉;李晓英;任爱民;袁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断提高[2].

    作者:唐玉莲;刘小凤;吴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