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

赖冬华;黄爱玲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患者,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老年股骨颈骨折, 家庭治疗, 住院时间, 主要方法, 活动受限, 功能锻炼, 治疗功, 手术者, 年龄, 护理, 病人
摘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接受这种手术者一般年龄较大,而且病程长,恢复慢,出院后仍活动受限,功能锻炼不当令使治疗功亏一篑,病人的住院时间仅占整个疗程的1/3~1/2,因此,出院后的家庭治疗和护理极其重要.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特别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尤为重要,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术,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作者:余灵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惊厥的急救和护理

    惊厥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失调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导致发热,加之小儿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非常薄弱,遇到兴奋或抑制均很快扩散,对疾病引起的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杨翠芝;张淑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其原因多数为车祸、工伤意外事故所致的.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所收治的27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病人进行了内固定手术,现将其手术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雷健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纳洛酮加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05~0.1mg/(kg·d)加入10%葡萄糖液50mL静点,每日1次,连用5d为1疗程.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d)加入10%葡萄糖液10~20倍稀释后静点,7~1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中23例中度病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5.7%,9例重度病例中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22例中度病例中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77.3%,8例重度病例中显效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随访26例中,发生后遗症4例,占15.4%,对照组随访24例中,发生后遗症10例,占41.7%,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可作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用药外的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贺双文;马红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继发性不孕症189例分析

    目的:研究继发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有人工流产史,未落实避孕措施2年或2年以上仍未孕而要求检查治疗者.所有研究对象丈夫精液检查正常.就诊时均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阴性者行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影术,免疫检查.结果:发现造成继发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粘连或堵塞,免疫性不孕,胎骨残留,刮宫过度,小型子宫内膜器质病变,不排卵.结论:对继发性不孕者应从仔细询问病史开始有目的地进行相应检查,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落实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性妊娠和流产次数是减少继发性不孕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形成的病理基础是慢性炎症,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应重视抗炎和降低气道反应性的治疗.

    作者:耿建忠;朱良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为了有效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方法:把100例孕龄45~80d自愿要求人工流产门诊早孕妇女分为镇痛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组术中静脉缓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药物,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镇痛.观察两组孕妇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反应.结果:镇痛组无手术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该药安全有效,方法简单,镇痛效果好,达100%,能有效的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疼痛,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马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磺胺药导致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6例临床探讨

    卫生部1982年9月公布127种药品中磺胺药已被淘汰.但被淘汰了十几年的药品,一些地方至今还在继续使用.不常见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各地均有报道.特别是小龄婴、幼儿在大剂量用药时易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必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重组αIbIFN治疗30例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多见,这两种病毒使患儿免疫功能下降,而抗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功能.笔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重组αIb干扰素(以下简称αIb IFN)治疗病毒性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琴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军队综合医院心理测验现状及对策

    心理测验传入我国后,迅速引起一些部门和行业人员的重视,得到广泛使用,并取得重大效益.但在医院内未全面开展.笔者曾对周围几家部队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军队综合医院心理测验还没有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许多测验项目尚属空白.

    作者:曲海燕;周兴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闭合性肝损伤继发脑脓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12岁,因摔伤致右季肋部疼痛5h入院.

    作者:罗静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手术中患者输液方法的选择

    手术治疗是外科救治伤病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甘惠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剂量速尿治疗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进展,但终末期CHF病人的年死亡率仍高达20%~50%.本文报告以大剂量速尿治疗5例终末期CHF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志远;韦娟娟;石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

    1术后病人疼痛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1手术创伤术后疼痛的客观因素是手术创伤,它是术后疼痛的直接原因.在手术创伤这一伤害性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致组织内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缓激态、五羟色胺、蛋白水解酶等,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然后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1].

    作者:赵霞;吴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低钾血症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9例分析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之间的一种即时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为了揭示与低钾血症有关的TDP的特征,为临床及时抢救病人提供参考,本文对我院近16年来诊治的伴低钾血症的TDP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朱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1998年10月~2000年3月使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再加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复发率高等原因,手术切除率很低.非手术治疗首选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1],然而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康复信心.

    作者:陈晓红;赵世英;李远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论中等卫校化学教学中增强环保意识教育

    化学不仅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医学有着紧密联系.化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必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危害人类.因此,中等卫校化学教学应增强环保意识教育.

    作者:李绿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超监测药物流产前后的临床价值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简称药物流产),但临床经验提醒人们,药物流产前后B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我院近1年要求药物流产者B超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叶秋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乙酰水杨酸致过敏性休克1例

    乙酰水杨酸又名阿斯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中常用的药物.笔者在临床遇到1例服用阿斯匹林后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