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6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

张延慧;杨瑞芳

关键词:颅脑外伤, 护理体会, 死亡率, 脑外科, 并发症, 急症, 护士
摘要:重型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上要细心、周到、全面.近几年来我科收住重型颅脑外伤66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骨科病人通便的饮食调护

    凡大便过于干燥坚硬,以致排便艰涩不畅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一般间隔超过3d以上),称为便秘.便秘有许多相关因素,而骨科病人便秘相关原因有:久卧气虚,大肠传导无力;年老久病,气血两虚,津枯肠燥;活动量少,肠失传导;饮食成分改变,粗纤维食物减少,摄入量不足;精神紧张,环境改变;术后血虚肠燥等因素所致.便秘是骨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病人,便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肖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内脏综合症46例病因机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内脏综合症的发病原理,提供原发病因致其出现的神经解剖学依据,明确其指导意义,并借以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选择重症脑出血致内脏综合症46例,均经CT扫描确认,并按日本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不低于50mL.结果:全部病例按本文理论指导治疗,存活率达76%,高于传统的50%.结论:正确认识脑-内脏综合症的发生机理,对降低其死亡率及对引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重症脑出血的诊治,有着重要意义,为理解其临床改变与神经解剖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明并开拓了新的视野.

    作者:杨小平;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40例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在乳腺组织病变中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乳房包块,多为单侧性,亦可为双侧发生,包块为多个结节,或单个小结节,半数患者有局限性乳房疼痛,轻者如针刺,重者可扩散至肩胛部,胸背部,乳房疼痛多与月经有关,一般在行经前明显,行经后消失或减轻.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报告55例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食管、贲门癌组织进行Pgp、MRP、GST-π、TopoⅡ检测.结果:食管、贲门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25.0%、52.8%/50.0%、85.7%/60.0%、91.9%/92.8%,它们与食管、贲门癌的病变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在恶变过程中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作为一种分子标志物.它们以不同机制参与食管、贲门癌的多药耐药.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指导术后化疗,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戴建华;李国仁;刘晓峰;苗福禄;陈光辉;邵仲凡;王燕清;白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前静脉置管技术已逐渐普及应用于临床,但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已成为护理上的新问题.关于静脉置管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国内外已见报道.现结合笔者自己的应用体会将静脉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利;王琳;赵莹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黄蜂螫伤致心肾功能衰竭

    黄蜂螫伤致心脑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大多发生在24h或48h以内,于2周后发生心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临床不多见.该类患者常因病情发展缓慢而就诊不及时或临床医师重视不够而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故作为医务人员,尤其是山区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介绍1例黄蜂螫伤致心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

    作者:黄非荣;张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脏外伤后迟发性出血18例治疗体会

    心脏严重外伤所致大出血病人多数未救而亡.我科1985~2000年收治心脏外伤后迟发出血的伤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献武;张利;石云;罗国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分析

    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是妇科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生率随子宫内膜异位发病率的增加而上升.囊肿可自发破裂,起病急,囊内液溢入腹腔可引起剧烈腹痛,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后果严重.

    作者:陶华青;程仲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控硬麻外镇痛在肝外科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对术后无疼痛康复越来越重视.肝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亦重.自控硬麻外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FA)作为控制术后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顾萍;毛利凡;黄慧;钱春萍;刘礼;龚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的开讲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开场白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好的开场白能够将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吸引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开讲方式有多种多样,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象、场合等情况来设计.

    作者:邢杰;阎玉文;李浴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8例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单纯性肺炎62例,肺炎合并心衰36例.结果:单纯肺炎组心肌酶明显异常,且肺炎合并心衰组心肌酶谱异常程度明显重于单纯肺炎组.结论:小儿肺炎多数伴有心肌损害,重症肺炎时损害更严重,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判断小儿肺炎病情轻重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满平;罗永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8例偏头痛病人作常规脑电图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112例(66.67%)异常脑电图56例(33.33%),脑波无特征性改变.结论:脑电图对偏头痛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一般无特征性意义.

    作者:李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频发性室性早搏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和40例偶发室性早搏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间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频发性室性早搏组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偶发室性早搏,分别为32.7%和10.0%.结论:经常规检查甚至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博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对发现室性早搏患者的病理基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春涛;石延科;苗云波;林玲;邓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26例(11.02%),异常210例(88.98%),有昏迷、头颅 CT、MR、X线异常者,异常率高.结论: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3例报道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穿心莲内酯与琥宁酸酐反应所得的脱水穿心链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解热、消炎、抗毒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灭活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作者于l999年7~10月临床使用本品102例,其中出现过敏反应3例,经正确及时处理后均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玉观;周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牙周病致病因素的探讨(附50例报告)

    牙周组织病是口腔内常见的慢性组织性破坏性疾病,相对的静止期和突发性的活跃期交替出现,半数儿童和几乎全部成人都可患此病[1].

    作者:张太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患者NO、NOS水平及Na+-K+-ATPase活性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方邦江;周爽;文小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院应重视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双重信息知识教育

    医学知识的教育是广大医护工作者与图书管理者的共同责任,医院图书馆是为医学服务的加油机和充电站;是采集、储存、开发、传播知识的资源宝库和信息枢纽.

    作者:郝晓京;陈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生化教学如何为整体护理服务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护理模式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护理功能更具主动性,多样性,独立性.传统的护理教育面临挑战.作为护理教育的基础课--生化,如何应对挑战,更好地为整体护理服务,笔者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作者:冯领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对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血糖控制与否对合并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远期的影响.方法:4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24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19例血糖始终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均进行正确康复训练,以运动功能评分作为评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年后随访结束时,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的提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糖控制组较血糖未控制组运动功能提高更显著,长期预后好.

    作者:王法勤;邵明举;邵素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