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物理学》半开放性实验教学

张翼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 实验内容, 学生创新, 实际操作能力, 验证性实验, 素质和能力, 能力的培养, 医学院校, 条件限制, 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 人才培养, 设计, 目标
摘要:目前,多数的医学院校由于受课时及实验条件限制,医用物理学实验内容多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几乎为零.从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实验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寻求一种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方法:14例ASA Ⅰ-Ⅱ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对照组,n=7),组Ⅱ(艾司洛尔组n=7).组Ⅱ:于诱导前4min以美国百特微泵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1 min-1,诱导时改用艾司洛尔200μg@kg-1@min-1至插管后10min停药.组Ⅰ:以同样的方法,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比较两组诱导前4min到诱导后10min的BP、HR、RPP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组Ⅱ:BP、HR、RPP在全程变化小(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司洛尔是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6512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512例甲次全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手术并发症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观察、处理有关.结论:认真全面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和通畅的引流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小红;谢亮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生物钟指导服药的临床意义

    人与自然界相处的过程中,随着自然界的变化机体的机能状态也相应地发生规律的变化,后来有人将其命名为生物钟(Blochrometer),它是生物体内能支配各方面受时间影响而发生节律周期性变化的一种自体记时装置.

    作者:卢必达;裴的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转移因子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观察

    口腔扁平苔癣是口腔粘膜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上尚无满意疗法.我们采用转移因子治疗本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会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脏外伤后迟发性出血18例治疗体会

    心脏严重外伤所致大出血病人多数未救而亡.我科1985~2000年收治心脏外伤后迟发出血的伤员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献武;张利;石云;罗国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老年人致盲重要的因素,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精神带来压力,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使老年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

    作者:潘明英;赵红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静脉置管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点:①由于套管针的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点,故可较长时间在血管中保留[1];②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1];③减少局部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2];④完成持续或间断给药;⑤其外套管的柔韧、无害及低刺激性,降低了刺破静脉的危险,允许病人适当活动,延长了留置时间[1];⑥应用静脉留置针还可取血标本,从而避免损伤血管,减少患儿痛苦及恐惧心理[3];⑦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现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的一些问题做如下概述.

    作者:刘新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滴青霉素致缓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因发热、咽痛伴皮疹1d于2000年12月22日入院.其父有食鱼虾过敏史.体检:T36.9℃,P90次/min,R20次/min,神志清楚,精神一般,颈、躯干、四肢均可见鸡皮样疹,胸背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帕氏征(一),杨莓舌,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8.7×109/L,中性0.81.

    作者:曹焕珍;叶丽珍;贺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脑-内脏综合症46例病因机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内脏综合症的发病原理,提供原发病因致其出现的神经解剖学依据,明确其指导意义,并借以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选择重症脑出血致内脏综合症46例,均经CT扫描确认,并按日本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不低于50mL.结果:全部病例按本文理论指导治疗,存活率达76%,高于传统的50%.结论:正确认识脑-内脏综合症的发生机理,对降低其死亡率及对引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重症脑出血的诊治,有着重要意义,为理解其临床改变与神经解剖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明并开拓了新的视野.

    作者:杨小平;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

    我院1995~2001年收治继发性脑室出血43例,均行持续低位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修春明;王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患者NO、NOS水平及Na+-K+-ATPase活性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方邦江;周爽;文小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对护士长的几点要求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长不仅应具备较高职业素质,而且应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着力提高本科室护理水平发展的潜力.

    作者:韩丽华;李美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58例死胎产科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死胎的引产方法,产时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死胎病例.结果:对于死胎患者,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法优于缩宫素静滴引产(P<0.05).分娩方式一般以阴道分娩为主.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可预示患者的预后情况.纤维蛋白原越低患者愈后越差.结论:对死胎患者应尽早行引产术,以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周清平;汪锡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院应重视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双重信息知识教育

    医学知识的教育是广大医护工作者与图书管理者的共同责任,医院图书馆是为医学服务的加油机和充电站;是采集、储存、开发、传播知识的资源宝库和信息枢纽.

    作者:郝晓京;陈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永春县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为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实行围生保健,为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提供依据,笔者对1991~2000年我县孕产妇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绢;姚中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信任、爱护尊重的以高尚道德情操为核心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社会公共关系的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应是友谊,平等,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

    作者:魏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骨科病人通便的饮食调护

    凡大便过于干燥坚硬,以致排便艰涩不畅畅,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一般间隔超过3d以上),称为便秘.便秘有许多相关因素,而骨科病人便秘相关原因有:久卧气虚,大肠传导无力;年老久病,气血两虚,津枯肠燥;活动量少,肠失传导;饮食成分改变,粗纤维食物减少,摄入量不足;精神紧张,环境改变;术后血虚肠燥等因素所致.便秘是骨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老年病人,便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肖雪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从医师资格考试谈医学教育

    目前已经有行业开始实行执业资格考试,但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由行业主管部门独立组织实施的只有医师资格考试(1998年6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这体现了立法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信任和对医学考试高度重视.

    作者:朱瑾;李绿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ED的护理配合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0-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是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痛苦小,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可早下床活动,腰椎稳定性好等优点.我院手术室2000年10月~2001年3月应用MED手术36例,效果很好.现对手术护理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吴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银屑病

    目的:为明确银屑病与β2微球蛋白(β2-M)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清β2-M 水平的检测,同时测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β2-M的检测采用125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寻常型银屑病血清β2-M水平显著性增高.尤以进展期为甚(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进展期升高又较稳定期明显(P<0.01).地图状较点滴状高(P<0.01).寻常型银屑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gA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检测结果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可能包括角朊细胞,淋巴细胞等在内的有核细胞过多地破坏,使得血清β2-M浓度显著升高,尤以进展期为甚.寻常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体内可能也存在一定量自身抗体.使得血清β2-M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上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反复交替的现象,以及治愈的银屑病复发率比正常的人群发病率高的可能原因.寻常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也进一步说明寻常型银屑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检测的结果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寻常型银屑病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作者:吴瑞勤;孙越;朱光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