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黎玲;何玉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C3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68名(18~59岁)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留取了血液标本检测免疫球蛋白和C3.结果:血液透析后Bun和Scr下降,CO2CP、IgG和C3上升(P<0.01),IgA、IgM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合并对机体不利的免疫损害,血液透析能明显改善尿毒症的症状,增强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窦月;范淑珍;吴依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精神病人拒食行为在精神科临床相当常见,拒食不仅防碍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恶化,甚至会产生各种躯体并发症.因此了解精神病人拒食行为的原因,加强对拒食病人的心理劝导与疏导护理,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顾汉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加小剂量硫酸镁联合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钠5000U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共1次;25%硫酸镁液0.2mL@kg-1@d-1)加10%葡萄糖液50mL微泵静脉3h泵入.每日1次,3~5d.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加小剂量硫酸镁联合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马红琴;张春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延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脑梗死病人红细胞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歧化酶变化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脑梗死病人静点尿激酶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红细胞LPO、SOD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LPO明显降低,SOD明显增高,两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延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脑梗死后体内自由基增高,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曹文斌;郎洪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心肌炎的发病、临床症状、治疗及转归情况.方法:分析128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引起心肌炎的前驱感染以病毒为多.笔者总结的128例中,临床上考虑为病毒感染者108例,占84%.治疗以休息及心肌细胞营养药物为主.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多在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心肌酶及心肌抗体多在3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临床治愈率达100%.无1例死亡.结论:心肌炎的病因及病理较复杂.治疗效果明显.愈后良好.很少有留后遗症及影响生长发育者.
作者:吕黎玲;何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88例经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自愿入选,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常规西药加通心络治疗)与对照组(43例,仅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粘度的变化.通心络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总服药与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通心络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在病人观察期间,5例病人诉上腹不适,加服保护胃粘膜药后症状缓解,2例病人因上腹胀痛,中途退出临床观察,其他病人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口服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陈红卫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0例,经及时抢救,36例痊愈,抢救成功率达94.9%.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景代群;邓广菊;邢玉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对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临床诊断为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行PPD试验、痰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CT、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120例临床诊断为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临床表现+PPD试验、临床表现+痰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CT、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分别为52、58、54、62、84、106例.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痰液抗酸杆菌染色、临床表现+PPD试验、胸部X光、CT检查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是诊断早期支气管内结核佳的方法.
作者:杨凤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指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肺泡表面的粘液,检查其细胞成份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我科1998~2002年间利用这一灌洗技术(灌洗液采用生理盐水加激素加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作了近1000例支气管肺泡灌洗,取得了显著疗效.下面就简单谈一谈对支气管肺泡灌洗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进入21世纪,加快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经济所需的人才,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2001下半学年学校建立完成数十间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室,为研究生、本科、专科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硬件设备.
作者:高学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既要作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工作,更要熟练地掌握好静脉穿刺.以下结合几类病人的静脉穿刺,介绍个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姬晓青;李新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病理诊断为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两例均见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对46XY组型、呈纤维条索状胚条性腺者要特别注意多取材、多切片可以防止漏诊.卵巢性腺母细胞瘤有其特殊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纯性腺母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恶性潜能,需与无性细胞瘤、伴环状小管的性索肿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性肿瘤相鉴别.
作者:施莉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心内血浆AM水平、心钠素(ANP)、血管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甲状腺激素异常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CHF的疗效观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笔者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张永旺;雷宗霖;张晓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正确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简称双腔尿管),提高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总结分析了使用双腔尿管118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发生尿管滑脱7例,气囊嵌入尿道5例,尿路感染3例.结论:注意双腔尿管的质量检查及有关的操作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导尿成功率.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和领导者,担负着日常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业务训练、操作考核,她们的工作繁杂、琐碎,充满了汗水与艰辛.因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必须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良好的管理能力及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刘苏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一般资料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简称HUS,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急症,好发于婴幼儿或孕妇,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极易误诊.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云辉;张泽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临床护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连续性、时间性较强的技术工作,而临床症状的护理观察则是护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现仅就疾病先兆症状的护理问题谈谈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学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八角莲为多年生草木,药取其根茎,性温,味苦寒,归肺经.多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毒蛇咬伤.曾有服用八角莲中毒死亡报道[1],但对其中毒后系统诊治未见报道.我院地处鄂西北,近3年收治4例服用神农架林区产八角莲中毒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黄金平;万雨明;黄俊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于2001年3月收治1例因牛角戳伤颌面部、鼻部鼻窦及眼部复合伤的患者,因该患者伤口部位特殊,不能进食,并且该患者来自边远山区,经济较困难,不能接受静脉营养.因此,我们为其制定出一套非要素膳饮食进行管饲,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吸取了大量营养,伤情恢复迅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玲;丁文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松气囊止血带后常会引起血压下降,在松气囊止血带前适量加快液体量,能有效地预防血压骤降.笔者对40例择期胫腓骨手术的患者采用松气囊止血带前适量加快液体量,并进行血压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建黎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