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敏华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28例出血热病人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根据各期病情变化,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黄芪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于5%GS250mL中静脉滴注,结果:黄芪治疗组对改善症状以及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在出血热治疗中有调整免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作用.
作者:于兴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疼痛是癌症病人普遍存在的症状,是造成癌症患者恐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时甚至胜过死的威胁[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喻荔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术后因种种原因再次急诊手术,往往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同时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记录完整的急诊再手术麻醉小结如下.
作者:杨慈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使用感觉器官去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而护理观察是用护理手段,经过护理人员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收集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信息过程.观察能力是护士进入临床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作者:杨素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思美泰引起外周血管的变化,研究其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40例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胆汁郁积患者,静脉注射思美泰500~1000mg/d,观察静脉注射部位血管的变化.结果:40例肝内胆汁郁积患者,静脉注射思美泰后,注射部位外周血管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改变(40例)、呈现条索状红线4例、发红5例、肿胀3例、灼热6例、疼痛2例,注射部位外周血管变硬与呈现条索状红线、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冷、热敷等相应的处理,注射部位外周血管硬化改变,可以明显减轻.结论:思美泰有引起患者外周血管硬化的副作用,恰当的处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
作者:华琳;王静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尤其中层干部是医院实施有效行政、业务管理的骨干力量,其工作作风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医院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作者:冯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1年12月对6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住院患者,经禁食、制酸等常规止血无效,予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结果:有效率达85.3%,副作用小.结论: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安全有效,价格低.
作者:曹灵红;刘玉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水平及WBC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107例细菌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RP明显升高(P<0.01).71例病毒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若以8mg/L为两者的临界点,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100%(107/107),而病毒感染组为0%(0/71).结论: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检测血清CRP水平可正确灵敏地鉴别感染的致病病原体,有助于临床作及时的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俞华军;崔维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对患者的护理正确与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护理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应引起重视.
作者:连秀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飞跃;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广泛的涉及健康问题,即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一项和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这说明护理学不仅涉及医学科学,同时也涉及到伦理学.
作者:赵月盈;邱明霞;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泻痢停片为抗菌药,主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和其它肠道致病菌引起的胃肠炎等.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泻痢停片疗效确切,价格适中,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作者:郝立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Ig静脉滴注,每次2.5g,每周1次,连用8周.结果:治疗组60例中显效4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58例中显效0例,有效8例,无效50例,总有效率16%,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ⅣIg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琴;袁志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水钠潴留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特征,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起着重要作用,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及水钠潴留,加重CHF.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利尿剂联用,可从多角度改善上述症状,从而改善CHF.
作者:薛伟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处方是医疗过程中医师为病人诊断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对医药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处方书写不合理或配伍不当以致药剂人员错配错发,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经济和治疗上的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根源之一.
作者:孟照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危害性极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引起急性、慢性迁延性活动性肝炎.有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作者:姜赵华;孙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食管、贲门癌病人由于术前多有进食困难,很多患者营养状态较差,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所以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光巧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现有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制首乌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炮制品之间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建议采用清蒸法制备制首乌.
作者:林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0例TTV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利巴韦林150mg/次,3次/d×3月;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20%,TTV DNA转阴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60%,TTV DNA转阴率达50%.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30%,TTV DNA 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80.0%,TTV DNA阴转率达7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ALT、AST复常率40%,TTV DNA阴转率0%;治疗组:ALT、AST复常率达90%,TTV DNA阴转率9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TTV型肝炎有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使TTV DNA转阴的作用.
作者:俞斐;周桂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乳腺血管肉瘤极少见,且易误诊.本文对6例乳腺血管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误诊原因、生成时间进行观察分析.认为凡遇到乳腺血管瘤的患者应引起重视.防止血管肉瘤误诊为血管瘤.
作者:孙苏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SA在诊断泌尿系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IRMA法检测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血清PSA水平,并对其进行术后动态观察.结果:61例泌尿系肿瘤患者中,28例膀胱癌病人中,男性23例,13例阳性(56.5%),女性5例,1例阳性(20%).33例肾癌病人中,男性22例,9例阳性(40.9%),女性11例,5例阳性(45.4%).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阳性患者术后PSA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PSA对诊断泌尿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作为诊断前列腺疾病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元杰;张国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