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宫颈观察与护理

肖秀萍;林娜;赵梅晶

关键词:利凡诺尔, 羊膜腔内注射, 引产, 宫颈扩张, 中期妊娠, 宫颈成熟, 成功率, 缩短, 理想, 方法
摘要: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61例中期妊娠行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为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对一部分宫颈扩张不理想的,采用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使宫颈扩张,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普鲁卡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普鲁卡因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易被人们忽视.一旦出现,起病较急,且来势迅速,所以更应引起我们医护人员的警惕.现将我科1例普鲁卡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萍;刘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施他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宣教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胰腺消化酶对本器官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多有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用施他宁治疗本病共76例,疗效良好.具体护理如下.

    作者:王海霞;刘聪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21例急性脑血管病后出现焦虑抑郁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与非干预的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同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也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对急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恢复作用,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作者:程绍忠;孙振香;李清华;姜翕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96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占门诊病人的50%以上.由于此病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又是引起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相当部分患者伴有多种症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给生活带来不便,故寻求有效、简单、方便、安全且易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接受的治疗方法很有必要.我院近年来应用德国百克顿制药厂研制的爱宝疗浓缩液及爱宝疗阴道栓剂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科整体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护理模式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中国护理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趋势.我院儿科自1998年9月创建模式病房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道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痰的癌细胞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痰内癌细胞检出率,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痰标本的留取.好是早晨先漱口后留第1或第2口痰,因为其中脱离细胞较多,没有过多食物残渣的干扰阳性率较高.

    作者:马荣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不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方法

    外伤患者伤后24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按常规,传统的注射方法和教科书上都强调,如果TAT皮试呈阳性,应采用分多次小剂量注射液进行脱敏注射.我科1996年6月~2000年9月间应用不脱敏注射TAT3600例,不分男女老少,无1例出现过敏反映,因此认为有临床实际意义.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梅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氧化剂对小儿心肌炎的影响(附25例分析)

    为探讨氧化剂对心肌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我科观察了辅酶Q10、维生素C、丹参等药物治疗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一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虹;林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婴肝综合征HCMV感染临床与肝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酶标化学发光定量斑点杂交技术测定患儿尿HCMVDNA,并与血清ELISA法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用速率法检测肝功能.结果:30例婴肝患儿血中ELISA法检测HCMV抗体阳性,占16.67%,尿定量斑点杂交检测阳性,占56.67%,HCMV感染和肝功能损害,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219,P<0.001),尿中阳性率越高,肝脏损害程度越重.结论:随着核酸技术的进展,方法愈先进,检出阳性率愈高,证实HCMV是婴肝综合征的重要病原,对有肝功能损害者,要想到可能存在HCMV的感染.

    作者:杨波;李刚;孙正芸;彭京红;李雪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肱骨上段侧位近距离摄影体会

    肱骨上段侧位像一般采用穿胸侧位投照,但因穿胸侧位机体较厚,重叠的骨骼和软组织较多,X线胶片很难将肱骨上段侧位像满意显示.有些书籍及刊物对肱骨上段穿胸侧位摄影虽有论述,一般采用70~100cm距离投照,但实际投照的X线胶片总是不甚清晰.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参考了一些有关肱骨上段X线近距离摄影技术,对肱骨上段穿胸侧位用近距离摄影,这样可使近X线焦点重叠较多的骨骼和软组织放大失真,使投照的肱骨上段影像更加清晰,此投照位置对检查肱骨上段外伤,骨折错位,不能移动的病例等疾患都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邱培国;邱培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关于对克东县水泥厂81例疑诊尘肺病的统计分析

    我县水泥厂以生产硅酸盐火山灰水泥为主.全厂有5大主要车间,即生料车间、翻砂车间、成球车间、熟料车间和水泥车间.接触粉尘可分为原料粉尘、熟料粉尘和水泥粉尘3种.该厂环保意识较差,防尘资金投入小,防尘除尘设备不配套,职工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一直很高.近年来采取了一些防尘措施,粉尘浓度有所降低.现将我站对该厂4次疑诊尘肺病的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艳;梁秀清;费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20例

    我院近3年来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2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收治住院患者170例,均符合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2~15年,平均时间9年;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3~14年,平均时间8年.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作者:裘健;于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静脉穿刺的心理因素与技巧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穿刺,特别是一些急危重患儿的静脉穿刺,普遍存在一定的难度.护理操作人员除要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和经验外,患儿、家属及护理操作人员的心理因素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作者:赵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孔钻颅置管引流和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49例

    我院近3年来采用细孔钻颅置管引流和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49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成勇;管键;高培君;赵文卿;赵新军;吕希玉;杨光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对我院在1994年2月~1998年10月收治的无明显合并症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抗凝、溶栓及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文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本文将静脉应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68例,女性33例,年龄在16~72岁.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12~72h作胃镜检查诊断,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1例,胃溃疡30例.出血程度:轻度23例,中度43例,重度35例.

    作者:冯冬仙;刘聪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药红花致可逆性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于2000年4月起突然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心脏传导障碍表现.拟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明显.于7月18日始用红花针剂治疗,每次2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用药前为窦性心律,有频发室性早搏,心率65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0.08s,Q-T间期0.42s.用药15d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类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心率61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为0.12s,Q-T间期0.46s,嘱停药.于停药20d后再复查心电图,类似CLBBB消失,未见异位搏动,心率70次/min,P-R间期0.14s,QRS时限0.08s,Q-T间期0.40s.

    作者:任英;潘春生;潘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铋剂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愈率及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104例Hp相关性DU门诊患者,按2:1:1随机分成A组52例、B组28例和C组24例.A组:泮托拉唑40mg q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继服泮托拉唑40mg qd×21d;B组:奥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呋喃唑酮100mg bid×7d,改奥美拉唑20mg qd×21d;C组:雷尼替丁150mg bid+丽珠得乐100mg qid+阿莫西林500mg tid+甲硝唑400mg tid×14d,继服雷尼替丁150mg bid×28d.结果:ABC三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4.2%、92.9%和62.5%;Hp根除率分别为94.2%、92.9%和66.7%.结论:由泮托拉唑组成的低剂量短程新三联疗法,对DU的疗效和Hp清除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明显优于雷尼替丁、铋剂四联疗法(P<0.01),成本效益比仅为B组的1/2~2/3,药物副反应不足C组的1/3.方案A是一种新的高效、经济、安全实用的Hp根除方案.

    作者:臧国祥;熊国强;李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喘咳液对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

    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儿喘咳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肺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连续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后第1d肺毛细血管壁充血并挤压毛细血管壁,第8d肺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增生.而用小儿喘咳液连续治疗7d后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程度减轻,无胶原纤维增生.证明小儿喘咳液对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华;黎世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自我保护措施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很强,同时毒性也很强,不仅对病人,而且对长期接触这些药物的护士也有一定的危害性.笔者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志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