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的性别差异

李振华;丁洪新;王春雨

关键词:心肌梗塞, 急性, 性别, 预后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死亡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28例(其中男190例,女138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并发症、血脂、血清酶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死亡率高(17.3%υs6.8%,P<0.05),女性病例年龄高(69.10±10.00vs 57.94±11.91,P<0.001),高血压史多(47.82%.vs34.21%,P<0.05),血脂水平高(5.73±1.38vs5.27±1.16mmol/L,P<0.001),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高(786.34±138.52 vs648.32±113.8IU/mL,P<0.01)和非Q性心梗多(21.74%υs12.63% P<0.05),单变量死亡因素分析,高龄(年龄≥65岁),非Q性心梗,CPK峰值、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高死亡率与性别本身无关,而与年龄和梗塞范围有关.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心痛定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我科1995年1月~2000年1月采用心痛定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作军;张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我科使用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立止血治疗的458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458例颅脑伤中,单纯脑挫裂伤出血10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13例、单纯颅内血肿137例.行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365例次.458例脑伤病人中,并发消化道出血46例、呼吸道出血35例、尿道出血23例.立止血常用方法:入院后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3d.对于合并全身其他脏器出血者,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视病情决定停药时间.结果:与其他临床常规止血药物相比,立止血的止血效果肯定、安全迅速、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立止血是颅脑伤病人颅内出血和并发其他脏器出血的首先止血药物.

    作者:钟天安;张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体会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很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笔者将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集的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明;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吸痰的操作体会

    我科1998年~2000年收住新生儿窒息患儿共186例,现就将新生儿窒息病人如何合理吸痰的操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护理难点及护理对策

    流行性出血热(EHF)因各期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且各期也有交叉重叠,因此,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棘手,并发症严重等而成为EHF早期护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早期护理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进行预见性护理,即认真收集病人资料,特别是病人既往史的情况,可使患者入院早期即可突出监护重点,密切观察EHF各期变化特征及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CPM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愈创伤,而应该注重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命的质量,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CPM(持续被动运动)理论的提出对骨科病人的创伤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勇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例荒酸二甲酯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

    在临床上由荒酸二甲酯所致的中毒病人比较少见.我所于2000年4月收治了1例因接触荒酸二甲酯后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张跃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1例临床分析

    小肠原发性非霍其金恶性淋巴瘤(MHL)较少见,本院1981年~1999年共收治小肠恶性肿瘤136例,其中以腺癌居多76例,恶性淋巴瘤居其次31例,现就这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田永生;付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75例院内外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外肺部感染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75例院内外肺部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或连续3d晨痰或1d晨痰定量培养获明确致病菌.院内感染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占87.5%,以绿脓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大肠杆菌为主;无基础疾病院外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占76%,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基础疾病的院外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2.0%,仍以绿脓杆菌、克雷白氏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院内外肺部感染致病菌菌群分布不一,药物敏感性不同.治疗上要全面考虑,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效治疗或控制感染.

    作者:黄艳芬;左万里;黄炎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枢复宁与胃复安、维生素B6联合应用预防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为使化疗过程顺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将枢复宁与大剂量胃复安及维生素B6联合使用,预防化疗恶心、呕吐,并以用胃复安、维生素B6为对照组比较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芬;王尚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显微外科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断指再植病人日益增多.我院2000年下半年接收断指再植病人46例,经近期随访,再植手术成活率达92%,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群;董玉敏;杨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奥湿克片剂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目的:探讨奥湿克(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人工流产术前30~60min口服奥湿克片剂2片(含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术时宫颈口扩张、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收缩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术前口服奥湿克使宫颈松驰,子宫收缩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镇痛效果好.结论:口服奥湿克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郑锐青;林兰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工、Ⅱ、Ⅲ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分析

    目的:研究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方法:采用重庆大学维克多生物工程研制的全自动血流变仪,该仪器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一个独特的动力学系统,使样品经历流速缓慢变化流动,通过对系统中的压力(即流速)即时间变化的测量,求得不同切变率下样品的表观粘度.结果:通过38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及36例正常人还原粘度(ηb-1),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进行平行检测,显示出Ⅰ期高血压患者(ηb-1),ηp,Hc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ηb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期高血压患者ηp-1,ηp测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ηp,Hct测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高血压患者,ηb-1,ηp、η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者差异(P<0.01),Hct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液粘度的异常是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的共同特点,随着血压及合并靶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Ⅲ期高血压患者粘度值>Ⅱ期高血压粘度值>Ⅰ期高血压粘度值.因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宗玲;薛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在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区,各形成13×2cm,10.5×1.5cm,9.5×2.0cm的缺损区.根据缺损处形状、大小将大块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加工后植入缺损区并用骨钉固定.术后小腿前后石膏夹板固定14月,14月后去夹板行走,随访2年.结果:3患儿术后2周均有局部组织轻微红肿,体温一过性升高,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1~2月宿主骨同移植骨交界处有骨痂生长,3~5月宿主骨同移植骨融合,11个月内移植骨爬行替代完成.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年).结论: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病灶区的彻底清除,术后排斥反应轻、骨融合快、无复发.

    作者:陈鸣;田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蝉衣退热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82例

    笔者应用自拟蝉衣退热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82例,设西药对照组78例,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93.9%和78.2%,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92.3%,平均退热时间为1.83d和2.74d.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而治疗组显效率和退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均P<0.01),显示本方能明显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作者:薛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产后大出l血的早期表现及观察

    本文对产妇产后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进行了早期的临床观察及处理,64例大出血产妇治愈率达100%,其中,有产后因子宫收缩疲乏引起大出血的产妇46例,占总人数71.8%;因软产道裂伤未及时缝合或缝合不彻底引起大出血的有18例,占28.2%.阐述了大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及观察,认为产妇产后应严密观察,注意血压、脉搏、面色及阴道流血情况.

    作者:钟巧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的体会

    自1990年1月~1998年1月,对68例截瘫患者呼吸道管理的体会,认为严格按照呼吸道护理常规进行呼吸道管理,通过体位引流排痰、雾化吸入排痰及吸引器吸痰等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方彩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肋骨骨折X线漏诊病例分析

    普遍认为肋骨骨折易漏诊,笔者研究了30例漏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明利;丛德宽;张旭东;熊武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98例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Ps)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根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1/3死亡病例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增多,ADRs的报告率也逐年增加.所以正确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梁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怎样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整个医院质量水平的缩影,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质量的管理,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是垂直领导,

    作者:肖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