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霞
目的:寻求治疗痤疮的新药品.方法:根据痤疮发病的具体特点,制备克林霉素面膜,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克林霉素面膜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为94.34%,相对于空白面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的具体特点,设计制剂处方,就能制造出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
作者:林爱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男:女为1.9:1,入院小年龄8个月,大年龄7岁,其中足月顺产52例,早产2例,生后有轻度窒息4例,惊厥前发热时间小于或等于12h者50例,大于12h者8例,初发惊厥48例,复发惊厥10例,初发与复发情况见表1.
作者:张彦荣;李耀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精神症状是指异常的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紊乱的表现.它们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是精神障碍临床征象的组成部分,是精神障碍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精神疾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精神疾病症状学的教学效果,是教学人员经常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的不断改革、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临床见习,医学理论教学变得既生动又直观,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精神医学中的症状学这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又多又复杂,很多同学难以全面掌握,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理解.因此,这就给教学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教好这门课,教学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原因及发病机制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作者:邓荆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多属于中医肺胀范畴,临床多见咳、喘、痰、肿等证.笔者自1990年1月起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法,治疗40例肺心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40例均为住院病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透检查,均符合1972年“全国肺心病急性发病期疗效考查参考意见”标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8~69岁,平均56岁;病程长31年、短8年,并发肺性脑病3例,心律失常5例. .1.2观察项目观察项目包括临床主症及体征,如咳嗽、气喘、痰液、呼吸以及神志变化和肺部体征,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以及离子变化,X线检查等.
作者:刘俐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辐照氟银猪,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敷料,治疗烧伤病人与皮肤缺损、溃疡、褥疮等已有人报到,我科根据病人的烧伤情况应用辐照氟银猪皮创面外用与贝复济(BFGF)联合应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辐照氟银猪皮(含氟呱酸和硝酸银)由江西烧伤研究所提供,冰箱冷藏保存,使用时将装有辐照氟银猪皮包装袋打开直接浸入0.1%新洁尔灭溶液中软化,软化后打洞备用.贝复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6000am/瓶喷雾剂,批号为990829,4℃保存.
作者:王长慧;王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份,从川芎中提取而得,是一种生物碱,又名川芎1号碱,四甲基吡嗪,有盐酸川芎嗪和磷酸川芎嗪两种,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所以,早年的川芎嗪也主要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来研究和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了川芎嗪的许多药理特性,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关于川芎嗪的不少研究成果曾获得政府的奖励,为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弄清川芎嗪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作者:张鹤玲;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危重病人抢救需要考虑时间、空间、人力、设备、药品等因素.①抢救时机: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开展抢救.②抢救环境:建立一定床边空间,满足抢救时人流、物流需要.③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通力协作团队.④完善的设备、药品、物品及熟练的使用者.抓住抢救时机与条件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孙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Gos3~12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存活26例(86.67%),死亡4例(13.33%).结论:选择微创手术分减压术后用纤溶药物溶化残余血肿,效果良好.
作者:谢宏刚;吴新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介绍自体颅骨片蜂蜜冷藏延期修补颅骨缺损.方法:将骨片浸入蜂蜜中冷藏(0℃~4℃)3~6个月后再用于修补同一患者的颅骨缺损.结果:共10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脑内血肿5例,混合性血肿1例,AVM出血1例.修补术后无一发生感染,外观完美.6例经1~3年随访,2例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蜂蜜冷藏保存颅骨片是一种简单、可行的体外保存方法.
作者:蔡为人;邓传宗;王世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护理科学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事护理学教学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到,现在的护理学教育无法跟上高科技的步伐.199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在社会上进行了3个调查均提示,现行的医学教育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健康模式已由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已不仅局限于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为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掌握更多的其它学科知识.如何培养我们的护生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护理工作者呢?笔者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张旭;周立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多虑平联合心痛定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46例,与单独应用心痛定治疗92例进行比较,观察到前者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IBS诊断标准参考1987年全国慢性腹泻讨论会标准.诊断为IBS(腹痛伴腹泻型)138例,均在本院门诊诊治.按2:1设立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3.5岁,病程0.5~3年,平均1.4年.对照组92例,男52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岁,病程0.5~3年,平均1.3年.1.2治疗方法治疗组:多虑平25mg 3次/d口服,心痛定10mg 3次/d口服,每2周为1疗程.对照组:心痛定10mg3次/d口服,2周为1疗程.疗程中每周复诊1次,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
作者:徐捷;倪海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8例行急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结果:94%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存在多种心理状态并存的现象.结论:及早实施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冯健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科1998~1999年共收治老年低热烧伤病人29例,占同期烧伤患者的5%,笔者对老年低热烧伤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总结出老年低热烧伤的原因以及烧伤后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60~84岁,平均69岁.23例为热水袋烧伤,伤后就诊时间为发现后1h~125d,烧伤面积0.2%~1%,均为混合度及Ⅲ度创面.烧伤部位为足踝部10例,小腿7例,大腿5例,上肢2例,躯干及臀部5例.
作者:王雅秋;梁伟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1]已被确认为糖尿病的四大基本疗法.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根治,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其周期长,耗资大,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迫使病人乱投医,乱服药,饮食中也陷入误区,不少人因此致盲、致残、致死.我院于1997年7月开始设立糖尿病研究中心,在多学科协作下,开展了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成立糖尿病咨询门诊,为东莞地区糖尿病患者设立了首家集知识教育、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于一体的研究中心.本文着重介绍对饮食疗法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秀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诊断、锥颅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指征及方法.方法:自1994~1999年我科共对3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施行锥颅治疗.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大90d,小8d,平均54d.硬膜下出血19例,脑内出血8例,硬膜下合并有脑内出血11例,其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结果:38例患婴经治疗全部病愈出院,无1例死亡,随访0.5~1年,2例有轻度偏瘫,另3例语言发育迟缓,无其他严重后遗症.结论:本病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及时行外科手术是降低本病病死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晏广;杨炳湖;荆国杰;杨魁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无痛分娩可显著减轻产妇疼痛,甚受欢迎.由于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镇痛作用满意、可靠且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因而在大医院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基层医院对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有多种顾虑而未能很好推广.本文研究表明:低浓度布比卡因加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止痛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 1998年6月~2000年元月在本院就诊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中选50例ASAⅠ~Ⅱ级产科情况正常,估计可经阴道顺利分娩且志愿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另选50例ASAⅠ~Ⅱ级估计可经阴道顺利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赵建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我院自1998年开始开展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用T型硅胶管进行盆腔引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1998年1月~2000年12月3年间要求作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所选择病例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诊断明确,无恶性肿瘤倾向.年龄小28岁,大53岁,平均年龄40.5岁.子宫小如妊娠6周,子宫大如妊娠16周,无心肺功能异常及肝肾功能不全.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2例,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后经阴道留置引流管;对照组48例,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后关闭后腹膜,不留置引流管.两组病例年龄、病种、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朱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小儿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颇多,如儿科门诊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等,但由此引起的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甚少.笔者近年来收治¨例由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3例,农村7例,城市4例.年龄3~14岁.其中流行性腮腺炎5例,水痘3例,麻疹2例,风疹1例.所有病例均因原发病后1~2周发生步态不稳或不能静坐而就诊,其中6例在发病期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
作者:姚静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总称,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许多疾病,它们之间有许多区别,也有非常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同时,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危害大之特点,一旦误诊误治,可带来极为不良的预后.因此,需要特别谨慎加以鉴别.现结合笔者日常临床工作,谈谈在诊疗女性急腹症病人时的几点体会.1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特征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具有如下特征:①腹痛部位多局限于下腹部,并向会阴和骶尾部放射;②急腹症多与月经失调或妊娠有关;③多有妇科病史或体检发现腹内出血,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④急腹症多为单或一侧较明显.密切妇科与外科之间合作,减少误诊,予以正确处理.这是外科医师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作者:蒋锦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30例,10mg,1次/d),非洛地平组(30例,5mg,1次/d),硝苯地平组(30例,10mg,3次/d),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及血、尿β2微球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白天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0.01),夜间平均血压及24h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小,与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改善肾功能,而硝苯地平不能平稳降压,无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迎春;余琴;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