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证治

张振宇

关键词:肝郁肾虚型, 女性更年期, 肝郁型, 中医诊断学, 绝经前后诸症, 高等医学院校, 中医辨证, 中医妇科学, 肢体麻木, 月经量少, 月经后期, 牙齿松动, 胸闷, 五心烦热, 四诊合参, 失眠, 乳房胀痛, 临床观察, 经期延长
摘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属于绝经前后诸症,大约年龄在45~55岁这个时期.根据笔者10年临床观察,对其更年期综合征的证治方面有所感悟.现介绍如下.1中医辨证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分型标准参考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5版)<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将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为4型:①肝郁型:面身烘热汗出,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烦躁易怒,胸肋、乳房胀痛,口干口苦、纳差;月经后期或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量多或崩漏,舌红或淡红、苔白或黄,脉弦或脉细数.②肾虚型: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头晕健忘,疲乏倦怠,腰膝酸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或形寒肢冷,牙齿松动、脱落等,舌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数.③肝郁肾虚型:兼有肝郁型及肾虚型主要症状者.④肝郁肾虚夹瘀型:在兼具肝郁型及肾虚型主症的同时,伴见头痛,腰痛,肢体麻木,胸闷胸痛;月经量少,色暗、多块或崩漏带有血块;肌肤甲错,瘙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Gos3~12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尿激酶溶解治疗.结果:存活26例(86.67%),死亡4例(13.33%).结论:选择微创手术分减压术后用纤溶药物溶化残余血肿,效果良好.

    作者:谢宏刚;吴新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322例宫颈糜烂调查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探讨已婚妇女患病状况,明确防治重点,保障妇女健康.现将我所322例宫颈糜烂患者情况的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999年4月,笔者对泾县宣纸厂女职工和家庭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总普查人数611人,患宫颈糜烂322例,患病率为52.7%.根据糜烂程度分轻、中、重3度.Ⅰ度215例,占66.77%;Ⅱ度92例,占28.57%;Ⅲ度15例,占4.66%.由此可见Ⅰ度糜烂患病率高.

    作者:张月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手术室护生的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护士学会临床思维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带教老师必须具备专科带教理论及科学的带教方法.现就其发表几点见解.1注重建论施教,制定科内带教计划实习护士初到手术室时,大多有紧张、恐惧心理.缺乏系统,完整的护理知识,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初到科室时,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统一讲述手术室工作的一般特点及手术室分布概况,然后由有经验的护师(三年以上)带教的方法掌握手术配合的基本知识,力求在规定的实习时间内完成实习计划,达到教学要求,获得预期效果.通过实习不断提高护生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实习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护生做到准确、及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孙燕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采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在1999~2000年对3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科共收治37例,年龄26~52岁,平均41.8岁.全部病例经B超、CT和DSA动脉造影确诊,部分病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频、过多、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

    作者:田桂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护士在病区抢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危重病人抢救需要考虑时间、空间、人力、设备、药品等因素.①抢救时机: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开展抢救.②抢救环境:建立一定床边空间,满足抢救时人流、物流需要.③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通力协作团队.④完善的设备、药品、物品及熟练的使用者.抓住抢救时机与条件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孙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推按运经仪加肾石通冲剂治疗尿石病45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20岁以下者1例,21~30岁17例,31~40岁7例,41~50岁11例,51岁以上9例.其中左肾结石13例,右肾结石14例,双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1例,全组45例中合并肾积水7例.

    作者:林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对糖尿病人实施分层次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在发达国家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我院内分泌科从1997年6月30日开始实施整体护理,而健康教育又是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1997年9月~1999年5月我科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人103例,年龄为17岁~72岁.其中文盲13例,小学以上文化程度34例,初中文化35例,高中以上文化34例.89例有合并症.103例中2型糖尿病人86例,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除与护士的耐心及教育方法有关,还与病人的文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我科对103例糖尿病人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亚南;钱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硬膜外腔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借助腰椎X线平片定位,对2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小关节内缘行硬膜外腔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随访2~18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近期优良率81%.结论:经硬膜外腔椎管外侧角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熊东林;蒋劲;张德仁;张敏;卢卫;肖礼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辨证使用金匮肾气汤加龙骨、牡蛎治疗高血压体会及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早期可无症状,只有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而暂时出现的轻度血压升高,且随时间改变,会逐渐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乏力、心悸等,大便干结,胃纳一般,小便调或夜尿频,间或有腰膝酸软,舌质淡黯或红,苔少或黄腻,脉弦细或沉.临床多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多用平肝潜阳的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但时有不佳,而又因表现出一派阳亢之象,故不敢冒用附、桂之剂,即使用之,也是慎之又慎.

    作者:丛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血清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PSA(F-PSA)和总PSA(T-PSA)及游离态/总(F/T)PSA比值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检测未经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和29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F-PSA和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百分率值在前列腺癌组中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若总PSA限定于4~1OμL范围内,应用F/T百分率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P<0.01),而两组总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T百分率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总PSA在4~10μg/L范围时,应用F/T百分率值较总PSA为佳.

    作者:张国元;唐中;邓健康;周祖寅;廖涛;郭晓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剂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临床状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发展为AMI.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2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1979年WHO推荐的及1994年南京召开的有关UAP诊断治疗研讨会诊断标准诊断的UAP病人8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1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8例,自发型心绞痛11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4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9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6例,自发型心绞痛10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4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并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桂才;唐世英;吕喜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益气升阳法临床应用举隅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恒<脾胃论>中主要法则之一,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专为中虚气陷而设,治脾胃气虚之证.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法治疗许多难治之症,均获显效.现例举3则,以飨读者.1飧泄证陈某,女,34岁,工人,1998年9月14日初诊.有腹痛便泻史2载,遇劳辄发.20d前旧疾又作,肠鸣腹痛,便下稀水,日登六厕,有下坠感,大便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过敏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先后用过黄连素、次碳酸铋、泻痢停等药20余天,均未见好转.审其脉症,肠鸣腹痛,便下不爽,日登数厕,挟有不消化物,小腹胀坠,劳累加重,舌苔白腻,脉细弱.此乃脾胃气虚,浊阴内盛,阳气不升而生飧泄.治拟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炙黄芪各20g,山药、芡实各15g,白术10g,柴胡、升麻各8g,桂枝、陈皮、煨姜各6g.

    作者:李福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溶栓通脉胶囊纤溶活性和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溶栓通脉胶囊的纤溶性和毒性.方法: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加热平板法对溶栓通脉胶囊的纤溶活性进行实验性研究;同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与结论:溶栓通脉胶囊具有很强的纤溶性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周强;曲敬来;韩正雪;高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复安致强烈椎体外系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淋巴结肿大,伴低热3个月入院.患者发现颈部两侧各一肿块,大小2cm×3cm×3cm,质硬,可活动,无压痛,同时伴随有乏力,胸闷,气短,就诊克拉玛依职工医院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倾向恶性淋巴瘤,根据病史,查体特点,初步诊断恶性淋巴瘤Ⅲ期,院外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淋巴肉瘤白血病.查体:体温37.2℃,脉搏106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0/8kPa,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触及肿大,球结膜水肿,颈部右侧呈穿刺术后状态,脾大,脐下一指,质硬.淋巴结活检:恶性淋巴瘤,骨髓穿刺涂片:白血肉瘤,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征得家属同意给予IFO、ADM、VCR、PDN联合化疗,于第1疗程结束后,由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给予胃复安20mg肌注,第2d下午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牙关紧闭伴口腔分泌物增多,双上肢有不自主抖动,无目的摸索,时有双眼上翻,无明显意识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瞳孔无增大改变.

    作者:朱芳;赵乐修;吴克雄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创伤性肘关节强直合并骨化性肌炎的手术治疗

    通过对14例创伤性肘关节强直合并骨化性肌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伤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果提示创伤性肘关节强直合并骨化性肌炎,在骨化性肌炎成熟后,行骨块摘除和肘关节松解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何光联;林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苯那普利、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30例,10mg,1次/d),非洛地平组(30例,5mg,1次/d),硝苯地平组(30例,10mg,3次/d),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及血、尿β2微球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偶测血压和白天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0.01),夜间平均血压及24h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小,与苯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改善肾功能,而硝苯地平不能平稳降压,无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欧阳迎春;余琴;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自体颅骨片蜂蜜冷藏延期再植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介绍自体颅骨片蜂蜜冷藏延期修补颅骨缺损.方法:将骨片浸入蜂蜜中冷藏(0℃~4℃)3~6个月后再用于修补同一患者的颅骨缺损.结果:共10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脑内血肿5例,混合性血肿1例,AVM出血1例.修补术后无一发生感染,外观完美.6例经1~3年随访,2例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蜂蜜冷藏保存颅骨片是一种简单、可行的体外保存方法.

    作者:蔡为人;邓传宗;王世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五年一贯制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对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中等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趋明显.因此,在医科类中专学校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迫切需要,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我校的五年一贯制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设想,供同仁参考.

    作者:易德保;朱庆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小儿热惊厥58例临床分析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男:女为1.9:1,入院小年龄8个月,大年龄7岁,其中足月顺产52例,早产2例,生后有轻度窒息4例,惊厥前发热时间小于或等于12h者50例,大于12h者8例,初发惊厥48例,复发惊厥10例,初发与复发情况见表1.

    作者:张彦荣;李耀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护理点滴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起病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我科7年来共收治此病人92例,其中男63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平均50.5岁,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8例,B级42例,C级32例.7年内因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住院1~6次,共144人次.出血量:大出血97人次,中出血28人次,小出血19人次.单靠药物治疗止血95人次,占66.0%(95/144),加用气囊压迫止血49人次.药物加气囊压迫暂时止血率达100%.止血后转外科手术19例,行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硬化术37例.外科手术后死亡9例,占47.4%(9/19),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术后再出血死亡3例,占8.1%(3/37),其余患者死于再出血2例,死于肝昏迷2例,占11.1%(4/36).共死亡16例,占17.4%(16/92).笔者在本病的护理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本病的抢救成功率,严密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也极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在本病护理的点滴体会.

    作者:叶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